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干子豪的头像

干子豪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11/22
分享

高跷王子

  夕阳,落在了麻石街上,几根浅草,在交错的缝隙中露出了头。袅袅炊烟从古镇中升起,寂静的古镇显得有些冷清。

“娃儿,恰(吃)饭了哩!”一声叫唤打破了这些许冷清。

娃儿抬起头来,向着家的方向赶去。

“明天是故事会,娃儿还没看过吧,明儿带你去看看。”饭桌上,父亲对着娃儿说道。

“不晓得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看了两个人头、几张花脸嘛?”母亲对“故事会”提不起什么兴趣,夹了块肉,就往娃儿碗里送,“娃儿,多恰点肉,明儿元宵。”

父亲听到母亲如此评价,便说道:“那就是你不懂了,这‘故事会’是我们这儿的魂,不能丢了老祖宗留给咱的东西。”

听到父亲如此说,母亲便只好摆摆手作罢。

王娃儿,是湘北古镇的一个小孩儿。这年,他刚从大城市回到小镇,算计着明年在这镇上念小学。父亲是土生土长的古镇人,母亲则是从邻乡嫁过来的。

这古镇,细数起来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平日里冷冷清清,到了元宵便开始热闹了起来。元宵,全镇上下会举行一种神秘的仪式——故事会。这故事会需要全镇上下,齐心协力,一起完成,以“惊、奇、险、彩”为主,各种历史人物结合着“高难度”的动作,敲锣打鼓,倒也算得上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隔日,元宵。

母亲早早地起了床,王娃儿也换上了新衣裳。和父亲各喝一碗甜酒,便大手拉着小手,一起出了门,只留母亲在屋里做饭。

山高高,水长长,沿着江儿到湘北,湘北娃,湘北娃,一心馋念甜酒香。甜酒也是古镇人不可缺少的东西,很早以前镇上的人就酿起了甜酒,不知道多少古镇人都是喝着甜酒长大的。

父亲带着王娃儿来到了正街上,王娃儿一眼就瞅见了空中“飘”着一个高高的人。王娃儿拉着父亲的手,着急地说:“爸爸,爸爸,你看天上飘着一个人哩。”

父亲一看,摸了摸王娃儿的头,笑呵呵地说:“傻娃子,那是高跷,你看那人,踩在俩杆子上,把自己撑了起来。那人是咱镇上的高跷王,踩了五米高,你看着,等一下,还会有新法子哩。”

王娃儿紧张地盯着那人,只见他手里突然变出一把扇,一边大摇大摆地走着一边呼呼扇风,那自豪的表情,好不得意,街上的人一片喝彩。那人听见喝彩声,举起手,将两根手指叠成一个哨,放在嘴里便响了起来,街上的人更加兴奋了。他得意地从人群中跨过,稳稳地走远了。

“娃儿,好看吧。这千年的东西都传承下来了,你长大以后不要忘记了自己的根在哪,不要丢了自己的魂。”

王娃儿望着远去的背影,听着人群的喝彩与父亲的声音,心中倒也升起了一股羡慕之意。王娃儿趴在父亲的身上,没说了话。

回到家后,母亲已把晚饭做好,也没询问今天的情况,倒是王娃儿先开了口。

“我想去学踩高跷。”母亲听到王娃儿这样说,一下蹦了起来。“什么?学高跷?那玩意儿有什么用,现在这个社会需要的是科学与知识。我不同意,我不同意。”母亲把碗一甩,狠狠地瞪了父亲一眼。

父亲低着头,一言不发。

“我想成为高跷王子,我也想被别人喝彩。”王娃儿委屈地看着母亲,母亲却不看他,只是瞪着父亲,好似一切源头都是父亲惹来的。

“让他去学吧,这东西总要有人传下去。”父亲放下了碗,开口对母亲说。

母亲一听,不再说什么,扭头就回了房。

父亲起身,拍了拍王娃儿的肩膀,也回了房间。

这一夜,谁也不知道父亲和母亲说了些什么,只知道第二天,父亲带着他去见了故事会的老师傅。

“就是这娃儿想学高跷?”老师傅眯起了眼,摸着胡子问父亲。

“对,我想学,我想成为高跷王子。”王娃儿抢着回答道。老师傅一听,把身子往后一仰,哈哈大笑起来,“娃儿娃儿,人儿不大,志向不小嘛”。

王娃儿听到后害羞地低下了头,父亲也附和着说道:“这娃就是想来学高跷,您看看,收不收。”

“收收收,我看这娃儿,必然会干出番大事来。”老师傅眯着眼,盯着王娃儿。

王娃儿,成了古镇的一分子。

每天,王娃儿除了上学,就是跟着高跷王学高跷。高跷王,是老师傅的徒弟,老师傅总是在院子里面看着他们,一大一小。高跷王踩着高高的杆子,而王娃儿,只敢远远地看着他,满眼羡慕。

“王娃,快去,踩上去。”老师傅拿着棍子催王娃儿赶紧踩上高跷,王娃儿却站在原地不敢动。

“师傅……我……不敢……怕疼……”王娃儿怂了,摔了几次之后,倒也没了之前要当“高跷王子”的雄心。

“不敢?不敢你怎么去当你的高跷王子?上去都不敢,你就只能待在地上,永远待在地上望着他!”老师傅有些生气,拿着棍子指了指高跷王说道。

王娃儿听到这,忍着心中的恐惧,踩上高跷。他扶着墙壁望着老师傅,不敢动弹。

“走,向前走。”老师傅板着脸,对王娃儿说道。高跷王望着王娃儿,想说什么却说不出口。

王娃儿还是不敢动弹。

“王娃,你明天不用来了。”

老师傅叹了一口气,往屋子里走去。

回家的路上,高跷王拉住了王娃儿,他们一起去了江边。

晚风吹碎了夕阳的影子,也吹碎了王娃儿的高跷梦。这么久以来,高跷王第一次拉着王娃儿聊天。

“你为什么会怕呢?”高跷王对王娃儿说。

“我……摔了……疼,又不能像你一样……稳,当个……王子。”王娃儿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委屈地对高跷王说。

“没有人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你想当王子,就要不断地摔,只有摔多了,才能成功站起来。”高跷王望着王娃儿说。

“师傅老了,再过几年可能我也不能踩这么高的高跷了。师傅怕再过几年,故事会就办不下去了。”高跷王有些着急地说。

“可是我,真的不会……”王娃儿有些难受,他还是害怕摔倒,还是害怕站得越高,摔得越疼。

“师傅不教你,以后我教你。我就是你的师傅。师傅教会了我,那就应该由我来教会你,以后等我成了老师傅,你也要教你的徒弟。上千年来,就是一代人传给一代人,故事会才能传下来。你不要忘记自己的梦想,你也一定可以成为高跷王子。”高跷王望着平静的湖面说。

王娃儿看了看高跷王,夕阳照在他的身上,他也在闪闪发光。王娃儿感动了,也坚定自己的信心。

“好,我要成为你。”

高跷王拍了拍王娃儿的肩膀,对他说:“我相信你。”

柳树长出了新芽,湖面的晚霞也恢复了最初的模样,温暖的春天,到来了。

回到家后,母亲见着了王娃儿,问:“咋不学了?老师傅不要你啦?好好学习吧。”

“不,我还要学,我有师傅。我要成为高跷王子。”王娃儿对母亲说道。

“你没有了师傅,怎么学高跷?怎么当高跷王子?”母亲皱着眉头问。

“老师说过,一代人传承一代人,我一定可以成为高跷王子的。”王娃儿坚定地望着母亲。

母亲不再多言,父亲也微笑望着王娃儿,他相信自己的儿子。

第二天,王娃儿还是回到了老师傅的院子里,老师傅没有理会他,高跷王带着他开始踩起了高跷。

“一、二、三,来,慢慢向前走。”王娃儿抓着支撑杆,慢慢向前走了起来。老师傅在远处默默看着,“嘭”的一声,王娃儿又摔了。老师傅转过了身去,高跷王的心也揪住了。

“没事,我再来。”王娃儿咬着牙,颤颤巍巍站了起来。老师傅转过身,眼眶里含着热泪,高跷王也激动地拉住王娃儿,扶着他站了起来。

摔倒,又站起,摔倒,再站起。春去秋来,不知不觉王娃儿也长成大娃儿了,高跷王也要换人了。这些年,故事会因为各种原因停办又开办,开办又停办。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时候,省里来了通知,宣布故事会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故事会的春天来了,王娃儿的春天也来了。

第一次非遗展出,是王娃儿踩的高跷。在开始前,高跷王和王娃儿强调了很多事情,让他放轻松,不要紧张。王娃儿还是紧张,害怕自己搞砸。老师傅穿过人群,走到王娃儿面前,“娃儿,别紧张,相信自己,你就是高跷王子”。老师傅拍了拍王娃儿的肩膀,消失在了人群当中。

王娃儿心情平复了很多,他知道,今天他就要成为真正的高跷王子了。

故事会开始了,街上人山人海,各地来的记者、观众、领导,都要来目睹一下这位“高跷王子”。王娃儿想起了多年前第一次看到高跷王的模样,今天,他终于也站在了他的高度,他向前走着,吹响了自己的口哨……

这天,母亲来了。这些年来,母亲心底一直都放不下的,直到这一刻,她看到了儿子,成为真正的高跷王子,她落下眼泪。

这天,父亲来了。这些年来,父亲一直在支持王娃儿,他相信自己的儿子,也相信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那天晚上他和王娃儿母亲谈了很久,最后决定支持儿子的梦想。

这天,高跷王和老师傅都来了。这些年来,他们也曾迷茫过,他们也不知道这种文化还能传承多久,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守住古镇的魂。但是在今天,他们知道,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的“王娃儿”了。

在人山人海的人群中,一个小男孩,指着王娃儿,对父亲说:“爸爸,爸爸,你看,天上站着一个人。”

“傻孩子,那是高跷,那个人是我们镇上的高跷王子……”


(《高跷王子》,首发于《中国青年作家报》2023年11月21日 212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