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湘江往北走,你会看到一条江,这条江是湘北文化的发源地,人们都叫它“汨罗江”(位于湖南省),江的对岸,屹立着一座千年的古镇,当地的老人告诉我,这座古镇叫作长乐,取自长久安乐之意。
这座位于汨罗江畔的古镇就像一位老者,饱经风霜,历尽艰辛,依旧默默地守护着每一个长乐人。
长乐的南门,叫“回龙门”,相传当年屈原投江之后,当地的百姓为打捞屈原的尸体,乘坐龙舟从汨罗江上游一直打捞至此便掉转回头,所以故称“回龙门”。手指轻轻地拂过这座古老的建筑,厚重的纹理摩擦着我的掌心,我感受到古镇流逝的时光在指尖缓缓流淌,转眼间又消失不见。我想这或许就是古老吧,是岁月的遗迹吧,比不上城市光影所带来的转瞬间的震撼,却有着一种怡然自得的气质,如一杯好茶,需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其中的妙处。
我踏上麻石街,两旁的小楼相连,大红灯笼在微风的拨弄下轻轻摇曳,叫卖声、鸟鸣声、敲锣声、打铁声……各种声音组成了一曲“岁月”的交响乐。一块块麻石,相互衔接,构成了这座古镇的主干道,新生的浅草从缝中不断往上蓬勃生长着,争先恐后地吮吸着新鲜的空气。
继续向前走,一栋庞大的古建筑出现在了我的视野,我走近一看,“故事公”三个字映入我的眼帘。我推开厚重的大门,五彩斑斓的“戏服”登上了舞台,“故事公”的主人是一位“非遗传承人”,他告诉我,“故事公”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抬搁故事会的举办场地,每逢元宵,长乐人民都会集聚于此,上演一出“精彩好戏”。故事会源于隋唐,盛于明清,由闹花灯演变而来,它是一项民间艺术,将高跷、故事、舞龙、花灯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在一起,构成长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祈祷。2006年,长乐故事会被选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2011年,长乐故事会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故事公”的主人告诉我,这里的主人换了一代又一代,长乐人也换了一代又一代,不变的是这种传承,不变的是长乐人对传统文化的信心,正是因为这种信心与传承,长乐古镇、长乐故事会才能保存至今。
夜色渐浓,古镇升起袅袅炊烟,像是在诉说着千年的历史,华灯初上,汨罗江荡漾着古镇的倒影。当地的老人告诉我,离开之前,一定要再品尝一下长乐的特产——长乐甜酒。相传,乾隆皇帝当初下江南的时候途经长乐,喝了一碗当地的甜酒,一时间龙颜大悦,便挥手写下四个大字——“长乐甜酒”,自此,长乐甜酒声名鹊起。长乐甜酒有美颜、驱寒、活血等功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长乐人也开始酿起了甜酒,钱包渐渐地鼓了起来,生活也渐渐地富了起来。长乐甜酒远销海外,成为了长乐的代名词。一杯甜酒顺着食道,滑入胃中,一股暖流便蔓延开来,成为了冬天的“保暖神器”。
离开时,我回头望了望这座古镇。暮色中,古镇的每一座建筑都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我想,在一代又一代传承下,长乐古镇和长乐故事会必然也会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芒吧。
(《走进长乐》,首发于《学习强国》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