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上池
太行、王屋山下,美丽的济源山灵水秀,闻名遐迩。
济源自隋朝开始设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济源名称,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
济源曾是夏王朝的都城,名人荟萃,美女妲己、战国时的聂政、药王孙思邈等,都是济源人。济源是愚公的故里,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济源,在中国家喻户晓。白居易盛赞济源:“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李白赞济源:“山高水长,物象万千”,杜甫赞济源:“名山人实赞,福地语真传”。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济源的名胜古迹比比皆是。
王屋山,群山环绕,雄伟秀丽,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王屋山主峰天坛山,世称“太行之脊”、“擎天地柱”。历史上,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无不慕名前来王屋山寻幽探胜、游览观光。电视连续剧《王屋山下的传说》、电影《愚公移山》都在王屋山取景拍摄。
济水发源于王屋山,旧时的济水清冽甘甜、清澈见底。北宋名相文彦博在《题济渎》中说:“远朝沧海殊无碍,横贯黄河自不浑”。济水与黄河、淮河、长江并称“四渎”。古时的济水流经河南、山东两省入渤海。“位尊四渎泽华夏,福水千秋济众生”,济水流域物华天宝、地灵人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1996年,济水源头的济渎庙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脉济水,坚守其节,至清远浊。中国古代把品德高尚、不慕虚荣的人誉为“济水清流”。乾隆皇帝赐济水“流清普惠”。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需要一份济水清流的心境。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韩愈、苏轼、司马光、文彦博等文化名人都钟情于济水,为济水抒发了许多名篇佳作。
济源市,以“济水”、“济渎”命名的马路或社区举目皆是,以济、源、渎、清、河等字命名的企业、宾馆、商业网点、广场等不计其数,济源人的名字中含有济、源、渎、清、河字的也很多。
太乙池、龙潭泉水源源不断,承载着济源这座古老城市的延续和辉煌。星罗棋布的水塘、湖泊、溪流、瀑布,展现了济源的水文化,把济源打扮得生机勃勃、清秀典雅。济源,名不虚传的“北方水城”。
推进“全域旅游”,引领济源经济跨越式发展。把全域旅游规划融入交通体系、城市水系、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发展等专项规划之中,做好“一山一水一精神”品牌的建设,发掘王屋山悠久的历史文化、济水文化、道教文化、愚公文化,打造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集旅游观光、生态休闲、购物美食、度假疗养、特色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环境优美和谐、繁荣富庶的大美济源。
北国风光最胜处,美丽的济源阳光和煦,繁花似锦。“一城山水经典,千年人文济源;愚公故里,养生福地”。站在高处鸟瞰济源,连绵不断的山峦青翠欲滴,世纪广场无比壮丽,宽阔平坦的马路纵横交错,高大的建筑物富丽堂皇。
游览王屋山,我们不禁想起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愚公移山》。毛泽东同志在《愚公移山》中提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愚公移山精神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愚公移山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要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把愚公移山精神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坚实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前进的道路一定会遇上许多艰难曲折。立下愚公志,不忘初心,矢志奋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朝着既定的目标奋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
穿越古今时空,济源生态优美、经济发达,是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板块。“愚公移山”精神和“济水”精神激励着济源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济源有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市容市貌管理先进市、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