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上池的头像

李上池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2/06
分享

神奇笔架岭

笔架岭位于坡头区官渡镇山嘴村,海拔一百来米。笔架岭由三座山峰组成,形似笔架,因而得名。

笔架岭主峰居中,西边的叫“茅岭”,东边的叫“狮子头”。沿着笔架岭蜿蜒曲折的山路盘旋而上,可见岭脚田陌纵横,岭上山势陡峭,乔木、灌木丛生,密密麻麻,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乡村、田野掩映在青山绿树间,树林里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声,一派自然风光。笔架岭的空气格外清新,有“天然氧吧”之称,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笔架岭主峰极目远眺,尖山岭云蒸霞蔚,海湾大桥气势磅礴、巧夺天工,赤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湛江港龙门吊高高地耸起,吴川通天塔巍然屹立、高耸云端……

笔架岭的半山腰,掩藏着一座历史悠久的“青云庵”。风水先生说,青云庵和笔架岭有着神通之气,烘托着不老的传奇,构成一幅美妙的充满灵气的图画。

青云庵始建于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为山嘴村的举人陈诗亲临笔架岭选址兴建。“青云庵”的由来,有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相传,清朝同治年间,笔架岭山嘴村青年陈诗邀三位同学到笔架岭看书学习,准备应考举人。习课时间久了,四位同学都感困乏,加上阵阵微风吹来,他们便在岭上的大石床上睡着了。陈诗熟睡中做了一个梦,梦中听到仙乐悠扬,禅钟阵阵,一座金壁辉煌的庙宇矗立眼前,庙的前门写着“青云”两个大字。梦醒后,陈诗将奇怪的梦境和其他三位同学说,那三位同学竟然也做了同样的梦。他们都觉得神奇,认为此地是圣境,于是烧香跪拜承诺:四人之中,谁先中举,谁就在这里建一座庙,庙名就叫“青云庵”。

笔架岭上的梦,激励着陈诗勤学苦读,带着梦想前行,陈诗从此学业大进。1867年(清同治丁卯年),陈诗参加举人考试,考试那日,试室的屋顶上传来“陈诗中!陈诗中!”的欢叫声。考试放榜,陈诗果然高中,陈诗中举后,当上了花县教谕。

陈诗功成名就,不负当年的承诺,亲临笔架岭,兴建“青云庵”。

青云庵雕梁画栋、庄严肃穆,供奉观世音菩萨。青云庵香火不断、禅钟常鸣,村中学子常来此祈福,粘文气。也许因为灵光的浸润,笔架岭附近村庄的学生大都勤奋好学,普遍考上大学,吃文化饭。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文人黑客,都慕名前来参拜、观光游览。青云庵声名远播,成了人们求学业进步和福报的胜地。

陈诗四人当年睡过的大石被人们称为托梦石。托梦石在青云庵的东北面,为长约3米、宽约1米的大石板,当地村民称之为石床。夏天躺在石床上睡觉,清润舒适,很容易进入梦乡。许多游客来到这里,都会坐坐托梦石,沾沾灵气,或干脆在托梦石上睡一会,体验她的灵气和意蕴。

青云庵保存着两块光绪年间的牌匾:“慈云普荫”和“何仙古迹”,还有三副对联:“青山绿水如来地,云淡风轻自在天”、“青至大千世界,云开不二法门”、“黑云深处机风息,水月光中色相忘”,相传都是陈诗所作。

1943年,日军占领广州湾后,有一个才女叫黄晓露,从赤坎乘船逃难到鸭屋埠,夜宿青云庵,见到此地风景秀丽,触景生情,题诗一首:“闻着钟声到津,萧然洗却满腔尘。云容树色饶真趣,鸟语花香别有神。门外绕环山萃黛,临庵蹲卧石麒麟。个宗美景难描写,计是桃源可避秦”。美女佳句,广为传诵。

笔架岭除了有着玄幻传说的托梦石外,还有撩动人心的蜈蚣石。“蜈蚣石托梦石下方十多米远处。“蜈蚣石”仿佛被神剑破开,一半侧面平直,另一半躺在山坡上,上面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树根紧紧地抓住石头,有的树根钻进石里,吸吮笔架岭的清泉。蜈蚣石原本是一整块的,它的名称的由来,也有一段神奇的故事。很久以前,笔架岭上有一条大蜈蚣,隐身于大石中,苦练升仙之术。经过千百年的修炼,大蜈蚣果然蜕变成精。一天中午,乌云翻滚,电闪雷鸣,一道电光划向大蜈蚣藏身的大石,轰隆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大石瞬间被劈成两半,青烟缭绕中,大蜈蚣化作一条飞龙,腾空而起,飞上天空。笔架岭从此留下了蜈蚣石这一优美动听的传说。

当地村民说,风和日丽的时候,在笔架岭上偶尔可看到蜈蚣状的紫色云彩,那是蜈蚣回来巡视了。见到此景,大家都喜上眉梢。不过,此景不多见,很难得。托梦石“蜈蚣石的故事,给笔架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