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柳下蹊的头像

柳下蹊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2/19
分享

细说端午节

细说端午节

——柳下蹊

又到五月初五端午节,一年一度的吃粽子,煮咸蛋,蒸绿豆糕,喝雄黄酒,挂艾叶等活动,在各村各乡悄然兴起。

在我们江汉平原一带,在五月初五这天,对过端午节的仪式与活动,有时只是象征性的搞一下,只有到了五月十五日,才是真正的过端午节,俗称大端午。

江汉平原上的端午节,为什么会挪后十天时间呢,因为这与我们江汉平原上的农事活动有关,五月初五,正是夏收的黄金时节,一时一刻都会联系到夏收收成的好与坏,并且五月大都在梅雨季节里,不争抢时间,好好的夏收就有糟蹋的风险。夏收收场了,老百姓更安心过端午,做到丰收庆祝两不误,据传这个习俗也延续了近两千年。

所以,在过去河道通畅,河水清澈时划龙舟等活动,大都是在五月十五这天。乡村平民百姓们亲戚互访,来往互动也都是在这一天。这一天,那些新女婿们会挑上粽子,鸡蛋,礼品和新婚妻子一同回娘家,未过门但订了亲的准女婿,这天正是他们大献殷勤的好日子。

据历史记载,端午,端者,正也;午,正午,一天的正中间,表示端正,正中。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又叫端阳节,重五节,古时还叫天中节。这是上古时代,先民们对自然天象的认识肤浅所产生的天象崇拜,对传说中龙的祭祀形式演变而来的,这种对自然的崇拜和祭祀,是当时整个地球上所有先民的共性,无论是在欧洲,非洲或拉丁美洲,上古人对风雨雷电既不了解,也很惧怕,既敬又畏,于是崇拜和图腾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在中国历史上,端午节就是吴国和越国举行龙图腾崇拜的节日。

后来,这个祭祀节日,在民间有些地方,开始附上了纪念人物的含义,有的地方纪念楚国人伍子胥,有的地方纪念曹娥,也有纪念芥子推,廉吏陈临,越王勾践等。但最广泛的人物纪念,还是楚国大夫屈原。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了。楚国人不舍贤臣屈原,为避免屈原的肉身被江鱼分食,人们自发荡舟江河驱散鱼群,或投米团江河中让鱼有食,以求得屈原的肉身保全。后随着历史的演进,时间的推移,这个风俗逐渐发展成为赛龙舟,吃粽子的活动,纪念的人物也只有屈原一个了。

其实这端午节与屈原联系上,是在屈原死后750年的南朝,南梁人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巜读齐谐记》中,有记录屈原和端午节的文字,另外,也是因屈原的爱国精神与感人的诗辞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直至今日,如今此风俗已完全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根脉中。所以能在民间广为流传,妇孺皆知,各地年年自发的举行龙舟竞渡活动,使屈原伟大的家国情怀,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继往开来,延绵不绝。

而我有端午节的记忆,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出生在共和国那个饥饿的年代,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曾有多少平民百姓活活饿死,至今都是国家一个不可碰触的伤痛。幸运的是我家地处洪湖边上,每到一年中青黄不接的饥荒月份,父亲便从生产队收工时挤出一点时间,到洪湖边去踩藕,以供我们一家人,度过那些饥饿无助的难奈时光。到了七十年代初,我们江汉平原一带,粮食问题稍微缓解了一点,而我做为一个不谙世事的儿童,对于过年过节的希望之心,总是那么强烈。临近端午节,我们一帮小朋友个个都在搬着指头数日子。其实,我们所关心的,并不是端午节自身特有的意义,而是盼望在节日里能吃上一顿荤菜,或其他平时难得一见的食品。当然,我没有看到因端午节的到来家里有什么动静,父母亲照常早出晚归去生产队上工做事。

中午,我对母亲说,明天不是端午节吗?母亲嗯了一声,拿起斗笠就往生产队去了,我失望的站在那里,某种莫名的委屈,使我呆呆的说不出一句话。

到了十五那日,饭桌上多了一提清水粽子,半碗红糖水,饭菜和平时一样没有荤,我虽然有些失落,但有粽子,也是一种新鲜食品,我不知道,这是在我睡了的更深夜静之时,母亲牺牲宝贵的睡觉时间包了两提粽子,以示这个传统节日在我们普通人家里还没有完全消失,而我屋后的邻居,因为是家大口阔,却连清水粽子都吃不起,他家和我一般大的那小子,直羡慕得直咂嘴,一个什么味道都没有的清水粽子,在那小子眼中如同山珍海味。

吃粽子的时候,父亲要我只吃不说,因为这些传统节日,那个时候也算是在“四旧”之列,当年所谓的四旧,是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我们的这个大队是文革重灾区,当时在全国发起轰轰烈烈的破“四旧”运动,在我们这地方几乎是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反封建主义,可是压倒所有日常事务的政治正确任务。我们村里在吃粽子的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似乎是约定了一样,都不明说今天是端午节。

有的年份,在端午节这天,却是阶级斗争批斗会的高潮日,大队书记脑洞大开,他把端午节改成了斗争全大队的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等的斗争日,把几个土改时财产大一点的地主,或新划成的右派分子,让民兵手持红缨枪将他们押上台,并在他们胸前挂一块纸牌,上面写着XX地主分子,XX右派分子,整个大队的群众,都集中在一个大禾场上,大家自带板凳,呈扇形坐在主席台前,可是,不管大队干部在台上讲得多么声嘶力竭,慷慨激昂,拳头举了不知多少遍,而台下的群众,都在小声嘀咕着拉家常,台上台下仿佛是冰火两重天的两个世界。偶尔有人抬起头,看到台上低头耷脑的地主右派们,大都是一副事不关己,一脸的麻木与漠然之态,后来,由于斗争大会总是那么几句假大空的口号,大家都不以为然了,但有一些诚实善良的人,他们对台上被示众的地主右派们表示感谢,他们说,有了这些人,大家才可安心的休息一天,生产队的劳动实在太累人了,但多半都是做的无用功,那年头,管理一个大队或一个小队的干部,不是凭他自身的管理能力被选上的,而是因为他政治正确,会斗争,会批判,会举拳头呼喊假大空的政治口号而指派的,指挥百人千人的工作,生活,千头万绪,耕种秋收,农时季节,没有一般的管理能力和头脑,确实只能是如无头苍蝇般到处抓瞎。主帅不明,累死三军,是前人智慧结晶的金玉良言,所以当年大多数老百姓都是一年忙上头,累得晕头转向,但依然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的。

那些台上被批斗的地主右派们,也乐意接受这种斗争形式,他们平时在生产队里,比普通群众更累,更苦,站在台上示众一下,身子骨可放松了一天,实在是难得啊,至于做人的尊严,在那些缺衣少食的日子里,底层人哪有什么尊严呢,何况他们还是底层中的底层。

后来我上学了,记得读二年级时的一个端午节,我们当地的柳关公社,要召开一个规模很大的阶级斗争会议,上级通知各个村小学校的学生全部参加,因为离柳关公社住地很远,午饭的问题不好解决,老师要我们回家找家长要点零食钱,那个时候的学生,能要到零食钱的人,确实是凤毛麟角。我家右边的邻居家的孩子,他怀揣着5分钱,领着一帮左邻右舍的同学,兴冲冲往柳关公社住地赶,到了会场,看到大人小孩们在来回穿梭,人山人海,一片混乱,只有会场中心才有会议的场景,会议的内容更不是我们所关心的。也是我们小孩子们无法理解的。下午,我们都感到了饥饿,邻居家的孩子用那5分钱,在食品站买了一根油条。他吃到一半的时候,才让我们轮流着每个人咬一口。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我一共轮了三次,咬了三囗,就那三口,我便没有了饥饿感,并且还油然生出了一种满足感,因为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吃到油条这种食品,今天写到此处,辛酸之泪几乎溢出眼眶。


再后来,历史转折到了联产承包,自耕自种的时候,大集体解散,自己能自由自在的管理自己一家人的饮食起居,也把人们从繁重的无用功活路中解放了出来。

记得那是解散大集体后的第一个端午节,传统节日该有的氛围,一点都不差,各地的龙船鼓擂得震天响,各地设标台龙舟赛事层出不穷,成千上万的红男绿女们,赶了这拨赛事又忙着去赶下一趟龙舟赛事。这被禁声十多年了的龙船鼓,一下子呈井喷式爆发出来了。

我第一次听见河里传来鼓声时,不解的问周围的大人们是什么事儿,有人告诉我是划龙舟在擂鼓,我赶忙向河边跑去,远远的就看见一条长长的船上,两边排排坐了好多人,他们都在挥桡划水,那船头上立着的龙头,更令我惊奇,这是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那辈人,第一次真正看到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划龙舟的实际操作过程,后来我渐渐长大,不由分说,我自然而然的也上了龙舟,拿起桡桨,奋力划开自己热血沸腾的青春,而过端午节必配的基础物质,粽子,绿豆糕,咸蛋,雄黄酒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也逐渐变得丰盈,而这个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也愈加丰富与凝重。

每年的五月,只要龙船鼓响,我都会站在河岸,看一队队龙舟竞渡,去感受那种奋力拼搏,争做人生赢家的豪迈氛围。而有时那激昂的鼓声,也使我思绪万千,我知道在河岸上的千万观众中,有许多和我一样思绪难平的人,因为他们大都经过了没有龙舟,不过传统节日的火红年代,虽然那个时期非常短暂,只是一个人生命中的某个时间段,但他给予后世的警醒与启示,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当然,每个人的所思所想不会相同,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其实这人的所有思想,都与其境界与修养,素质,文化程度等紧密相连,境界格局高低不同,所思所想就有差异。现在,有些人在怀念中国历史上的汉唐时代,这是一种巨大的国家情怀,他们的心里,想的是国家,民族,及普罗大众,他们承袭了这个民族的根脉,并把它发扬光大,这种思想里没有个人情怀,他们站在历史的高度与时代的高度,这些人创造历史,也会在历史上写下属于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现在也还有人在怀念文革时代,因为在文革时期,他们可以呼风唤雨而不必付出什么代价,唯一的条件就是政治正确,虽然大家当时都缺衣少食,但他在那种缺衣少食的环境里,他所受的冻饿要比别人轻些,另外,他尊贵的脸面是他心里最大的满足,且不说被打倒的“地(主),富(农),反(反革命),坏(坏分子),右(右派)”们对他唯唯诺诺,就是普通群众,也是他随意驱使的对象,人中之龙的优越感,那种在批斗会上,一言九鼎的权利欲,众人皆仰视的虚荣心,等等,他们一时半会怎么舍得失去这一切呢。人生一世短短几十年,能风风光光走完这个过程,这不就是人这种动物的终极追求吗。

每一个人的言行,都代表着一种立场,即便现在丰衣足食,享受了前朝皇帝才能享受的一切,但人永远是不会满足的,人与兽的区别是,人有嫉妒心理和超众心理,超众心理就是人人都饿得倒下了,而我还免强混个半饱,虽然半饱也是难受,但我的满足感可以爆棚。现在各种生活物质充沛,。人人都在享受过去皇帝式的生活,而自己是这人人中平凡的一员,无法突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那虚荣心,权利欲,一言九鼎的威严,都得不到了,这种失落感,当然会使他怀念那已成为了历史的火红岁月。

激昂的龙船鼓声,震天的呐喊助威声,以及岸上人嘶马吼的嘈杂声,又把我拉回到现实,也使我清醒的认识到,就这么一个普通的传统节日,也能镌刻进历史的某种场景,让后人们在享受传统节日所带来的愉悦时,也能窥见一下历史进程中,那些过往的传统节日里,芸芸众生是如何被压抑着渡过的,那些芸芸众生们在传统节日里的喜怒哀乐,无不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清明与昏暗,那里面保存的真实性,有时甚至比官方记载的历史还要真实。

幸耶,端午节,悲耶,端午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