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艾骅的头像

艾骅

网站用户

小说
201903/29
分享

三姑创业记

三姑创业记

我国宋代,在永州城高山寺下住着一位富有的员外。他名叫洪天宝。他原任江西巡抚,后告老还乡。他利用做官时对百姓的敲诈勒索积蓄的钱财,在高山寺下盖起了一个院落。这个院落当时被人称作“小皇宫”,用现代人的话说,是一个带花园的单独别墅。他的太太刘明翠,给他生了两男三女。长子洪小经;次子洪小纬。大女儿洪美英,二女儿洪丽英,三女儿洪三英。

洪天宝在当时永州一带可称得是有钱有势,极盛一时,地方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洪天宝在永州城附近买田置地,在城里又大开店铺。他既收取地租,又经商赚钱,实际上是个大工商业地主。

洪小经是湖南邵阳府知府,洪小纬是湖南永州宁远县知县。大女洪美英嫁给了衡阳华泰商号(绸缎、布匹、百货)大老板;二女洪丽英嫁给了衡阳大利药店老板雷星山;而三女洪三英,不听父母劝告,嫁给了他家原来的一位长工朱宏志。

洪天宝家里和大女、二女家里都是大财主,都有万贯家财;只有三女家里十分贫穷。他们家根本就不同意三女的婚事,可是三女洪三英非朱宏志不嫁,未经父母同意,她也嫁给了朱宏志。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呢。

洪府大门临街,前面呈八字形,大门两侧各有一个大石狮子。整个院落都是用篱笆围着的。从街上到大门要上六级台阶。大门上方有一金黄色的扁额,上面书写着“洪府”两个大字。进门以后是一栋宏伟的会客厅。往上,经过四级台阶,可见到一栋辉煌的庙宇式建筑,那是洪家祠堂,里面供奉着洪家几代祖宗的牌位。在祠堂右侧下方,是一座佣人居住室,是专门给雇工住的。与会客厅并排是洪天宝夫妇的住室,有小径与客厅连接。洪天宝夫妇卧室的另一侧是厨房,再过去则是一栋绣花楼,那里住着他们的三个女儿。每一个女儿都有自己的闺房。三个小姐的闺房都在楼上,楼下是丫环的住室。绣花楼的后面是一个花园。花园后面则是一排客房,共有十间。除了花园里有各种奇花异草之外,每栋房屋周围也都有一年四季开不败的鲜花。

一年芝山迎来了百年一遇的大雪,整个永州城顿时银装素裹,真所谓‘千山鸟飞绝,万径行踪灭’。天气变得异常寒冷,在没有电炉和燃气的古代,更是难于抗击寒冷的袭击。洪家的佣人一大早就不得不起床,清除冰雪。长工朱宏志第一个来到绣楼前铲雪。他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穿着一件单衣,在雪地里冷得直打哆嗦。洪家三女儿洪三英也是一个勤奋的姑娘,天刚亮就起床了。她正在梳妆台前梳头的时候,发现朱宏志穿着那薄薄的单衣,冷得发抖,不禁起了恻隐之心。其实三姑在闺房中经常观看朱宏志劳动,心里早就能他产生了爱慕之情。现在看到他如此之状,其心疼痛不已。她在闺房里急得直跺着。她想将自己的“火龙毛”衣服送给他,可是这是十分冒险的事。如果被老父知道了,决不饶恕,就会因败坏门风而被重罚!但是,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最后她抛弃了一切私心杂念,还是将自己的火龙毛衣服从绣楼上丢下来,正好罩在朱宏志的头上。朱宏志弄不清是怎么回事,以为是凉在楼上的小姐的衣服掉了下来。他抬头往绣楼望,看到三姑从窗子伸出头来向他摆手。意思是叫他不要声张。聪明的朱宏志已经肚知心明,便把“火龙毛”穿在身上。他两次往上望,看到三姑对他笑。她笑得那样开心,笑得是那样甜美!朱宏志被深深地感动了,他双手向三姑打拱作揖,表示谢意。这一切都在不言中!当时洪家其他的人都没起床,别的佣人也不在场。穿上火龙毛以后,朱宏志虽然在雪地里干活,浑身热气腾腾。后来,其他佣人和丫环看到,感到十分惊讶。洪天宝起床后,到全院落去检查,在路上碰到了朱宏志。他看到朱宏志一边扫雪,一边出汗,心里起了疑惑。他对夫人刘明翠说:

“太太,我刚才到屋外去巡视,看到长工朱宏志在雪中全身出汗,似乎穿了不寻常的衣裳。你看看我们家里是不是丢了保暖的衣裳?”

刘夫人听他这样说,就立即对自家的保暖衣进行了清理,发现没有缺少一件。于是刘夫人又来到绣楼上,要三个女儿拿出自己的火龙毛。大姑、二姑都很快亮出了火龙毛,唯有三姑在箱笼里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火龙毛。刘夫人明白了,是三姑对朱宏志动了春情。三姑满脸羞得通红,在母亲面前低下了头。对于这件事现在母亲和两个姐姐都知道了。刘夫人觉得事态很严重,想瞒住洪老爷。但是她又想,如果让洪老爷自己查出来,连她自己也脱不了干系。最后还是老实告诉了洪老爷。洪天宝听了,怒发冲冠,骂道:

“这还了得,败坏了洪家门风,让我无脸见人!”他命令将朱宏志关押在磓屋里,剥去他的火龙毛。朱宏志开始在磓屋里冷得颤抖,后来他就将磓扛起来,在磓屋里来回奔跑,这样又使全身发热,再也不冷了。洪老爷还下令不准三姑下楼,听候处理。三姑的丫环听说老爷准备将三姑赐死。三姑哭得死去活来。三姑的丫环与她十分贴心。丫环也哭得像个泪人。聪明的丫环给三姑出主意,劝她设法逃走。她的贴心丫环与管磓屋钥匙的长工取得联系,拿到了磓屋的钥匙。到深夜的时候,在丫环的帮助下,三姑带了少许银两,与朱宏志逃了出去。往哪里去?他们想到庙里去避难,但考虑到庙门如果关门了怎么办?后来他们躲到一个石灰窑洞里,他们就在窑洞里成了亲。外面天寒地冻,窑洞虽然比外面暖和,但是毕竟无遮拦,冷风一阵阵吹来,也是很冷的,何况三姑历来都是养尊处优,高居于绣房,夏天不知热,冬天不知冷,现在屈居露天窑洞之中,更觉得寒冷。他们夫妻二人紧紧拥抱以自己的身体温暖对方。两颗心连在一起,热血沸腾,再寒冷的天气也无所畏惧! 

洪老爷下令要追拿二人,刘夫人说:

“不管怎么说,三英总还是我们的亲生女儿,请老爷就此罢休。既然他们跑了,不去追究,也就没事了!”

洪老爷再也没去追捕了。但是他说:

“就当我们没生这个女。以后也不准她再跨进我的门!”

三姑与朱宏志第二天清早就急急离开窑洞,踏着冰雪,去寻找自己的安乐之地。开始他们漫无边际地乱走,走到那就算那。三姑走不动了,朱宏志就背着她走。三姑对朱宏志说:

“宏哥,我们这样漫无目的地走下去也不是话。想想看,到什么地方去落脚比较好?”

朱宏志想了想说:

“我们要走得远远的,走到天涯海角去,最好让你爹他们找不着。”

“你老家在哪里?我们何不回你老家去?”三姑说。

“我的老家在七里店,离高山寺大约十二里。我怕你爹他们早就派人到我老家去搜捕我们了!”朱宏志说。

“俗语说,‘虎毒不食子’。我爹虽然说要杀我,但是我毕竟是他们的亲骨肉呀。事情过去了,他的气也就慢慢消了。我看不至于那样残忍吧?”三姑说。

“那好啰,就回我的老家去!”朱宏志说。

“你家里还有哪些人?”三姑问。

“我家什么人也没有了!”朱宏志说。

“你是怎么到我家去做长工的?”三姑问。

“说来话长。我家祖祖辈辈住在七里店,靠种田为生。我父母只有我这个儿子。我母亲早在四年前就因病去世了。由于父亲对母亲的逝世感到万分悲痛,加之过于劳累,就一病不起。为挽救父亲的生命,我将家中一点点微薄的积蓄也全部拿出来请郎中、买药。但是父亲还是走了。村里邻居虽然想帮助我安排父亲的后事,但是也都爱莫能助。我只好到永州街上去卖身。你家佣人带我到你家去签了三年合同,三年合同期满,我就可以回家了。”朱宏志说。

“你与我家的合同还有多久到期?”三姑问。

“还有半年时间。”朱宏志说。

“你原来在家都做些什么呢?”三姑问。

“说来惭愧。我爹娘就是因为送我读书,才把家里弄得如此穷困的。父母对我曾寄予极大的希望,巴望着我今后也会有个一官半职的。后来母亲去世,我就没能再读书了。”朱宏志说。

“好!本姑娘还是没有看错人!”三姑高兴极了,虽然在冰雪上行走,也不感到格外艰难了。

他们夫妻俩边走边谈,不知不觉就回到了家乡。因为天气很冷,大多数的乡亲还未起床,只有少数人在门口扫雪。这些乡亲看到朱宏志带着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姐回来,都惊奇不已,高兴不已。有一位邻居一看,心里就明白了八九分,赶快从家里拿出一封过年余下的鞭炮,燃放起来,为他们夫妇接风。鞭炮一响全村人都震动了。男女老少都来看朱宏志夫妇。放鞭炮的那位邻居,将他们俩接到自己家里,发上白炭火,拿出热茶和糖果,热情地予以招待。顿时整个屋子里挤得水泄不通。三姑特别引人注目。许多年青的男孩见了三姑,几乎是神魂颠倒,都说:

“太美了!太美了!”

朱宏志的一个邻居老太婆问他:

“宏儿,这位美丽的姑娘是谁?”

憨厚的朱宏志显得慌张,竟一时答不上来。三姑急中生智,主动说:

“大娘,我是他的娘子。”

“宏儿讨了这么漂亮的姑娘,真是你父母积了阴德啊!”老太婆说。

朱宏志家里有一座茅屋,而茅屋有一扁柴门,就算是家中的大门了。他们轻轻推开柴门,看到屋里到处都是蜘蛛网,地面东一堆西一堆的土和老鼠屎,灶台上也满是老鼠屎,菜锅和鼎锅上的铁锈有几分厚,两张原已破烂的木床现在已经被白蚁吃空,整个屋里发出一种难以忍受的怪味。

隔壁的几个邻居都来帮忙。有的拿来铁铲和粪箕,将被老鼠打的洞用新泥土填平;有的拿来扫帚,将家中的垃圾清理干净;有的从自家担着水桶到井里挑水,将灶台和桌子抹干净;有的还还从自家献出木板,帮着把柴门和床修补好。三姑虽然以往从未干过活,但她还是也一样扫地、做一切事情。清扫完了,一个个邻居抱来一捆柏树枝叶,下面铺一堆干柴,然后用火点燃,顿时发出一股浓烟。三姑问烧出浓烟为何事?邻居告诉她,这样可以去掉霉气。在乡亲们热情的帮助下,朱宏志夫妇有了一个暂时能辟风雨的窝。三姑对乡亲们的帮助再三表示由衷的感谢。

中午,隔壁四伯母请他们夫妻二人到她家吃午饭。她对他们说:

“村帮村,邻帮邻,我们都是一家人。你们刚回来,一切都很缺乏。将心比心,困难是很多很大的。请不要嫌弃,就在我家吃几天吧。”

朱宏志感动得流泪;三姑更是心潮澎湃,对四伯母说:

“您对我们的关怀,胜过父母,就请伯母受小女一拜,我就认您做干娘!”说着双腿下跪,向四伯母拜了三拜。

四伯母高兴得合不拢嘴,急急去扶三姑,说:

“你这么一个大家闺秀,认我这个穷老婆子做干娘,是我哪辈子做了好事哟!快快起来,折煞我也!”

“以后您就是我的亲娘了!”三姑说。

四伯母家里所有的人都感到万分高兴和荣耀。吃完午饭后,四伯母家为他们夫妇俩送去一床新棉被和一床稻草铺,另外一个邻居给他们送来一床旧垫被。那位邻居说:

“现在正是天寒地冻,睡在光板子上是很难过的。我家再没有新棉被,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就将这床棉絮当垫被吧。”

村里另外一位青年小伙子,给他们送来一篓白炭。他说:

“在这风雪弥漫的九九寒天里,从城里来的姑娘怎么经得起,小弟送给你们一篓白炭,略表寸心!”说完就走了,他们还没来得及对他道谢。

三姑第一次尝到了人间的真情和温暖,心里感慨成分。现在他们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但朱宏志还是有些担心,怕什么时候三姑家里派人来抓他们。几天过去了,也没见到什么动静。朱宏志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第二天,三姑将从家里带来的银子拿出一锭,对朱宏志说:

“宏哥,你就拿着这锭银子到城里去换成零钱,买两桌碗筷、条羹、一把饭瓢、一把菜铲、五斤茶油、两斤盐、两斤桐油、几棵大白菜、十来斤萝卜、半斤茶叶、五十斤大米;另外买几斤糖果。我们不能老是靠邻居帮助我们。其实邻居也很困难。不过,有一点你定要小心,到城里去千万不要从我家门口经过,如果你被逮住了,后果很难设想!”

“娘子,我记住了,请放心。”朱宏志说。

朱宏志向干娘借了一担箩筐,头上缠了一条毛巾,就出发了。他遵照三姑的吩咐,买回了所需要的物品。他回家时村里百姓还未煮午饭。

下午,三姑亲自熬了一锅热茶,朱宏志请邻居们都到他们家里吃喜糖。邻居们高高兴兴地来到他们家,把个茅屋挤得不透风。三姑说:

“乡亲们:小妹和宏哥回到家乡,受到你们热情、友好的迎接和招待,并得到你们无私的帮助,你们的情谊胜过亲人。你们就是我的亲人!今日我们夫妻没有什么好的东西招待大家,买了些糖果,请你们都来尝个味。我们刚成家,家中连条像样的凳子都没有,大家站着,深表歉意!”

“三姑有如七仙姑下凡,这是我们大家的福气啊!你们家的复兴,指日可待!”一个老者说。

时间过得真快,很快就到了阳春三月。朱宏志夫妇得到了村里人们的关怀。经过大家商议与族长的同意,将祠堂里的公田拨出十亩给朱宏志耕种。从此,三姑夫妇俩就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在田野上劳动。

两个月以后,洪三英的父亲已经查明三姑与朱宏志回到了七里店老家,就派了两个家丁与一个丫环到朱家来,叫洪三英回去。他们说:

“洪老爷本来对你们私奔很是气恼,但是出于骨肉之情,已经不予以追究。只要三英姑娘回家,就没什么事了。”

“我已经与宏哥成了亲。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不能再回去了。”三姑说。

被派来接三姑回家的人当日赶回向洪老爷复命。洪老爷又气得乌呼哀哉!说:

“家中出了逆女,这是洪家的不幸!”

又过了两个月。三姑夫妻俩商量,觉得外家也得要。他们决定向老父负荆请罪。一天,夫妻双双背上荆条,就上洪府去了。洪府的守门人,立即向洪老爷通报:

“三姑和朱宏志负荆请罪来了!”

洪老爷要守门人传达,要他们俩到祠堂祖宗牌位前跪着,听候处理。

三姑与朱宏志跪在祠堂里。洪老爷与夫人来了。他命令佣人将二人各打了八藤条,然后说:

“朱宏志你这小子,我府并没有亏待你半点,你却拐骗我女儿,该当何罪?本想把你告上官府,考虑到三英也有错,暂且饶了你。但是三英不能再跟你去受罪了!”

洪老爷又命令佣人将朱宏志打了十藤条,并将他逐出洪府。

“三英呀,你是我们富贵人家小姐,是美丽的鲜花;朱宏志是个啥?他是我们家的长工,是穷光蛋!你跟着他有什么好日子过呀?爹妈给你另找一个公子哥儿,才能与我们的门头相配呀!”三英母亲劝她说。

大姐、二姐也劝三英不要再去朱家。但是三姑始终不答应。她并且告诉母亲说,她已经身怀六甲了。她被关在洪府两日两夜,可是她一不吃饭,二不喝水。她母亲考虑到她已有身孕,第三天就将她放回去了。她原来的丫环没有被辇走,又偷偷地送给她一些银子。

三姑回到朱家的时候,朱宏志趟在床上哭着呢。一见到三姑回到自己身边,就欢喜得像个孩子一样跳了起来。

在三姑与朱宏志成亲的第三年的十月初六是洪天宝的七十大寿。洪府为庆祝洪老爷七十大寿,举行了隆重的拜寿大典。洪府装饰得焕然一新,张灯结彩,红灯高挂,每扁门旁都贴上了对联。洪府简直成了红的海洋。

邵阳府的文武要员、宁远县的文武要员、甚至江西的过去的同僚都来给洪天宝祝寿。这些文武百官,打着幡旗,抬着礼物,骑着马或坐着轿来到洪府。大姑、二姑及其丈夫都带着马队,驼着给岳丈的寿礼,从三百里外的衡阳赶来给洪天宝祝寿。他们给岳父带来了各种稀奇珍宝以及大量的绸缎和布匹、珍贵的药材。

洪府请了两个乐队和一个大戏班子。凡亲朋戚友来贺,都要凑乐,放鞭炮,专门有人接礼物,陪客人就座、喝茶。还将礼物登记造册。

洪老爷的七十大寿已是尽人皆知。三姑想一定要去给老父拜寿。她本来是要与丈夫一块儿去的,怎奈父母不承认朱宏志是他们的女婿。所以最后由三姑带着不满三岁的儿子去。她给儿子换了一套新衣服,并给儿子做了一双花鞋。她捉了两只自己喂养的母鸡,包了二十个鸡蛋,就出发了。三姑和儿子老远就看到了家门口,车水马龙,院内锣鼓喧天,锁呐高凑,鞭炮震天,院内院外红灯高照。大姐、二姐都是与丈夫和儿子不是坐着轿就是骑着马来的,他们给父亲的寿礼不是用手提着的,而是车装或用马驼的。她母子俩站得远远的,不敢贸然入内。这时,三姑和她的儿子被守门人发现了。他迅速去报告洪老爷。洪老爷叫他在大门口阻止三姑从正门进院,要引导她从后门进屋,以免败坏了他家的形象。

当三姑走到大门外时,两个守卫人员不准她母子俩进院。并说:

“今日是洪老爷七十大寿,你是哪来的女子,竟敢想进去?”

“我是洪老爷的三女儿。我们母子俩是来给我爹拜寿的。”三姑说。

“洪老爷哪有你这样的女儿?你与叫化子差不多。别啰嗦,走开!”

正在这时,守门人不声不响地将她母子俩拉走了,到偏僻处对她说:

“三姑娘,洪府今天来给你父亲拜寿的人都是些有头面的人,像你这样有失体面,我就带你从后门进去吧。我知道,你能来给老父拜寿,你是有孝心的。现在就委曲一下吧。”

守门人把她母子俩带进厨房,就说:

“老爷已经知道你带孩子给他拜寿来了。他叫你在厨房同大师傅一起帮着做菜。”

守门人又说:

“老爷交代过,叫你不要去找他。如果你不会做菜,就帮着烧火也好。”

厨房里的美食佳肴,香气喷人。三姑的儿子禁不住引诱,馋得流口水。一个厨师见了,觉得很是可怜,就手拈了一块猪肉,想给孩子吃,却被监厨的看见了。那监厨的说:

“厨房里的菜都是有一定额的,不能随意改变。”说着就从厨师手中夺去,丢在锅里。另外从地上拾了一个萝卜,塞进孩子的嘴里。饿得不可开交的孩子,就狼吞虎咽地啃了起来;但是萝卜已经老了,起了布经,咽不下,也吐不出,卡在喉咙里,两眼泪汪汪。

三姑气得哭了起来。她赶紧给孩子捶背,等了好一会儿,孩子才将萝卜吐了出来。后来有人告诉孩子的外婆,外婆不但没有丝毫同情,也不去关心,反而骂道:

“小野种还不是像他的父亲,穷吃饿吃呗!”

大姑、二姑带着自己的子女进入了原来的绣房,那里有许多丫环侍候。她们的孩子被当作龙宝宝、凤宝宝,外公、外婆也去看他们抱他们。他们想吃什么有什么,花生、糖果都不爱吃,还有丫环陪着他们放花炮,到后花园摘花朵。他们在父母的带领下,与达官贵人见面,得到许多红包。可怜三姑和她的孩子却被限制在火房里,不能与任何人见面,什么也得不到。

正中午时刻,洪府升起了七十支烟花,在天空中炸响,震动了整个永州城。周围十几里的地方都能看到艳花听到巨响。洪府内两支乐队同时奏响,锣鼓喧天,悦耳的锁呐吹得格外响亮。祝寿开始了。洪老爷坐在中堂,接受亲朋戚友和子女的祝福。拜寿完毕,宴会开始。大姑、二姑以及她们的丈夫被排上重要的席位那是必然的,就连她们的孩子也排上了坐席,受到人们的尊敬。可怜三姑和她的孩子还在厨房烧火呢。晚上,除了继续摆宴以外,还有大戏班子唱戏。洪家祠堂临时扎起了戏台。大姑、二姑以及她们的丈夫孩子都坐在祠堂里看戏,享受着神仙般的快乐;而三姑和她的孩子还是不能离开厨房半步。

戏演完了,大姑、二姑及其丈夫和子女都被安排在她们原来的闺房里过夜,许多丫环小子来侍候,远来的客人一部分安排在客房里,另一部分用轿子抬着,送往河西的江西会馆。那里的一切招待事项早就联系和安排好的。三姑和她的儿子有如丧家之犬,无人问津。她与儿子俩只好在厨房过夜。十月天气不算太冷,但是晚上还是有些凉意。三姑在灶门口生了一堆火,紧紧地抱住孩子,在火旁瞌睡。

第二天天未亮,三姑含着眼泪背着孩子,偷偷从后门溜走了。三姑边走边想:父母和兄弟都不把她当人看待,只因为她穷。他们都是些嫌贫爱富的人。她决心努力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家园。丈夫早在家门口等着。他看到儿子与妻子都回来了,非常高兴。他将孩子抱回家里。妻子一头栽到床上,大哭起来。丈夫问她为什么,她就将在外家所受的冷遇告诉他。丈夫听了也都哭了。他是个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硬汉,在听了这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诉说之后,竟也流下了眼泪!他们夫妻商量,一定自力更生,发家致富,将孩子培养成有用人才,让人们刮目相看!

从此以后,他们夫妻二人,起早贪黑,辛勤劳动。他们除了在土地上种上水稻以外,还在屋前屋后种上柑桔、桃李和板栗、柿子等。他们还养殖了鸡鸭,在稻田里放鱼。

三姑与丈夫还订立了几条规则来约束自己。第一,凡要做任何事情,必须先要夫妻商量好,分析其必要性和可能性,找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方法。第二,每年春节期间要做出未来一年的规划,显示未来一年的主要工作和达到的目标。第三,一定要勤劳,每天天刚丝丝亮就要起床,决不睡懒觉。第四,无论再忙,对孩子一定要加强关心和教育,决不放任自流。每隔四天休息一天,教孩子识字、读书,或带孩子出去玩耍,并随时教给孩子礼仪和为人处事的能力,让孩子健康成长。

有一次,他们夫妻俩在垦复果园的时候,挖出了一坛金子:里面装着十二根金条,每根重半斤;十对金耳环,重一斤;还有一块金砖,重两斤;还有金钗若干,重一斤。

得了这些宝藏,夫妻俩当然欢喜若狂,但是很快就冷静下来。三姑说:

“这些宝藏不是随便那个人都能得的。今天我们得了宝藏,说明我们有这个福气。这宝藏来之不易,是上天对我们心好和勤劳的奖励。如何恰当使用这些宝藏,是对我们夫妻二人的考验。我们一定要考虑如何发挥这些宝藏应有的价值,决不能走那些骄奢淫逸的人的老路。‘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再多的钱也是不够花的。”

“娘子说得对极了。我们要把这作为发家致富的新的起点。娘子,你觉得怎样安排才算妥当?”丈夫说。

“我看首先拿出三成的钱造一座像样的房子。我估计三成的钱可以造一个比我爹的洪府还好的院落。当然,我们不必按洪府的样式建造,应有我们自己独有的特色。拿出三成的钱来培养自己的儿子,到永州府去请最好的老师教我们的孩子。拿出一成的钱来帮助村里贫穷的乡亲,包括重修祠堂。剩下的三成留作积蓄,以后再做规划。官人,你看这样安排可以吗?”三姑说。

“很好,娘子想得非常周到。”丈夫说。

说干就干。他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祠堂里请全村百姓的客。他们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到祠堂喝酒、吃饭。按照农村的习俗,每桌摆了十二只大碗,酒和饭不加限量,大家吃个够。三姑在宴席上向全村父老宣布:要重修祠堂,将祠堂扩大三倍,并按最好的寺庙装修。全村父老无不叫好。由于有足够的钱,祠堂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重修好了。修好祠堂以后,三姑、朱宏志夫妻俩两次请了全村父老兄弟的客,又让全村男女老少吃了个酒醉饭饱。

祠堂修好后,马上着手造自家院落。朱宏志到永州请了最好的设计师和最好的工匠。全村的百姓都愿意无偿帮忙。但是,三姑不愿无偿占用百姓的劳力,还是按最高价格付给乡亲们工资。除了技术人员之外,所有的小工都由本村人担任。不到一年时间,一座富丽堂皇的院落在七里店诞生了。在院落落成的那一天,全村的百姓都送来贺礼。为了不挫伤乡亲们的热情,三姑对送来的贺礼照收不误。而在宴席上,三姑为全村的人都准备了红包,以作回礼。这实际上对乡亲们的送礼给予了补偿。

院落修好以后,第二年,三姑叫朱宏志去永州请了一个最有名的老师来教儿子。现在,家也大了,许多事情单靠夫妻俩是不行了,于是也请了一些人帮忙。但是,他们不像唯利是图的某些富人那样,而是付给合理的工资,而且来去自由。凡到他们家做事的人都不愿意离开。

七里店离高山寺并不很远,三姑发家的事事早已传到了外家人的耳朵里,洪天宝还派了人去观看过他们新修的院落。由于外家原来对三姑太苛刻、太无情,到这时,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三姑由于受的打击太深,自从她父亲七十大寿以后,就再也没上洪府的门。

为了避免坐吃山空,三姑与丈夫商量,又拿出一成半的钱,另外建了一栋大屋,开了一个“永胜药店”。朱宏志在永州地区寻访到了一名著名的郎中,请他坐诊,又在村里挑选了四名年青的小伙子作为药材采购员和药剂师。三姑在请了郎中和采购员后,并不急于开业。而高价从别的药店,聘请了一位有名的药剂师,对四名小伙子进行培训。培训两个月以后再让他们去采购药材。在一切必要的准备做好以后,“永胜药店”就挂牌开张了。全村的老百姓都来贺喜。永州城里的药店老板也都赶来祝贺。

由于准备充分,请的郎中技术高明,请的助手忠诚,加之三姑和丈夫对病友很和善,管理严密,“永胜药店”的名气,在半年之后就传扬出去了。方圆百来里的地方来“永胜药店”就医的人络绎不绝,三姑家的钱滚滚而来,其时,三姑家的财产,已经大大地超过了洪府。

三姑为了让孩子既能文,又能武,除了继续请名师教儿子读书识礼以外,现在又请了一个拳师教儿子练武。

三年以后,三姑的儿子朱继先,考取了举人,在京为官。在京举行武官考试时,朱继先又夺得了武状元,被朝庭封为“飘骑将军”,镇守西疆。

这时,三姑家的声誉远近闻名了。而洪府自从洪天宝七十寿辰以后,就每况愈下,祸事连连。

就在洪天宝七十一岁那年,他的长子洪小经,因贪赃枉法而被撤职;接着就是他的次子,因无故杀人罪而被拘禁;洪天宝七十二岁那年,突然得了一场不治之症,花了万贯家财也没能诊好,最后也就一命乌呼了。就在洪天宝安葬的那一天,厨房不幸起火,整个的洪府全部化作灰烬。一个红极一时的大家,就在两年之内彻底崩溃了。家中的丫环、小子、佣人都各奔东西,各自逃命去了。家中只留下了三姑的母亲一人,连个安身的地方都没有。她本想到三姑家中去求援,可是一想,原来对三姑、特别是对三姑的丈夫是那样残忍,生怕三姑不认她,立即打消了这个念头。她沿途乞讨,花了整整十天的时间来到了衡阳,找到了大姑和二姑。大姑和二姑看到来了一个老叫化婆,连门都不准进,就像当年洪府不让三姑进门一样。

可怜七十多岁的刘明翠老太婆,就流落在衡阳街头,靠沿门乞讨过日子,晚上就露宿街头,无人问津,凄凄如丧家之犬。有一天她在街上流浪的时候,遇到了一位曾经到过洪府的商人,看到刘老太婆是如此的凄凉,就把她接到家里住了几天。刘老太婆非常感动,也就把家里近年来遇到的不幸,向那位商人诉说了。那位商人说:

“现在这世道,许多人都是嫌贫爱富。你越是富,就越有人捧你,一旦你穷了,谁也看不上你了。俗话说,‘哪有穷的穷到底,哪有富的栽了根’?一个人在富有的时候,还要想到那些穷的,虽然不能给他们多少帮助,最低也不要歧视他们,多少要有点同情心。这样在你一旦遭到灾难时才能获得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刘老太婆被说得低下了头。她心里明白,原来她与丈夫就是个嫌贫爱富的典型。现在她感到后悔极了。她现在无依无靠。想来想去还是到三姑家去一趟。但是,她不敢径直地到三姑家去。她回到了永州。第二天正好是三姑满四十岁。她的当将军的儿子带领一般文武百官回来给母亲拜寿。朱继先发出通告:在母亲四十大寿那一天,凡给母亲祝寿的乡亲,可免交礼物,一律以贵客相待;凡到朱家行乞的人,每人可得银元五块。

三姑生日那天,其热闹场面不亚于洪天宝七十岁大寿的庆典,其规模更加宏大。有几百乞丐齐集在朱家门前。三姑派了三个人专门发放救济金。三姑的母亲也加入到乞丐的行列。乞丐们排着长长的队。刘老太婆来得较晚,开始站在队伍的最后,发钱的人从前头开始,刚发到刘老太婆时,钱发完了。于是她便挤到队伍的最前头,发钱的人从最后发起,等轮到她时,钱刚好发完,她又落了空。于是她便挤到队伍的中间,这时有两个人发钱,分别从两头两脑发起,刚好要到刘老太婆时,钱又发完了。刘老太婆感到太没运气了,气得在地上打滚,嚎啕大哭起来。有人去报告三姑和她的丈夫。三姑叫人为老太婆送去十块钱并一斗米,叫她别哭了。可是刘老太婆还是啼哭不止。后来,在来客中有人认出,这是三姑的母亲。于是他们把这件事告诉了三姑。三姑的丈夫和儿子都知道了。三姑一想起当年父亲七十大寿时她带着儿子去祝寿,而受到的冷遇,心里很是恼火。她当时未表态。儿子就跪在三姑面前,说:

“外婆当年对我们母子俩虽然很是不好,但是她毕竟是我的外婆呀。不念所养,也念所生。没有外婆,就没有您,没有您,也就没有儿。娘,儿求您了,我们还是把外婆接到家里来,好好供养,让她过一个好的晚年。”丈夫也说:

“过去外公、外婆错了,现在我们不能步他们的后尘。就把外婆接回来吧!”

三姑的心本来就蛮善良,听儿子和丈夫这么说,心也就软了。后来三姑、朱宏志、三姑的儿子三个人亲自去接刘老太婆。三姑的儿子跪在刘老太婆的面前说:

“外婆,我是您老的外甥朱继先。外甥来迟了,也不知您老人家来了,就看在不知者不为过上,就请原谅了。”

刘老太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是听错了。可是抬头一看, 女儿、女婿都站在面前。她不由得低下了头。三姑和丈夫都说:

“娘,我们和外甥都来接您到家里去呢!”

    三姑儿子朱继先扶起外婆回家去。回到家里,三姑叫丫环给母亲换衣,然后由外甥搀扶着向宴会厅走去。她被捧上第一把交椅。这时老太婆很不好意思,激动得流下了眼泪。现在,她才后悔过去对三姑太残忍。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