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什刹海
(三篇)
之一:后海篇
相对于北京城的什刹海人们都不是很陌生,仔细想一下到底什刹海说的是哪个地方,包括哪些个片区,仔细想想还是很有意思的。其实从古到今什刹海也写作”,历史中什刹海的四周原本一共有十座佛寺,才有人称其为”,古时候对于佛寺一般称为”,十座古刹组成的地方被称为”也不足为奇,故称其为”也是有道理的。明代开始甚至可以追溯到元明时期,什刹海这个地方都是住在北京城里的人们游乐消夏之场所,同时地处北京四九城之中心,被人们誉为燕京胜景之一。
民国之后什刹海景区的不少古建筑,还有一些古建筑群,在北京的城市建设发展史上特别是政治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十分举足轻重的或政治或历史地位。在现代的北京城,什刹海地区位于北京市的市中心城区,属于西城区管辖范围,毗邻北京城中轴线故宫建筑群。什刹海景区拥有北京城内的水域面积”膀爷“趴活儿“膀爷“膀爷”膀爷”膀爷”膀爷”膀爷”膀爷2000年的时候,成为了北京市委批准的“断头19世纪的之前,这里远离主城区,在老北京四九城内水质是最好的,至今还保留着冰窖胡同,所谓的冰窖胡同,其实在过去就在后海这边,每到冬天就有许多的采冰师傅从后海里边将结的厚厚的冰从后海中捞出,放在冰窖胡同这边的地下冰窖中以备夏天故宫内的皇家用冰。
冰窖胡同的冰其实很卫生,记得小时候曾经也吃过冰窖胡同里边的刨冰薄荷水,听老师傅讲他们刨冰所使用的并都是冬天从后海中捞出来的,近些年在到后海吃个刨冰已经见不到那种刨冰了,最多是从冰厂拉回来的用自来水做的冰,或者从冰箱直接拿出来的人工刨冰,没有了那种原始的清香,虽然记忆还在,却少了童年的那种味道。
童年的记忆是非常单纯的,那个时候家里人在这边做生意,很少有人陪,枯燥的童年生活只有在寒暑假的时候到什刹海这边找小伙伴们玩,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出来玩大人们也就很少再担心了。虽然什刹海这边经常都是人挤人,可是早晨和傍晚的时候这里就显得清静许多了,特别是每逢春节前后,游客们少了、小商小贩们都回家过农历新年,就显得更加清静了。夏天傍晚,我们驾着小船到后海里边摘莲蓬,听着岸上的蝉鸣,摘了莲蓬用红领巾包起来拿回家让妈妈熬冰糖莲子银耳羹,到处是一片欢声笑语。冬天的时候,特别是春节前后向家里人要了点钱或者一年来积攒下来的零花钱,一股脑地拿出来显摆一番,在后海这边买几样玩具或者几个二踢脚,顽皮的寒假生活就这样慢慢开始了。这里的玩具特别多,那个时候也不算很贵,小伙伴们基本都买得起,也有买不起的,这样富裕点儿孩子的就会主动送上一两件。
记得小时候的钟鼓楼是对外开放的,几个小伙伴爬上钟鼓楼,把手里边的炮仗趁没有人的时候往下扔,当炮仗下落到钟鼓楼半腰的时候爆炸,那声音能传得很远很远,后来钟鼓楼封了我们就在后海边的石基上燃放二踢脚,在冰面上滑冰,童年的生活虽然很淘气、招人嫌却也快乐。
沿着烟袋斜街往里边走,眼前就会出现一个银锭状的单孔石桥,这座桥是老北京最早的石桥之一,那个时候什刹海这边周围高楼不多,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如果站在银锭桥上往西北方向放眼望去,可以很亲切的观赏到西山的美景。小时候这边有几个说书先生到了九十年代初说书先生到白天都不出摊了,然后就是带磁带的大录音机,然后周边的店铺为了招揽生意都用上了大录音机,小时候也听到过“全聚德“全聚德250年,东汉三国时属古幽州城外重要水道,上游来自灅水,时过境迁至元代由玉泉山水系注入,成为京杭大运河最北端宽阔水域,元大都内大水泊)〝 一片汪洋如海,所以也叫海子,舟楫繁忙,岸边芰荷凫鸥成群。〞此地的”是前海、后海、和西海的总称,根据这句记载的描写可以推断出前海其实是和现在的北海公园一体的,是一片很广阔的水域,在这片水域中生活的人们其实是很少的。
记忆中的前海是人们晨练最佳之处,由于受什刹海体校的影响,每天早晨都会有许多人在这里练习武术,年龄大大爷大妈练习太极拳的动作可谓是十分的标准,可是这几年因为北京这边受雾霾天的影响很少见到有人再来练习武术了。在前海的东岸,每天也能见到几个打羽毛球的,现如今也没有过去那种热闹的气氛了,偶尔遇到几位一起晨练的人们,可是小时候的那种感觉却永远找不回来了。小时候特别是夏天,前海东岸有好几个卖汽水、冰棍儿的流动摊位,晨练结束人们就会围在一起喝个汽水、吃个冰棍儿,满身心的惬意,可是现在,不但很少人来这里晨练,而且前海东岸的商铺也是朝九晚五营业。
现在,前海早晨的一片寂静和晚上的灯火通明,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城市夜景和特征,把人们一下子从早晨的宁静、白天的忙碌拉回到夜晚的柔情。前海的夏天除了水面上的一两片几百平米的荷花之外,就剩下潮湿中的炎热了,夏天这里不再是记忆中的杨柳迎风、垂柳妩媚那种景象了,记忆中的前海虽然有小商小贩的叫卖之声可也有人们热闹的身影,特别是在春天的早晨,记忆中这一带时常会大雾弥漫,可是现在这种人间仙境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在意识中已经走得很远很远。
潜意识中很怀念童年时的前海,前海两岸”字形的两条路上书写着我的童年,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玩,但是前海不同后海,前海只是在春节前后常去的地方,后海花钱前海学艺,这是印象中的典型记忆。如果前海再和北海公园联系起来就更加有意义了,从北海公园北门出来往北走过地下通道,那个写着荷花市场的牌坊就可以认为是前海南门了,毕竟前海很小无法和北海公园相媲美。可是前海的自然归属性没有太多的人工修饰,就保证了前海的自然意义,如果前海和北海进行细致的对比,北海就像盆栽而后海就像野花,野花有野花的芬芳盆栽有盆栽的气质,两各有所长难以分出高低,只是北海的人文艺术较多,而前海的人文艺术之地较少罢了。“三官大殿“敕建火德真君庙“敕建火德真君庙“三官大殿“敕建火德真君庙“火神“敕建火德真君庙632年),元代至正六年)、明万历三十三年),清乾隆二十四年)都有重修记录。地处前海东侧坐北朝南三进院落,火神庙的山门东向开在庙的东南角上,山门对面便是地安门外大街。山门内外原各有一座牌楼,牌楼在早些年就已经毁了,留下的山门为歇山顶面阔一间黄琉璃瓦绿剪边,山门内原有钟楼、鼓楼。逢年过节这里还是香客聚集的地方,同时也是我国道教祭祀”的道场。进山门向西穿过配殿(已毁现有遗迹),进入南北向的院落,南面的倒座房是隆恩殿,面阔三间,歇山顶,供奉隆恩真君王灵官。北面正殿是火祖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前出抱厦供奉火神(南方火德荧惑星君),西面则为一配殿。前些年火神庙修缮完毕对外向观众开放,观众入场需花十元钱购买入场香花券,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经常溜进去玩,在里边捉蛐蛐斗蝈蝈,满满的童年记忆伴随着我度过了这么多年。
前海这个地方还有一个叫做”的店铺,对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来说,来到什刹海有三个必做的事:滑冰、绣蜜、碴架。前一个词滑冰我想大家很容易理解,但是后两个要不是生活在北方的人就少有人知了。滑冰,对于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有着一种独特的情怀。北京滑冰的辉煌期在80年代,几乎每个北京家庭都有一双或几双冰鞋,那时也是什刹海冰场最辉煌的时期,一到冬季每天涌上几千人在此一绣技艺。滑冰的人多了,冰刀钝了自然而然就需要磨冰刀,在前海这个地方就隐藏着一位人称”的绝世高人,他磨冰刀磨了“北京冰刀王“冰刀王“谈恋爱“绣蜜“流氓罪“绣个蜜“绣蜜“寻恤滋事 当走到西海岸上的山径尽头处,前可俯瞰西海湖泊全景,后可入汇通祠内参观。汇通祠旧称法华寺又称镇水观音庵,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位于西海西北方的小岛上,清乾隆二十六年(“一座湖亭倚大堤,两边水自别高低。片时济胜浮烟舫,春树人家望转迷。”从这两首诗中就可以足见汇通祠的景色是多么的迷人。
汇通祠坐北朝南山门一间,歇山调大脊筒瓦顶,石券门、棋盘大门两扇,前殿三间,硬山调大脊、筒瓦顶、配房东西各三间、硬山调瓦顶。后楼面阔三间,二层楼前出轩,硬山调大脊、筒瓦顶,出轩部分为悬山箍头脊四檩卷棚,配殿东西各三间,硬山调大脊筒瓦顶,匾曰”,”。如果从汇通祠出来,再看西海,心绪也带上了一丝感慨之意,今日西海着实来之不易。下山来到水边,落脚处是大片荷花直面相迎,荷的品种颇多,白洋淀红莲、西湖红莲、小舞妃等簇拥一处,各有各的风情,风吹草动清香扑鼻景色宜人,此时不止是荷花那么单调,而且水边还长着芦苇、再力花、水葱、菖蒲等等不下几十种野花野草,它们合在一起将西海的水围抱起来,此刻就会将人围在一种美不胜收的人间仙境之中而忘却回去的路,只得远远望见那粼粼水光,此刻更不要害怕迷路,因为只要走下去就是北海。
那些花草别的不说,几十种颜色还是有的,因为为了人性化,就在西海的东南沿路上,公园的工作人员就种了大半圈儿的花花草草。但是野花野草还不是这里的主角,在这里引进的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再力花才是真正的重点。再力花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叶子呈卵状披针形,从中抽出一支长茎,顶端有叶鞘,紫色花序脱离叶鞘迎风绽放,豆粒大小的花儿清新烂漫惹人爱怜,若是仔细欣赏还能看见上边覆盖着的白色的粉末,显得其中的花苞毛茸茸的。再力花原产在美国南部和墨西哥的热带地区,属于真正嫁到了中国的花种,再力花适生区域包括:中国暖温带湿润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暖温带半干旱地区、北亚热带湿润区、中亚热带湿润区、南亚热带湿润区、边缘热带湿润区、中热带湿润区、赤道热带湿润区和高原亚热带地区。而再力花能够在西海湿地这样的北京市中心那么繁茂的生长,就足以说明西海湿地是一个非常潮湿的地方。
再力花独有的美丽外表,其叶、花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植株一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翠绿而充满生机,并且花期长,花和花茎形态优雅飘逸,她株形美观洒脱,是水景绿化中的上品花卉。当她嫁入中国国的时候,本来是当成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挺水花卉而种植的,谁知在西海湿地这边却得到了极其适应的生长环境。在这里种植其实还有一个作用,由于再力花还有净化水质的作用,而西海湿地处于市中心就需要这样的植物来净化水质,所以两全其美,便成就了这一片的水边绿色。当目光盯着再力花一直往前走,一区比一区开得还要艳丽的时候,不觉间就绕了半圈。可是这个时候你就会发觉,在西北沿的一个角落,西海湿地这里的水并不简单,夏天的时候堤上柳树倒映在水面,倒影却更为青翠,在水底沉水植物狐尾藻的衬托下,两者随着水波共同晃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碧水蓝天,从内心便有了一番非常耐人寻味的意趣在其间。
写于:2020年庚子2月2日 东直门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