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晴山如黛(安晓宁)的头像

晴山如黛(安晓宁)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8/28
分享

乡人阿财旧闻

阿财从小到大都不是本本分分过日子的人,不一样的做派,使他成为乡人尽知的一个另类人物,乡间不少人都熟知他的一些旧闻异事。

少时阿财即不学无术,长大后还干些坑蒙拐骗的勾当。以至乡人口口相传:对阿财要小心了,他到处寻摸别人家的情况,拐弯抹角找上前去,冒充别人的亲朋好友,挖空心思骗取钱财。

青年阿财有一年春节期间与家乡发小聚会吹牛,讲起他因为贩卖假人民币被追查,家乡派出所所长拘传他寻人未果,便通知他家人“让阿财尽快到派出所自首……”

“我哪能去自首,那不是往人家枪口上撞吗!” 阿财很自信地说。“怎么办呢?这不管怎么说,它也是这么多钱呢!”

很快,阿财说道:“最后,我想到一个好办法,把这些钱统统拿到我爹坟上,一把火给烧了。”阿财得意地笑着说, “你们看,这有多好,我自己把麻烦解决了,还给我爹送去这么多‘真钱’。”

接着,阿财很认真地说:“当时我念叨给老爷子说,爹呀,您苦了一辈子,现在儿子挣钱了,给您送来了这么多‘真金白银’,您活着的时候我没尽孝,还尽给您找麻烦,这次就让我好好孝敬您老一回吧!” 说着听着,一众发小伙伴都显得肃穆起来……

“你把你爹坑了!”忽然一声高喊,把一众发小喊醒。原来当中一向脑子灵活的一个发小,他说话办事爽朗,常给大家讲述当时正在热播的单田芳所说评书《瓦岗寨》。

“你说你这小子,你爹活着的时候你不孝顺,你爹死了你还不让他安省!”“怎么了?!”阿财不服气了。“还怎么了?这头抓你,那头抓你爹呀!”

“哈哈哈!哈哈哈!”大伙一下子笑翻了天。青年阿财一下子傻眼了……“坑爹”一词,是近些年代比较熟悉的用语。三四十年前,发生在青年阿财身上的事儿,应该算是很早也是很典型的“坑爹”笑话了。

中年阿财也算是走南闯北的人物了,大多数乡人成年累月在忙着务农种粮或者打工挣钱的时候,他就到过全国好多地方“旅游”……

云南现在是旅游胜地,那时候远远没有现在这样观光度假蔚然成风。位于云南省玉溪市的抚仙湖,湖水清澈见底、晶莹剔透,被古人称为"琉璃万顷"。相当于太湖水量的4.5倍,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与闻名华夏的太湖不一样,那个时候真正知道抚仙湖名字的国人寥寥无几。

“知道吗?抚仙湖是玉皇大帝都相中的好地方,还专门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来看护它,这俩神仙有名有姓,我就记着是一个姓肖一个姓石。”阿财从云南一回来,便迫不及待地给乡人老老小小“分享”……

这一回中年阿财所说并不完全是杜撰。抚仙湖的大名由来确实仙气缭绕,在玉溪市澄江县城的凤山公园,有一个名为"抚仙"的雕塑展现的就是肖、石二仙陶醉于抚仙湖的情景。雕塑上有这样的记载:"传说天上有石、肖二仙因慕'澄江海'的清澈明净,驾云来到湖边,被这瑰丽的湖光山色所陶醉,以至流连忘返。久之,二仙搭手抚肩化为山石。抚仙湖也因此得名。"相传,深居天宫的玉皇大帝,一日步出宫门,远眺人间,发现一颗状如葫芦的明珠,镶嵌在云雾缭绕的万山丛中,湛蓝明净,波光粼粼,美丽至极。玉皇大帝为之倾倒,急传肖、石二仙立即下凡,描摹这人间美景,带回天宫,装点天堂。肖、石二仙急忙腾云驾雾,飘落在明珠东南方向。走近一看,远山近水,州岛错落,好一幅色彩怡人、幽深奇崛的山水画卷!肖、石二仙只顾搭手抚肩地在观看,在赞叹,竟痴痴迷迷地忘了画画,忘了归期。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他们定定地站在那里,陶醉在迷离美景之中。久而久之,两位神仙变成了两座石峰。现在抚仙湖的东南方,果真叠立着两座形似搭手抚肩、俯视明珠的石人山。

“你们都吃过鱼儿吧?你们吃过的鱼儿价钱都不贵吧?” 等大家再次向他看过来的时候,阿财又兴致勃勃地说道,“你们不知道吧?有一种鱼儿,全天下就抚仙湖有。这鱼儿叫抗浪鱼,这鱼儿的名还是康熙皇帝给起的”

这一回阿财说的没错。这种鱼是叫做抗浪鱼,是抚仙湖的名贵特产。除云南抚仙湖以外,全世界所有的海洋湖泊里没有哪里再有抗浪鱼。产自抚仙湖的抗浪鱼,又名鱇浪白鱼。相传康熙皇帝品尝了一次之后,就立刻下诏把抗浪鱼定为贡品,足见其堪称珍味佳肴。

作为抚仙湖特产经济鱼类,抗浪鱼个体虽小,但肉味鲜美。20世纪80年代,野生抗浪鱼几乎绝迹,那些年抗浪鱼的价钱一路飙升到每公斤2000~3000元,甚至于个别时期价格还能再翻番,被人戏谑地称为“吃得起的人家里肯定有矿!”

“这么贵的鱼儿,多了咱也吃不起,每顿饭来一斤,一天也就只敢吃那么三斤抗浪鱼”阿财比较“谦虚”地说着这些话……他去抚仙湖的时候都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了,那时候抗浪鱼价格也还不低呢。

乡人虽不知远在天边的云南抗浪鱼到底名贵到值几多钱,但对于“流浪汉”阿财的本事和家底都一清二楚,听后无不哑然失笑。因为听了阿财的吹牛,使他们不由联想起与“三斤抗浪鱼”很相像的一个笑谈。

那是阿财早已过世的爷爷,乡人传说中一位爱聊天、会吹牛的老人。那老人是解放前过来的人,就是说的在那万恶的旧社会,人的生命安全都没保障,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以至于解放后常用的表达是“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人们说起的这位老人最经典的流行语是,每当有人问起他: “吃了吗,您恁?”“吃了,吃了,这不刚吃了三碗鸡舌头吗……”这可能就是在那极为黑暗苦难年代最底层人们的阿Q般的“精神胜利法”。

滇中抚仙湖畔所传原版笑谈,说的是当地人邀约熟人就餐,熟人朋友“婉言谢绝”到:谢你啦啊,这次就不去了,你看这不才刚刚吃过三斤抗浪鱼吗。可见,幽默是人生智慧,幽默无处不在。这种幽默,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抚仙湖畔普通人们的生活向往。

又过了那么些年,老年阿财随儿子住到了县城。前些年乡人又说起进城后的阿财一个笑话。说的是他成了所住小区的一个“狗友”,有一天给其他“狗友”说起喝到过的好茶,他说全国就南方有一棵最好的茶树,这棵树一年就产二两好茶,这二两茶就有一两是他的,另外一两就不晓得世界上哪个人有福气了……

老年阿财这次吹牛够得上吉尼斯世界纪录了!真应了那句话:吹牛不上税! 还有一句,叫做“我们吹牛的人没有脸了,上嘴唇够得着天,下嘴唇够得着地。

实话实说,阿财少时孟浪,从小到老生性爱聊天、会吹牛,这个确实是有家传。中老年的阿财,许是历经流浪后知晓了安稳过日子的可贵,特别是跟儿子进城后变得愈发顾家甚至是以小区为家。

特别典型的是,近些年他积极参加街道和派出所组织的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他的热心付出与不辞辛劳深受群众好评。

现在,老年阿财是县城和谐社区建设的“老有所为”模范人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