搜索
冯攀的头像

冯攀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11/23
分享

持笔走山村,他乡作故乡——读李晓明先生《他乡原本是故乡》

记者驻村,文人帮扶,对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来说是幸运的。原平凉日报社驻村干部李晓明先生的纪实散文集《他乡原本是故乡》甫一出版面世,便引起众多身在乡村或心系乡村读者的关注,市内好几位有名气的文学家、评论家纷纷撰文进行了剖析评论。别人是先读书再写评论和感想,而我是先读了评论文章后才有幸窥探书本真容。抽时挤空,在数个清凉的夜晚,趴在窗前囫囵吞枣式的阅读,跟着晓明先生的笔尖深度探访这个被遗忘在岁月深处的小山村,遇见那些熟悉的面孔,聆听发生在她们身上的故事。

平凡、贫瘠、悲怆本身没有什么值得去歌颂,但值得去了解、记录、感悟。广袤的山峁沟梁纵横起伏,憩息于此的人们自四面八方而来,生生不息,每个不起眼的犄角旮旯都有故事,每个平凡的人都有自己的一段传奇。在蹭热度、赚流量、上热搜、向“上”看的当下,鲜有人去下功夫了解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地方和人,纵使费了心血往往也得不到相应的名或利。而晓明先生以一个资深记者的责任和担当,俯下身子,走进一个个平凡村民的内心世界,倾听记录,思索酝酿,娓娓道来。贫瘠落后、光棍疯子、瘫痪残疾、入赘改姓,客观条件的限制与命运的捉弄,让人唏嘘不已。面对放牛的哑巴、同住一个院子的三个光棍各色人等,如晓明先生书中所言:凋敝淹没在尘世中如他们一样的乡村男人,该用什么方式来讲述他们呢?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讲述的如此生动、深刻,有画面感。

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山村有它的落寞孤寂,也有它的淳朴美好。环境的闭塞,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自然生态免遭破坏和污染,才有了,早晨,薄雾浓云,日暮,炊烟袅袅,春来槐花飘香,夏日山水清音,秋天野花芬芳,冬天白雪皑皑,早晚四时不同景。与经济高速发展产生的距离,有所抵挡了物质欲望的冲击,保留了村民身上的淳厚与质朴,也让正在消褪的农耕文明有迹可循,让乡愁有所依托。但是这样的取舍,代价是沉重的。

英国诗人库柏有诗写道: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尽管好多人和这里的人们一样纠结“他乡容纳不下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还是去了城市或更好的地方寻求发展之机。毕竟我们的社会主流价值是城市化代表着人类进步的方向和水平,而拥有一个“城里人”的身份对于个人而言,无论是物质现实还是精神需求毋庸置疑都是可观的,也是摆脱落后、野蛮、愚昧等代名词的直接途径。如果用前半生的漂泊能换得后半生的安稳,让留守的老人、孩子不再留守,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从此少一些离散,多一些团聚,这样身心有了归宿,也是可欣可慰的。

我们好多人都有一个关于诗和远方的梦,而这个偏居一隅的小山村却成了晓明先生的精神故乡和文学源地,就像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双水村一样,由此可见,故乡不一定是地理意义上的概念。晓明先生不是只顾书写自己内心的小资情调,而是带着深情书写了他洒过汗水的这块土地,群山怀抱里的村庄,有人间温情,有世事百态。在时代浪潮中不断衰落的小山村,神情麻木、精神苍白的人们,他们何去何存?由爱而哀,晓明先生发出阵阵叹息。

时光长河漫漫,奔流不息,身如蝼蚁的我们能留下什么,多年之后谁还会记得谁,我们终将隐入尘埃,或已被尘埃吞噬,曾经人欢马叫、鸡犬相闻的村庄一步步地走向消亡,最终难逃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宿命。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晓明先生定格了这个他人生驿站中的一段时光,抓住了稍纵即逝的瞬间,为这些他乡之客画像立传,让精神和田园日渐荒芜的山村留下丝丝回望。

纵使岁月仓皇,逝者如斯,也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对当下的自己有个交代,经年之后与自己重逢时不至于空洞苍白。

他乡原本是故乡,留有岁月且回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