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的汤逊湖边,向西北眺望,就能看到湖中的一块绿洲上,耸立着高矮不一且金光闪闪的穹顶尖塔式建筑,在高远的蓝天下,昭示着某种神秘的色彩。
或你站在藏龙二桥上,向武昌方向看去,也一样能观看到湖中绿洲的丛林中,有金光闪耀的穹顶尖塔式建筑,那里就是武汉莲华寺所在地。
武汉莲华寺的具体位置,在江夏区汤逊湖观音岛上(现也叫中洲岛),从空俯瞰,寺院如观音菩萨化身,或如神龟出游而奔向大海,或如星辰大海中一艘普渡众生的般若船,指向天际,驶向未来。
我从住地出发,走过藏龙二桥,往西北拐上通往观音岛的小路,岛上以灌木林和竹林为主,人行其间,不时听到鸟语恬噪,其声或悠长韵远,给人以空灵之感。或吹来几阵凉风,使灌木枝叶摇摇晃晃,悉悉嗦嗦的声音时缓时急,近似原始荒凉般的隐密,给人一种遗世的心境。
而我之登岛,并没有怀着求神拜佛的功利心,我是想,或许在这自然的隐秘之地,能探寻到某种生命的密码,在这喧嚣的尘世里,安静一下累了的心。
可是,在岛上行走没有多远,就看到绿树丛中藏着一个酒馆,酒馆门前两边各有一个凉亭,桌椅板凳整齐摆放其间,是供游人歇息,或供游人方便用餐。酒馆门墙上,贴有一副对联,颇耐人寻味,联曰:
农上英雄,笑谈古今在酒家
竹下七贤,说玄论道醉野林
我走过酒馆厨房,见厨房门旁也有一联,对联是:
休闲雅集,品乡土文化
怡情小酌,尝农家风味
哦,这里并不遗世,这观音岛上,虽有一座莲华寺,但它的功能,也许和历史长河中其他时代所寄予的喻意而大相径庭吧。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在过去,特别是在古代,广大的平民百姓大都把佛当成了在苦难生活中,生存下去的安慰剂,过去的底层人,都热衷于求神拜佛,都是寄希望于自己能摆脱所生存的苦难环境,而今天这酒馆门上的两副对联,却展示了今人来到观音岛莲华寺的另一种诉求与寄托,当今的朝拜者已认识到佛是一种文化,一种善,一种修身养性之道,一种在优越生活中的另一种生存方式,一种超越荣华富贵生活的极简模式,一种让生命以轻松的方式走过生命周期。
莲华寺,古名莲花庵,始建于公元1693年(清朝康熙32年),历经三百余年香火,至今依然梵灯普照。据清朝同治年间的巜江夏县志》记载,“莲花庵近汤逊湖,献贼三变,居民被通者溺毙于此,每至夜有鬼号之声,康熙三十二年,善人张之蕃建,醮超度始得”。因聚沙成塔,始建坛成。
莲花庵地理位置殊胜,是鄂南梁子湖地区通江达海的黄金水系,明月出天,苍茫云海,水波荡漾,疏落竹林。是一处天然的坛城净界。相传鼎盛时期,共有佛堂殿宇,亭台楼阁66间,僧尼共150余人,香火十分旺盛。
当然,任何个人或地方的兴衰沉浮,都与时代的大势紧密相连,中国历史走过近现代最黑喑,最痛苦的时期,以二十世纪下半叶起,重又焕发出了华夏文明的灿烂之光。2000年9月30日,释圆悟法师率四众弟子来到汤逊湖观音岛,发愿重修宝刹,以弘扬佛法,依《妙法莲华经》中的“因妙光菩萨,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之句,将莲花庵更名为武汉莲华寺,从此莲花庵枯木逢春,一日千里,始现今日之气象,盛世之盛况,一跃而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观音道场。
顺着新修的水泥路,我终于站在了莲华寺的院门前,未进寺内,在广场上就被一种莫名的气势所震慑,宽阔的广场对面,是高耸的金色穹顶尖塔式建筑,塔尖直插蔚蓝的天空,令人顿生纯净与空旷的心境。殊不知这莲华寺在修整扩建时,其布局与规划,就是采用与佛理相呼应的“一轴,两线,三域”模式,一轴,指贯穿整体规划的“佛”,“法”轴线,这一轴线南北总长1300米,南起入口广场,北至岛屿最端头的十方普照塔,以此象征人体的脊椎连接着大脑与身体的脉络一样,“佛,法”轴线连接着岛上的各个功能区域,从而形成一个整体,轴线上毎隔200米就设置有山门,六渡门,七宝,如来塔,选佛场,金刚广场,普光明殿,观音大佛,等,都一一突显佛教文化主题。
“两线”,是指围绕轴线两侧的僧侣轴线,“三域”,指的是由北向南依次为佛教核心区,商业开发区,闭关修行区,三大功能位置。核心区内有:十方普照塔,普光明殿,朝山会馆,精舍,僧寮,等佛教建筑。另外还有五院七馆,(五院:佛学院,国学院,禅艺院,农禅院,安养院。七馆:禅茶馆,素食馆,法宝馆,国医馆,佛博馆,图书馆,布衣馆。),所有这些建筑,看似传统却又不是传统,各个细节处又保留了天竺国古那烂陀寺的风格元素,使来朝拜上香者,仿佛置身天竺国,却又似乎是在东土大唐。你看那普光明殿,十方普照塔等建筑装饰,都以水波纹,菩提叶,佛塔,宝相花,吉祥草等为主,真正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再看环形僧寮,都围绕着方形的普光明殿,意指“国之四维,天圆地方”,旁边的九大殿堂及八大一小的九个佛塔,表明法的“八宗并弘,唯我独尊”。而里面的“华藏世界”,意思是莲花中生出来的功德无量,广大无边的世界,莲花藏世界由无数世界组成,大世界含藏小世界,重重叠叠,依次布列,人类所居住的只是其中的一个世界,称为娑婆世界。那十方普照塔,则更具意境,佛经中记载:“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下成无上等正觉”。即是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弥勒菩萨才会下凡生于人间,继承释迦如来之佛位,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娑婆世界的人皆有佛性,因此人人都可以圆满通达,离苦得乐,束装就道,一念成佛。
其实,中国的佛教传自天竺,即古印度,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佛教文化交融传播中,有明显的双向奔赴特征,就是天竺僧人东来传法,和中土人士西行取经。在中国佛教史上,西行取经求法之人有很多,而惟有东晋法显和唐代玄奘并称,是名声最大的双子座。唐代高僧义净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记载:自古神州之地,轻生殉法之宾,法显法师则他辟荒途,玄奘法师乃中开正路。法显法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梵文经典带回国内并直接翻译成汉文的人,也是第一个用文字记述天竺取经见闻的人,他在64岁高龄,邀约同道,决心西进,过陇西,穿大漠,翻高原,涉恶水,路途艰险奇绝,最艰难的时候,天无飞鸟,地无走兽,惟以枯骨为标识,史籍记载,与法显同行共十一人,冻死病死二人,中途返回六人,留居二人,仅法显一人取经回国,而他的信仰,如近代梁启超所概括的是“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三百年后,历史上最著名的僧人横空出世,唐玄奘开始西行,与弟子一路记述取经见闻《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以至鲁迅先生评价说: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舍身求法的人,正是中国的脊梁。确实,他们的所作所为。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现代印度学者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法显法师,玄奘,和义净他们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翔实地记载了公元五世纪印度及南亚诸国的现状和之前的历史,填补了中国及东亚对于这一地区历史研究的空白。所以在一九九八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印度那烂陀大学校长感慨地说:“法显法师的《佛国记》照亮了印度,使文脉昌兴,法脉相传,法显取经,志在戒律”。
当然,如今扩建中的武汉莲华寺,所有建筑及布局,都是融合了中国现代的审美特征,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又有佛教特殊形态的基因,东来西去,香火因缘,雁过长空,形过影存。
特别是现代佛教高僧太虚大师,两千多年的来回互访,在他那里得到了最好的传承和回应,他圆寂后,为后人留下的“心脏上三百多颗舍利”是难得的佛门法宝,他主张以五戒十善作为在家信众的根本,是他提倡“人生佛教”,引导大众修六度四摄,统摄大乘诸法,以劝发菩萨行,以践行圆渐之教来引发菩提心,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把天竺佛教在中国本土化了,于是,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儒,佛,道,形成了三足鼎立而成为中国人精神品格的一部分,三个教义的精神,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印记,今天政府在此大规模扩建,建设一个武汉佛经译场,旨在给中外学者创造一个佛学研究和传播的平台,通过“梵文中译,古文今译,汉文外译”,以达到整理古籍,研习经典,文化输出的目的,把“人间佛教”的思想展示在简单的游乐生活中,用大众听得懂的语言来回应社会的关切,以佛法智慧来化解人生中的各种烦恼和困惑。
今天来佛家道场朝拜的人,并不是历史上那些虔诚的信众,特别是在时局动荡的年月,那些三跪九叩的人,大都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他们求神拜佛,祈求平安,好死不如赖活的苟延残喘,从而在佛门圣地求得一个心理上的平衡。
走过宽阔的广场,在观音菩萨像前,欲焚上一炷纤细且显婀娜之态的清香,幻想着袅袅青烟,宛若浮在世俗之上,又恰似从世俗的缝隙里飘出来的一股沁人心脾的檀香,如此我的心便会在瞬间安静下来,慢慢呼吸着这尘世以外的,能让人羽化的香气,从而使自己灵魂出窍,但寺院出于环境与洁净方面的考虑,能不烧则不烧,佛家提倡心诚则灵,我亦然。
别过观音菩萨像,站在十方普照金色塔下,仰望穹顶蓝天,想到天下苍生,佛的天道轮回,因果缘由,其实这并不是唯心主义,而是伟大的哲学思想,是一种自然科学的阐述,是一种自然规律的论证。有句俗话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广大人民智慧的结晶与佛的因果关系有机的结合,是天道轮回的另一种版本。尊重自然,人类社会才能行稳致远,延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