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的外甥结婚,做舅舅的必须前去参加。前一天下午,早早的购了高铁车票,坐在宽敞高大的候车大厅里等着发车。置身于这新建的集多种运输一站化的综合客运枢纽中心,心里满满的都是身为长江中下游广袤平原上一个小小水城人的自豪和激动。
但随着一批又一批的乘客拖着行李上了二楼的高铁站台,我心里却有了一丝莫名的慌乱,因为这是我十年来的第一次出远门。我时刻紧张的注视着滚动的显示屏,直至时间超过了车票上的发车时间,也没看见我等待已久的“如皋”两字,我心里就不是一丝的慌乱,而成了一批的慌乱。忙去问了检票口,检票员满是优雅的说:“先生,你已错过了这班列车,退票吧!”原来,显示屏上只显示终点站:上海站,我却沿用了之前乘长途客车的经验,终是跟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失之交臂了。
当我从退票员满是怜悯的手中接过退款后,逃也似的出了候车大厅。站在上书“高邮站”蜿蜒起伏的波浪造型下,不由羞愧的扼腕长叹:“想当初,我也是读百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物啊!
忆往昔,我背着阿妈用红肚兜改缝的书包去上学,沿途的风景早已遗忘在岁月的流逝中了,而雨后的泥泞却如脚底的疤痕一样烙在了记忆的深处,随着生命的年轮涟漪般的一圈又一圈,记忆深处的泥泞愈发的清晰、固执。裤筒挽的老高,手里提着可要可不要的破鞋,本就短矮的小腿,就不能连贯的迈出,当抽出一条泥腿时,脚却让砖头角豁出了一个深深的口子,血一下就涌了出来,第一次见到自己居然可以流这么多的血,短暂的好奇后就抱着脚,跌坐在泥泞里嚎啕大哭。我娘多年后还说:“我死后,你就照这样的哭,娘就暝目了。”
待上了小学,上学的路已是石子的路。大大小小的石子曾是我们书包里的宠儿,打弹弓,抓石子,斗石子……,而最为刺激的是趁了天黑砸人家的玻璃窗户,再就是毫不吝啬的把书包里的石子全部倾倒进正在蹲坑的屁股下,在给老师命令用鼻子贴墙站成一溜后,终是没有了再做一次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而石子路遭受痛恨的是在上了中学后。自行车的轮胎,总会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磕破而罢了工,而修车匠却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着收款,最痛心的是露出凉鞋的大脚趾在匆忙中踢中了石子路上的某一个。如是踢出血来,却不为所动,而只是踢出指甲上美丽的炫紫,其中的酸爽将萦绕你一辈子。
而高中的路却是一个黑脚印,一个黑脚印的走过来的,路面上铺就了一层厚厚的沥青,却经不得夏天的高温,现在每家每户的门口都喜欢放块“出入平安”搓脚用的塑料地垫,想来就是当初习惯的传承。
但这样的柏油路,对于羞涩的陪伴着心仪同学回家的自己,却似天路一般。风吹起前面自行车的长发,撩拔着后面自行车的青涩年华。车轮在略带弹性的路面上前行,俩颗青春的心脏也一起的弹跳。就以为了这是自己一辈子最美,最好的路了,好希望,在这样的路上无限的延伸下去,永无尽头。
但前行的路确如短暂的青春不能定格在黑色的柏油路上,平整干净的水泥路,一条接着一条的从城市走向乡镇,从乡镇又走进了街街巷巷,之后又走向了稻穗低垂的田间垄头,走向了“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的万亩荷田,走向了鳞光闪耀,鱼鲜蟹肥虾蹦的鱼塘、蟹塘、罗氏虾、对虾塘,走向了盛产享誉全国,弛名中外高邮双黄蛋的麻鸭基地……。
路仍在演变,随着水城的腾飞和发展,路也越走越好,越走越宽。改进配方的新式黑色路面,又重回了人们的脚下,漆黑平整的如一面欢迎五湖四海宾客的旗帜,鲜艳炫丽的三色彩虹线,如彩色的丝带,沿着四车道,六车道,八车道向远方延伸。整齐划一的青石条路牙,醒目明了的路标指示牌,葱茏茂盛的路边行道树,五彩缤紛的景观花,构成了南来北往司机们窗外美丽的风景线。
路已不再是越来越富裕的水城人脚下的路,更是滚滚车轮下,向往美好未来的路。从两条腿的12路“公共汽车”,到两轮的土尔其二八大杠,又变幻了风驰电掣的摩托车,环保便捷的电瓶车。而2元钱的公交一体化的惠民车,88路的健康专线,6路红色周山教育专线,4路旅游观光专线,更让水城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水城的发展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执政理念。
看着市区里,乡村里每家每户停在停车位上各种品牌的轿车,环保汽车,终是明白了当代的水城人不再是如我一样固步自封的水城人了,他们走出了水城,走向了更远更大的舞台,又有更多远方的客人和故乡的游子沿着新驿路回到了这个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水城。
登高水城历史的起点——孟城驿的鼓楼,极目遥望旭日初升下的高邮高铁站,列车犹如传送捷报的骏马疾驰而来,回首眺望银练般的大运河,浩浩荡荡的船队婉如游龙潜长河。耳边又传来了远古的雷雷战鼓,响彻寰宇,通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