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魏长林的头像

魏长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1/02
分享

家乡的柴火垛

昨晚,坐在下班回家的公交车上,路过农村的时候,看到农田里又点起火龙,在焚烧玉米秸秆,农民称之为“火燎杆”。可惜呀,大量的秸秆就这样烧掉了。

记得小时候,秸秆是宝贵的能源材料,农民称之为柴火。生产队地里的秸秆都收回来,每家每户分,家家堆柴火垛的场景,很热闹,也很温暖。我家只有4人口,分得少,堆成柴火垛也小。我特别羡慕人家的大柴火垛,很气派,很富有。有讲究的柴火垛,用铁锹拍面,看上去整齐美观,柴火垛顶上再码尖,当时感觉就像艺术品一样。

用于平时做饭、取暖的柴火,几乎家家都不够烧,还要搂豆叶,拔豆茬儿,拔麻茬儿。学校班级生炉子也用豆茬儿、麻茬儿引火。我家就是因为柴火不够烧,才从山外伊通县爱民乡东干沟子,搬到了围里东辽县足民乡富民屯。屈指算起来,已经45年了。

围里,就是人们所说的盛京围场里。那时候,富民屯柴火也不宽裕多少,但总比山外强,秋天可以分柴火山片。我家搬来的时候是冬天,只拉来半车柴火,好在可以去别人家柴火山片打剩下的柴火。

我家打柴火的任务,当然就落在我的头上。开始不会打柴火,只会割柴火。逐渐跟伙伴们学,才熟练起来,再后来使唤扇刀也得心应手了。

富民屯一般家庭都俩柴火垛,一个是玉米秸秆,另一个是秋天从自己家山片打回来的蒿子、榛子杆、扫条、棉槐条等堆成的柴火垛,叫秋板子柴火垛。

那时候相亲,有的都看柴火垛,从柴火垛看门风。柴火垛多,新垛接旧垛的,说明勤劳。柴火垛垛得规范整齐的,说明会过日子。

柴火垛也是孩子们藏猫儿、玩耍的乐园。初春时节,阳光明媚,三五成群的男孩子,选择玉米柴火垛窝风朝阳的取柴火那面,快乐的弹溜溜,打酱杆,滚泥球;而女孩则是跳皮筋,跳房子。玩累啦,就坐在柴火上歇会儿。那种没有学习压力,无忧无虑的童年,是现在孩子体会不到的快乐童年。

记得1977年春节的时候,大雪封山,根本打不到柴火,我们几个伙伴天天晚上去山上拉小柞树回来。节前节后,一个小山头的柞树就被我们拉光了。现在想想,败家呀。

包产到户后,柴火问题就不是问题了。柴火垛却成为新问题,每家房前屋后,有好几个柴火垛。储备充足,防止欠收年景不够烧。每年春天,都会出现多起火灾事故,柴火垛成为火灾隐患。为预防火灾事故发生,曾经要求过柴火垛搬离村屯。

进入新世纪,家乡农户做饭用上了液化气灶、电磁炉,取暖用煤烧土暖气。柴火垛问题逐渐自然解决了,陆续出现了秸秆焚烧问题。

燃烧的火龙,不仅烧掉大量的资源,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秸秆焚烧问题,是家乡的问题,是东北的问题,是中国的问题,盼望能够早日得到解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