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缘
我十岁就喝过60度烈酒,所以一直自信和酒有些缘分。
每日向父亲那里讨得两分钱,积数日后,以8分钱去附近小店买一两60度米烧,当下作两口喝了,没有下酒菜。酒气从鼻孔直冲出来,8分钱就泡汤了,却是感觉良好,无怨无悔。
也许是受了环境的影响。我的左邻右舍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栖的农民,这些叔叔伯伯们往往于一天的劳作之后,得以在晚餐时就咸菜梗呷几口酒,看他们那呷着酒咂嘴的模样,委实令人羡慕。于是我想,什么时候我做了大人,也可以这么咂着嘴享享酒福。
转眼之间就长大了,又偏偏分配在酒厂工作。倒并不嗜酒,也就呷几口而已。在酒厂十年,从事酿酒,尝够了劳作之苦,从制粬到运米,蒸饭、粉碎、下窖、勾兑、装坛,每一道工序都能累得你气喘如牛,大汗淋漓。看到一坛坛酒验收人库,有时你会觉得那不是酒,是一滴滴汗水。
酒厂的工人都喝自己酿的酒,都说自己酿的酒好喝,为什么呢?因为那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啊。酿酒十年,没理由不懂喝酒,酒精度高低,醇不醇,酒香从何而来,是酒本身的香呢还是香精的香,一饮便知。我至今不会抽烟,抽中华和抽红山茶全无区别,但品酒却不敢含糊,虽非专家,也绝不至于优劣不分。比如我们说自酿的酒好,至少也是确实不差。
喝酒难免有醉的时候。亲人相聚,或有朋自远方来,便常常不醉无归。酒是自夸的家乡酒,烧几道拿手小菜,热腾腾端上桌。殷勤相劝,频频举杯,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那真是情浓于酒,感觉无限温馨、惬意。
不料,后来我喝酒的机会越来越多,对家乡的酒也逐渐疏远。喝酒的内容和形式也截然不同了。虽然说酒总归是酒,疏远了家乡的酒不算什么,但问题在于,后来,我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喝酒了,常常是端着酒杯莫名其妙地敬来敬去,毫无原则,也毫无道理。
酒当然比家乡酒昂贵多了。有时候不得不学别人的样,实在喝不下又推不掉,就故意在碰杯时溢出些许,或者甚至趁人不备,偷偷将杯中酒倾泼桌下。到了一桌的人都喝到东倒西歪地离座而出,回头瞧瞧,桌上的杯里瓶里盘里,所剩的美酒佳肴多啦……
忽然想,我和酒还能算“有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