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宋斌华的头像

宋斌华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7/08
分享

宽心防暑戒焦躁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每年阳历7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大暑”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2022年入伏的时间为7月16日,这天是三伏时间的起点。

“夏至四庚数中伏”,7月16日往后推迟10天为7月26日,这天是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为“庚辰日”,这天是中伏的开始时间。7月26日往后推迟10天为8月5日,这天是夏至后的第五个庚日,为“庚寅日”;再往后推迟10天为8月15日,为“庚子日”,今年立秋的时间在8月7日(壬辰日),“秋后一庚数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8月15日,因此8月15日也就是末伏的开始时间。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

由于今年夏至和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6月26日、7月6日、7月16日、7月26日、8月5日),因此今年中伏有20天,2022年是加长版三伏天,总共40天。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一个节气,所谓的三伏天,也就是大暑前后。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酷热多雨、高温潮湿是此时节的天气特点,“桑拿天”几乎成为常态。

“大暑热难当,知了叫不停”。罗澍伟提醒说,此时节,暑热难消,心气容易亏耗,建议公众保持安宁清静的心境,如端坐闭目、听听舒缓的音乐,或到湖边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宽心防暑,戒躁戒怒,学会转移不良情绪,也很重要。比如想想开心的事,找人聊聊天,适当参加娱乐活动等。

炎热天气,最易使人伤暑,加之夏日昼长夜短,更需要午睡补充。建议每天午餐后一刻钟后安排半小时左右的午睡,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安神养心。多吃一些具有清心降火、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如菊花、莲子、百合、薏苡仁等。

“清风不肯来,烈日不肯暮”每到二十四节气之时,都会有很多诗人写出应景的古诗词。不仅告诉我们他们那个年代的天气如何;更告诉我们,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在这样热的天气里心情如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唐代:元稹: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瓜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元稹的二十四节气诗,大多都叙述了这个节气当中,气候的特征,生物的变化。

《大暑》宋代曾几:曾几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诗人曾几在大暑的天气里却无心看书,因为天实在是太热了。这大热的天到底到什么时候才能凉快下来啊!也没有风,只是闷热。我把书当做枕头。把瓜果泡在冰水里。

林子里面十分的寂静,我家的房子在深深的密林里。就这还热的像蒸笼一样。每分每秒都很煎熬啊。《大暑留召伯埭》宋代:尤袤清风不肯来,烈日不肯暮。平生山林下,散发颇箕踞。一官走王事,三伏在道途。我非褦襶儿,亦尔困驰骛。居然恋俎豆,安得免羁馽。区区竟何营,汩汩此飘寓。渊明应笑人,有底不归去。

尤袤是南宋四大诗人之一,他同样也在抱怨天气太热了。这烈日炎炎的白天仿佛过得特别慢,万里无风,我没办法,只要走到山林之下,披散着头发,坐在地上。但是没办法啊,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去做。这三伏天也只能在路上奔波。我不是傻瓜,却只能在这样的天气里忙来忙去不得闲。唉,还不是因为我贪恋着一官半职,所以不可能免去鞍马劳顿。

只是,我所得这样的少,却又得如此劳碌,陶渊明应该会笑话我吧,为什么不归隐呢?

《六月二十二日大暑坐墙西槐树下有作》明代程敏政:门外炎光炽,墙西一径开。残阳馀古瓦,凉吹发高槐。鸟与人俱乐,诗随景自来。无因堪破寂,童子进冰梅。明代的程敏政在大暑这一天,坐在高高的槐树下面乘凉,写下这首诗:外面太阳太炙热了,还是墙边的这条小路凉快一点。夕阳照在屋顶的瓦片上,凉风透过高高的槐树吹下来。人和鸟一样因为凉快而感到快乐。我的诗兴也随着景色而大发。

4首大暑的古诗词,都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大暑,太热了!三伏天“高温、高湿、高热”,人体容易脱水,因此多喝水是防止中暑的最佳方法;其次,三伏天要谨防寒气入侵,忌身体受热后立即洗冷水澡,也忌讳大量吃冷饮;最后,天气炎热时人容易烦躁,因此要保持好的心态,心静自然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