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艾青春的头像

艾青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0/08
分享

游龙门洞

游龙门洞

常听人说龙门洞是道教名山,是龙门道派发源地。国庆假日,我和家人一起来到陇县龙门山游玩。开车从宝鸡到陇县火烧寨,下高速到新集川乡,再走小路到龙门洞。

两边高山耸峙,山势险峻,中间峡谷地带供游人车辆通行。龙门山海拔约1921米。龙门洞景区是全国五大悬空道观之一,是国家AAAA级景区。

我们先来到“上善广场”,这是一块约有60平方米的广场,有8跟华表柱子屹立两侧,地面有太极图,有天圆地方。正面有一个气派的“龙门洞景区”的牌坊门,气势雄伟,古朴典雅。门口左侧有一个菱形雕塑,正面刻的是“上善广场落成纪念”,是书法家任步武题写的。

进了牌坊门后,沿着两米宽的石子路,弯弯曲曲,大约走10分钟,来到第二道山门。有一座10米长的古建筑门房,两边各有两间,只露窗户,中间是5米宽的三扇大门,最中间的红色大门,朱红的门,金黄的钉,富丽堂皇,门檐上写着“龙门山”金光闪闪。门口一副对联“何处寻洞天到此洗心是蓬岛,哪里觅胜景咫尺涤电即仙都”。

进到正门里,就是龙门洞道院。这里约有50平方米砖铺广场。平整开阔。路的右侧,有三座大殿,殿前台阶下,有个石碑,高约2米,有一只赑屃驮着,石碑上写着“龙门祖庭”。这是著名书法家曹伯庸题写的,苍劲有力。这个道观是龙门派圣地,是陕西省省级对外开放道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上20级台阶,正中的大殿就是“邱祖殿”,供奉的是道教龙门派祖师丘处机道长。传说,邱道长是元朝的活神仙,活了600岁,他师从道教全真派王重阳,学艺成功后,游历全国,创立道教龙门派,传道授徒。邱祖关心大众疾苦,传说他在60岁时,沿着丝绸之路,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中亚地区,劝说成吉思汗,不要屠杀平民,阻止杀戮,热爱和平。成吉思汗尊称丘处机为“国师”“神仙”,赐号“长春真人”。后人为了纪念这位邱祖,造了神像,建庙修宫。

路左侧有一个黑虎潭,约有10平方米,聚水成潭。石块围绕,细水长流。潭水清澈,潭深幽静,草木茂盛,群山裹翠。

再往前走,来到龙门洞古遗址,高约2米的石碑矗立在高约1.5米的巨石之上,清代著名书法家郑板桥手书“龙门洞”三字,沧桑,遒劲,修长,大气。旁边是一个石门,穿过后,左侧是“早阳洞”,小庙里供奉的是药王孙思邈。

再向前走,就来到龙门河上的石桥,只见桥上石块相连,拱成一座秀美的石拱,上下各有6级台阶。站在蹑云桥上,手扶石栏杆,看着桥下河水,迎着凉风,置身山涧,流水潺潺,青山霭霭,真有一种“人在画中游”之感。

对面山的半山有座“二郎庙”,供奉的是无敌大将军二郎真君。抬头看山,龙门山,高大突兀,突兀森郁,听说这座山约有1900米高,共550级台阶。沿着石砌的台阶,我们慢慢爬山,石阶沿着山势蜿蜒向上,长不过一米,宽只有30厘米,旁边有石栏杆。山路的旁边是沟壑,山上到处有松树、榆树、桦树、柏树等,古木参天,苍松遮日。上到200级台阶,有一个拐弯处,有两个石凳,对面有一座“财神庙”,有的游人去庙里烧香拜佛。我们小憩后,继续沿着石头台阶盘山而上,再走了100级台阶,看到一个石洞,叫青霞洞。里面有一个雕像,旁边写着“张三丰修道石洞”,据说,宋朝时,皇上寻找张真人,想请张真人做官,张真人隐居于此,修仙得道,不愿出山。

我们继续携手上山,沿着山路,慢慢前行,互相鼓励,终于再走了10分钟,来到了龙门道观院落。这里是龙门洞道院的真正所在地,听人说,山下的道观是后来修建的,这里的道院有900年的历史。这里有两组院落,石山凹进去一片地方,中间广场约有40平方米,石砌路面,石砌栏杆,广场和道观都座落在半山腰。殿宇群立,景色别致。两层道观,青砖汉瓦,雕梁画栋,飞檐突出,古色古香。松柏挺立,葱郁茂盛。道观大门口横匾写着“龙门洞天”,古朴庄严。门口两侧有对联:“进真门柔真心参透真玄真自在,来妙理达妙境展开妙道妙神通”,别有意韵。进入两层高的门内有一个石碑,高约2米,据说是记载元朝皇帝册封丘处机为国师的石碑,距今近900多年了,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上部龙形雕刻,下面驼碑石龟,依然清晰,汉白玉碑体,都在诉说着悠久的历史。这块碑也用透明玻璃罩着,体现出它的珍贵。走上10级台阶,左侧一排厢房,右侧一排殿宇。右侧这排殿宇是主建筑。依次是“三清殿”,“真武大殿”,“雷神殿”。飞阁流丹,典雅肃穆。最里面是“天仙楼”,“仙人堂”,也叫祖堂,这是祭祀龙门道派祖先羽化升天的厅堂,里面供奉着升仙的道长。龙门道派,枝繁叶茂,玄嗣延绵,山门鼎盛,教法兴隆,道众广泛。听知客的道长说,现在常驻的道人约有80人,其中6名女道士。

祖堂后面有“邱祖洞”,攀着竖梯上到10米高的洞口。可以看到邱祖的塑像,栩栩如生。据说,邱祖每日修道,长生不老,600岁时羽化升天,弟子们看到邱祖从此洞升天。因此,此洞是最重要的保护地方,每天有人专门打扫,专门看管。

走出道观群时,发现左侧靠山的一个殿“子孙宫”,没有观看。出了龙门洞天,继续拾阶向上,就是“八仙殿”古建筑。父亲脚疼,就在此歇息。

我们继续沿着更窄的石阶向上登攀。这里山更高了,路更陡了。听说这里已经是1000多米高了,我们过了龙王庙。只能是攀着铁链爬行,好不容易来到“太白庙”,母亲拜了神,也累了,就在此等候。

我,妻子,儿子继续向上,攀着铁链,小心翼翼的走在木板搭设的栈道,大约200米左右,就路过石刻,看到石壁上有几个摩崖石刻,还有嵌在石壁里的“全真石碑”“唐代石碑”等几个碑。我们继续左手扶山壁,右手抓铁链,爬行到“小华山”“玉皇洞”处,手脚并用,攀上洞口,我们在玉皇顶的洞内歇息。儿子还要继续向上爬,我劝他不要再上了。上面是只容一人走的窄洞,而且山洞口向上的爬梯木板有窟窿。听说最上面就是嵌在山顶的“混元洞”,混元老祖龛洞全用斗拱临空架设,悬空凿壁,非常危险。

我站在玉皇洞口向下望,面临深渊,脚踩云雾,犹如在仙境,绵绵青山,郁郁草木。我们身处山顶附近的石窟,摸着石壁,贴着铁链,看着黑如泼墨的石壁,只是感到山高人为峰,感到大自然的威力,赞叹古代建造悬空寺的人们的智慧和力量。凉风如刀,小雨如注,我们又慢慢的下山了。先和母亲汇合,再和父亲汇合,然后一起在“龙门洞天”休息了一会。

从“定心峰”下山时,遇到一名道长,我们一起下山。他知识渊博告诉我们,龙门洞“始于春秋,建于西汉,盛于金元”。最早,周朝大夫尹喜弃职归山,隐居此山,取名灵仙岩。汉代建信候娄景先生隐居于此,后此山更名为景福山。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辟诏隐居,施药济世。元代丘处机来此栖居十年,创立道教龙门派,元朝时,丘处机为国师,统领全国所有道教门派,门徒众多,显赫一时,龙门派影响巨大,世称龙门山,后称龙门洞。龙门山是一座名山,以“奇、险、幽、古”为特色,被誉为“关中山水奇观”。

我不禁感慨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仁者爱山,名不虚传”。“龙门仙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值得游览”,希望龙门洞为宝鸡市文旅名城再做贡献!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