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晴山如黛(安晓宁)的头像

晴山如黛(安晓宁)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8/27
分享

难 忘 西 北 情


       01 母校•恩师

那年,我从华北平原老家独自乘坐长途绿皮列车,到西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入学报到。三四十年前的中国大地,远未呈现城镇化、现代化风貌特征。西行列车过了古城西安,目极之处黄土高坡愈发显得古朴苍凉,作为懵懂青年的我,早已没了出发之初的新鲜感兴奋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陌生、未知和生疏距离感。

到当时的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杨陵镇下车,那是一个远比老家县城陈旧落后的村镇,记得好像是跨着铁轨进出车站。当然,现在的杨凌示范区是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世界闻名的中国西部现代农业科技城,这是多年以后的事了。来到古老宽大的西农校园,声声入耳的是关中平原方言为主的粗犷倔犟西北腔。就这样,开启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三年求学生涯。

记得入学之初的惆怅感很快被恩师卢先生安排家宴带来的欢快所取代。入学没几天,先生就组织安排教研室教职员工与前后届师兄弟欢聚一堂,在宽敞明亮酒满阳光的教授宅第客厅里说说笑笑一起包饺子,清清楚楚地记得先生提议欢欢喜喜共同举杯,欢迎我们新同学加入这个大家庭。那个过年一样的场景,让当时稚气未脱又拘谨生僻的我记忆到如今,温暖到现在…… 从那时开始,在先生的亲切关怀与指导下,我们几个师兄弟很快熟悉起来,从在校求学交流合作一直到现在持续30余年的亲切交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年我们这些少不更事涉世未深的毛头小伙子(女子),经30余年的发展,在各自行业岗位担纲有年。当年传统简陋的教研室也发展成全国为数不多的专业学院。寻宗问祖,这一切都起源于我们尊敬的恩师卢先生。我们这些人的进步成长乃至在各自岗位略进微薄之力,无不得益于当年拜师于先生门下的“薪火相传”。这些年来我们师兄弟相聚每当忆起先师,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先生是亲如家长的和蔼长者。先师还堪称诲人不倦的谦谦君子,还记得先生为我们主持教研室业务研讨会时谆谆教诲和口口相传,特别是为我们毕业论文认真审稿和毕业答辩会从容坐镇……

在我印象里,先生说着自带口音的“西北普通话”,为人处世既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的古君子之风,又带有西北汉子疏阔豪爽的秦汉侠义之气。毕业之后,先生对我们师兄弟工作生活进展萦怀于心,总是认真书信指导关怀……恳切关怀教导之情溢于言表,其心拳拳足见吾师恩重。“天不假年”,我们毕业后仅仅8年时间,先师就不幸辞世……每当忆起这些,不免心生遗憾:毕业之后,像我们这样涉世不深的“学徒工”,在人生海洋中工作、生活应接不暇,很长时间里远远没有任何思想自由、经济自由可言。现在,我们经过大半生奋斗,些许有了思想自由、经济自由之感,可是再也没有了向先师汇报致敬的机会,只留下师生版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痛彻感悟了!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当年我们这些入门弟子也早已人过中年,先师言传身教于我们的和蔼长者、谦谦君子、侠士之风等等,正是我们该学该继承也是可学可继承的为人为师风范。缅怀先师、传承风范,吾辈当不懈努力,在各自岗位上为现代化建设、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02 塞上江南

宁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丝绸之路"上,历史上曾是东西部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这里有古老悠久的黄河文明,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

2000年以前,我曾多次赴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调研考察工作,记得当年跑遍了沿黄河灌区每一个县(区)与国有农场。五年前的暑期,又赴宁夏、甘肃实地调研。丁酉年西行属故地重游与故人相见,不免思绪万千。十多年过去,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可谓华丽转身,完全是沧桑巨变。银川新城,现代建筑与绿色广场还有遍布的水系,呈现着现代人文与民族特色,美丽舒适与生态宜居。听了介绍,才知道银川巨变始于世纪之初,崛起于传统老城西面的盐碱荒地上。从银川市的沧桑巨变,可以看出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建设的决策远见和科学规划。

沙湖和沙坡头是宁夏著名的特色景观。万亩沙湖位于贺兰山脚下,是沙漠瀚海中的璀璨明珠。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市,南倚祁连山余脉,北望腾格里大沙漠,中有黄河奔腾穿越。沙漠与绿洲共存,黄河与高山相依,正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真实写照。与十几年前相比,沙湖沙坡头旅游开发力度强劲,旅游建筑,旅游产品和游人车辆遮掩了视野里自然景观本身,完全没有了当年原生态景观的美好感觉,这是新生代的孩子们所看不到也不能了解的。

观光游览之余,还参观了宁夏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与传统市场不同的是,这一新兴市场配备使用着现代营销信息系统和市场交易结算系统,还有实用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平台,以及训练有素的物业和安保体系。更重要的是其市场集散和产品物流功能,它吸纳全国各地的粮油果菜茶和肉蛋奶水产品等优质商品,面向陕甘宁蒙省区,市场辐射半径数百公里。成为 “南菜北运”、“产销对接”、 “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等产业政策贯彻实施的重要载体,也是示范带动农产品生产流通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地处宁夏的这个全国一流的综合性、区域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与社会资本联合发展,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运营管理模式,是西部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典型案例。这个发挥着重要调剂作用的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是宁夏现代农业领域民营经济的典型代表。

早就听说过的硒砂瓜,这次在宁夏中卫主产地也一睹真容。硒砂瓜生长在砂石戈壁,由于当地砂石中含有大量硒、锌、钙等微量矿物元素,以及干旱、昼夜温差大等原因,使得硒砂瓜在生长过程中日照充足,有效积温高,加之沙烁铺压的蓄水、增温等效果,使其从砂石中吸收了大量的硒、锌、钙等微量元素,具有天然补锌、补钙等保健功效。当地百姓把经过戈壁风化、山洪冲刷的岩石碎片,铺压在戈壁砂质土上积温、蓄水、保墒,所以硒砂瓜又被称为“戈壁西瓜”,被誉为“中部干旱带的精华,石头缝长出的西瓜珍品”。这里地处干旱核心区,发展硒砂瓜却有独特优势,由于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硒砂瓜甘甜如蜜,沙醸可囗。听当地朋友讲,在这些极度干旱地区,很多地方没有灌溉条件,瓜农要靠人工运水手工浇灌,真可谓“瓜瓜皆甘苦”。硒砂瓜就是宁夏当地现代农业优势产业,也是辐射带动周边贫困县区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围绕做大做强硒砂瓜特色优势产业,当地开展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据了解,种植硒砂瓜农户年收入大约有5--10万余元,硒砂瓜种植早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成功之路。由宁夏进入甘肃的高速路两侧,“西海固”贫困地区的海原县以及甘肃白银市邻近宁夏的区县硒砂瓜田随处可见,形成了以中卫、中宁为核心,辐射周边数百万亩的硒砂瓜产业带。

西部作为欠发达地区,处处可见现代农业与新农村的新变化,当地人们探索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脚步稳健扎实。2021年主旋律电视剧作品标杆之作《山海情》,以福建对口支援西海固的发展脉络为主线,将村民异地搬迁前后脱贫致富的命运变化加以生动呈现。在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西海固生活的人们,以特有的“吊庄”方式移民至戈壁滩,家园故土难离,开荒重建家园,奋斗脱贫攻坚,最终新家园变成“塞上江南”。没有复杂的故事线,没有更多的情感穿插,更没有剧情跌宕起伏的渲染,在时代大背景下展现东西合作、扶贫攻坚的真实历史,无论是事件、人物乃至于情感都得以真实还原。

如同《山海情》电视剧里的主人公一样,我熟识的几位基层朋友是这里农业变革农村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他们把实现个人价值融入农业变革农村发展,西部农业农村的喜人变化离不开他们这些西部汉子的实际贡献。他们用生生不息的努力,阐释着西部汉子对现代农业和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03 丝绸之路•敦煌之光

在甘肃敦煌,观摩了神往已久的莫高窟。敦煌自古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处,是西汉至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中转站,是商业贸易和文化艺术兴盛之地。古丝绸之路是亚欧大陆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中国西北是东西方文明对话交融的主要枢纽。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是古丝绸之路从鼎盛到衰败的参照物。“文化圣殿,人类敦煌”,莫高窟是宗教与艺术的圣殿。恢宏壮美的莫高窟洞窟,是当年走向远方的商旅祈求平安的精神驿站。在敦煌莫高窟,为博大精深的佛教塑像和壁画艺术所吸引,更为 1650 年以来历朝历代志士仁人建设保护莫高窟所做的奉献牺牲而震撼。“丝路花雨”演绎的就是为了丝绸之路和敦煌艺术先人们付出的血和泪。

敦煌另一处值得称道的景观是鸣沙山月牙湖。这里绵延起伏的沙山构成天然屏障,护卫着敦煌古城免受沙漠化侵袭。自然流畅的沙山远比北方石头山脉看上去柔美生动,西部高原大地辽阔,衬托的天空高远纯净。站在鸣沙山上,近观月牙泉,远眺莫高窟,顿感辽阔高远、雄浑苍凉、神奇瑰丽。 13 万人的敦煌县级市面积 3 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内地 10 个大县的版图规模。敦煌隶属的酒泉地级市,说是版图面积超过山东省,真是不到西部不知道中国之大。

在汉唐盛世,丝绸之路曾经是中华文明角逐国际地位的主舞台,在这里上演的剧目让中国人神思激荡。古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陆上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同时也是亚欧大陆经济整合战略之关键地缘。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绵不绝,并在人类文明史中始终都占有一席之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与世界其他文明不断进行着对话互鉴、交流交融,而中国西北正是其对话交融的主要通道和枢纽。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后来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人类的陆权时代,丝绸之路的兴衰影响着东西方文明的兴衰。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耀眼的舞台,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曾经在丝绸之路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中国,今天正在重返世界舞台中央。 2013 年,中国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借用 2000 多年前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创造了全球治理新理念,开拓了国际合作新空间,创造了文明互鉴新模式。“一带一路”倡议为丝绸之路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构想,更是沿途国家共同繁荣之有益路径,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

这些年来, “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 2016 年起, 甘肃敦煌每年举办一次丝绸之路 (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文博会,是目前唯一以“一带一路”囯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将成为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带一路”开启了改革开放新征程,中国西北崛起与经济社会振兴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在建设西北经济增长极的同时,积极发挥并完善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发挥西北综合经济文化和民族人文优势,推进西北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必将为 “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和开创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业交流和农产品贸易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主要合作内容, 农业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积极推动区域性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建设是沿线国家的共同诉求。2022年8月,陕西杨凌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必将为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按照“四园区一中心三平台”的产业布局,陕西杨凌综保区加快建设种质资源保税研发园、高端食品加工园、生物医药及植物提取物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和设施农业装备及农业生产资料展示交易中心,打造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平台、特殊物品出入境供应链平台和上合国家特色农产品贸易平台。在新征程上,陕西杨凌综保区将紧抓上合农业基地建设机遇,扎根现代农业、服务“一带一路”,努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勇做农业领域改革开放“排头兵”。

感受西部雄浑苍凉与神奇瑰丽的同时,为古丝绸之路上追求文明的人类精神所感动。畅想丝绸之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行动与愿景,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美好前景所振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巨变。想起在大西北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父亲和他的战友们,他们是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第一批建设者,作为早期工程兵,参与了诸多国防工程建设。转业后,长年在河西走廊和祁连山脉从事核工业地质勘探作业。他们没有机会观光游览,也没有条件讲究享受。父辈那一代人是共和国的奉献者,正是他们为后辈的幸福生活打下基础。

我们这一代条件好多了,也一样承前启后,为下一代尽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一代有一代的幸福,一代有一代的责任。中国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将在这一代完成!在宁夏,在甘肃,遇到的旅游大军多为内地人或南方人。可能是西部的人们去了内地或南方,这也是人们意识里的求新寻异动机,总是要扩大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和接触边界。旅游大军里又多是大人领着孩子,利用暑假带孩子来领略西部风光,"拳拳天下父母心"体现的格外分明。只是希望孩子们尽快懂得父辈的期盼!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