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马上到了。提起端午节,就会让我不能不想起屈原。端午的两项重要习俗——吃粽子、赛龙舟,都源于纪念屈原。
屈原首先是楚国政治家。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贵族出身,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君臣契合,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他人进谗言,被怀王疏远,贬为三闾大夫。再后来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江南地区。此间,两次出使齐国,巩固和修复邦交关系,但都遭到破坏。最终导致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屈原主要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不断完善忠君爱国,独立不迁,上下求索,好修为常的人生品格。力图将执著不舍的深切眷恋,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好修不懈的崇高品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不是进与退、仕与隐、去与留、成功与失败的抉择,而是玉碎与瓦全的抉择。在那个时代,为他国服务,是不受道德谴责的,而且屈原去他国是顺理成章的。尽管这样,屈原恋楚情结浓厚,誓死不愿意离楚。这种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爱国情怀的重要渊源,激励着世代中国人民热爱祖国,为维护祖国利益而英勇斗争。
屈原还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主要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在“香草美人”的物象里,铸就出“中华诗魂”。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一些汉代诗人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楚辞》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在历史长河中,屈原不仅是中国文化名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楚辞》曾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主要民族中传诵。因为《楚辞》的深远影响, 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纪念屈原,我要弘扬他的爱国情怀,转化为我的家国情怀。我要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为辽源振兴添砖加瓦,鼓劲加油。
纪念屈原,我要弘扬他的求索精神,转化为我的不断追梦。在文学道路上越走越远,笔耕不辍,书写辽源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