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自农的头像

余自农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10/04
分享

蝉鸣

凌晨四点多,窗外就传来一阵阵蝉鸣声,预示着“桑拿天”的到来。是的,8月初,已经进入大暑三候“大雨时行”的天象,雨后的气温总会“霎”的一下升上来,并伴随着高湿度,闷热感更强烈。“知了”早就进化出了一身对高温格外敏感的生物系统,自然最先做出反应。

喜鸟山似乎成了“蝉”的世界。走到哪条路、哪个角落,都扑面而来一阵阵此起彼伏的蝉鸣。应是生态向好的标志。那就好好地观察一下,蝉鸣有什么特点规律,或许能获得一些关于蝉的一手知识。

显然,蝉鸣的强度、频度与气温成“正相关”关系。凌晨是间歇性地鸣叫,到了上午10点左右,蝉鸣进入高潮,就再也没有停下来,直到日落西山时分,才渐渐稀落。入夜,还不时地从某一个地方传来几声蝉鸣。

还有一个发现,在松、柏、杉树林,还有竹林,几乎没有蝉的活动,自然也就听不到蝉的鸣叫声。而一旦你步入了柳树、槐树、榆树、杨树等高大乔木林,挡不住的蝉鸣声,震天价响。难怪唐代虞世南有咏蝉名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有评论家说,之所以虞世南相对于其他诗人咏蝉的格调要高昂,是因为虞世南身居庙堂高位,春风得意马蹄疾,自然不像其他诗人那样悲悲切切、哀哀怨怨。但我认为,虞世南的咏蝉,是出于客观的观察。

还有一个解释就是,这些高大乔木可以避免螳螂等天敌。虽没有见过螳螂捕蝉,但说明螳螂是蝉的主要天敌。而螳螂主要生活在阡陌田园、野草丛生的地方。蝉爬的越高,自然离危险越远。还有一个解释就是,蝉喜饮露水,这些高大乔木本身就多汁,而松柏杉等树种只分泌油脂。另外,气温随高度下降,高大乔木凝结的露水更多。同时,蝉居高也更感风凉。

边走边观察,发现蝉鸣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单调频率的,声调没有变化,发出长长的声叫;一种是变调的,短促而多音节。有解释说蝉鸣是蝉振翅散热发出的声音,或是雄性求偶发出的声音。通过今天的观察,感觉似乎都对。单调的鸣叫,似乎就是雌蝉为散热而不断振翅发出的声响;变调的是雄蝉,在振翅散热的同时,再杂以富有特色的声音以吸引雌蝉。

路旁不时地发现掉落到地上的蝉。它们是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而离开这个世界,还是发生了什么意外?不得而知。人们只知道,蝉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昆虫,只不过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地下,有的幼虫要在地下生活5—6年。一旦从地里艰难地爬到树上蜕变成蝉,再振翅鸣叫,结对产卵,生命周期就结束了。古人无法解释这一现象,赋予其神秘意义,总希望像蝉那样生生不息。即使去世了,也相信有一天会像蝉一样从地底下钻出来获得重生。所以考古发现,一些帝王遗骸嘴里总含有一只玉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