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天桥,一个能够让人在欢声笑语中突然泪崩的地方,一个能让九尺男儿不得不为生计而下跪的地方,当然也是一个曾经米比命贵的地方。听老辈人讲,老北京天桥在很久以前就非常出名,这里云聚着北京四九城最底层的民间艺人,在这里每天都有许多人凭自己的小本事混口饭吃。历史长河中的老北京天桥,说起那些长期混迹在这里的民间艺人,那就不得不说老北京的三教九流,那些耍把式卖艺、撂跤扛大个、砖泥瓦匠的老百姓,他们也都在这里不辞辛劳的靠着手艺混饭吃。其实,经过翻阅不少有关老北京天桥的资料,也没找到她的真实模样,更没有发现有关她的确切记载,最后也仅仅是从年长者的口述中得出了些有关天桥的大致样子。但从地理位置、相关资料、历史记载进行推算,老北京的这座天桥应该是在出了北京内城午门不远的地方,是和现在的故宫博物院应该在一条线上,这条线把老北京城简单地分为了东城和西城。也有人说,老北京天桥的位置也就是如今北京市天桥地铁站的位置,可是这仅凭口述无文字记载的一座桥,如今却无处考证。毕竟北京天桥的大名在老北京四九城内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这座曾经架设在龙须沟上的老北京天桥名气之大,并非得益于这座桥的建筑艺术,而完全得益于这一带的风土人情,以及特殊的人文色彩,当然,老北京天桥也是北京人心中的一座永远抹不去的桥,这座桥有悲有喜、有血有泪。
通过对那些老北京天桥艺人的了解,加上曾经对北京天桥做过考证的学者讲述,还有从金鱼池、龙须沟一带住户那里的老住户口中得知,老北京天桥在建国初期也就是龙须沟大改造的时候,还能瞧见老北京天桥一点蛛丝马迹。解放后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为了解决北京南城居民的人居环境,为进一步彻底改造龙须沟以往脏乱差的现状,按照“明沟改暗道”的指示精神,老北京天桥也便失去了这座架设在排水沟上的应用价值,自然亦属于被改造的对象。这么,在上级的号召下、在老百姓的共同努力下,龙须沟这条“臭名昭著”的明沟大部分,也就变成了地下排水暗道,老北京天桥这座承载许多人命运的的物理桥梁,也便失去了她的存在意义,毕竟上下桥总没有平坦大道走着舒坦。说到这里,也许会有人会问:那么既是被老百姓成为天桥,会不会是天子走过的桥呢?答案是肯定的,但这也仅仅是老北京天桥的一个故事。
毕竟北京城在我国古代是一座千年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里出现过不少王侯将相,同时现如今的北京城也是辽、金、元、明、清五朝都城所在地,而天桥的位置正处在老北京内城边缘而紧挨着南城的地方。古代的时候天桥这里人员结构复杂,又有龙须沟等沟渠在南城边交错,皇帝每次从南城出城也都会从这经过,在特殊的年月里,皇帝和王公大臣们出行也都必经此处,所以老北京天桥这个地方穷讲究也特别多,比如:龙车玉辇、青布帷幄等等。而天桥这个地方属于北京南城,在这一带居住的都是些穷苦人家,很少有大富大贵之家,每当皇帝从南城出行又要经过这一带时,建在龙须沟上的天桥便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其实,龙须沟也只不过是位于外护城河之内的排水沟,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垃圾、废水、废料只要是不能换钱的东西,也基本上都会扔到这条沟中。而天桥恰是建在这沟上相对较大一点的桥,天桥位于北京中轴线上,且是天子走动的地方,才故名为“天桥”也是有道理的,只不过老百姓心中的天桥却存在着多重含义。
天桥之所以出名,完全可以归结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特别是明清时期这里居住的大多是穷人,他们以体力劳动和手工业为生,从运河到内城的粮食也基本从护城河码头这里卸下,然后通过人挑肩扛送到内城,而天桥是这些人从外城到内城的必经之路。许多人也都会在天桥下驻足休息,自然也就热闹起来了,所以但是在这一带生活的老百姓,就把天桥顺口叫了起来,甚至天桥这个名字在许多人口中要比紫禁城还要响亮。老百姓对紫禁城是陌生的,虽天桥距离内城午门距离很近,距离紫禁城也很近,可是大多数人却没有进去过紫禁城,而天桥却是他们经常来往的地方。我国古代,生活在老北京四九城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只要提及天桥这个地方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们都认识天桥这个地方,也知道口中的粮食大多是从天桥这个地方得来的。
老北京的天桥聚集着不同类别的人们,许多人也都是靠着自己勤劳双手的在这一带讨生活,那个时候这里聚集着北京城各种轻工业制品的能工巧匠,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手艺提高到更高水平。这么一来天津卫、保定府、北京城乃至全国各地,那些大大小小的手工业者也都回来这里拜师学艺,当然那些三教九流或者不入流的混混,也都会在这一带吃吃喝喝欺负个老实人,一来二往老北京天桥也变更加的有了名气。如果说最给老北京争脸的还要数在天桥这一带讨生活的跤师,因为老北京的天桥白天的时候人来人往很是热闹,自然人多的地方看热闹的也就会多,南城墙下天桥旁边的几个跤场,也就多了不少来这里争名声的摔跤者,当然也流传着: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
天桥跤场在那个时候只要曾经到过北京南城的人们都会有所耳闻,当然云集全国各种摔跤把式的跤师都在这里讨生活,从他们的行内规矩也便多了些可观赏性,要不然像保定府快摔跤法,人还没挨着就已经被判了输赢,这样那些跤师还怎么去收徒弟挣观众们的钱混饭吃呢。其实,天桥跤场在那个时候也有不少讲究,每天也都会碰到几个因生计所迫,不得不登台表演的跤师,同时也有不少的武术大师,像我国近代武术宗师董海川、杨露禅、杜心武、孙禄堂等等,也都曾经在天桥这个地方打过擂台漏过手。由于天桥的名气大,加上干苦力被压迫的劳苦大众较多,自然而然就与老百姓走得近了些,相反天桥不像紫禁城那样看着很近实则遥不可攀,虽然天桥就在紫禁城下,而天桥是那么的亲民,紫禁城却又那么不把人当人。
天桥这个地方有很多故事,也许每天都会出现许多新鲜事,在那个等级制森严的封建皇帝统治下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民,他们的命运却很是凄惨,可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乐趣,每天也过着不一样的生活。由于天桥这个地方紧邻紫禁城,许多达官贵人也很喜欢从穷人身上找乐子,或许老百姓在看跤的时候说了几句不吉利的话第二天脑袋就得“搬家”。曾经的天桥聚集着不少干苦力拉大车的穷人,自然做小买卖的小商小贩自然也就不少,现在对天桥的具体位置进行考证却无从下手,不少学者针对天桥位置也曾经做过学术调研,可是最终的结论也都无疾而终。从目前的资料来看,也许是因为龙须沟的缘故,因为龙须沟源自虎坊桥、流经天桥和金鱼池、然后注入永定门外护城河,而龙须沟却属于当时老北京城内的重要排水沟,如今在北京市地图上已经找寻不到龙须沟的身影,龙须沟早已经跟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时代发展,被时间的车轮“埋入”了地下,所留下来的也仅仅是当时比较有名气的几个地名罢了。就是这些个被老百姓辈辈相传的地名,造就了北京城所独有的文化气息,像:水碓子、积水潭等等,这些地名的发音在字典中是找不到的,也只有到了北京城听到了人们对这些地名的称呼,才会恍然大悟,这些独特的带有历史气韵的地名,也只有那些被封建帝制压迫的人们才能说的出来。
北京的地名听起来很上口也很温柔,因为这里蕴藏着许多文化气息,这种文化是不能从四书五经中得到的,也只有这种文化才可以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由于天桥的特殊地理位置,在这里原本有一座桥,这座桥的名字就叫天桥,可经过时间推移当初这座建在排污沟渠上的桥,不但方便了皇帝出行也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而今桥虽然没了但是在人们的心中这座桥就永远的留了下来,成为了现在北京市的重要地名。天桥就像人一样,她的生活环境是那样的恶劣,每天还要担惊受怕,却又那么忍辱负重的生活着,为了老百姓更好的生活,这座桥每天就要承载着多数人的生活。天桥经受不住时间车轮疯狂碾压,也扛不住时代洪流的惊涛骇浪,可是天桥这个名字人们会永远的记住他,因为他曾经承载过许多人的梦想和希望,就像那些出现在大路上的人名一样,虽然只是在一个人的名字后面增加了一个“路”,这种传承却也是一种美得,也是对曾经匆匆过往的怀念。
如果认为这座桥是以天子而命名的桥也不为过,毕竟她紧邻紫禁城,天子出宫到民间体察民情需经过这座桥,故而称其为天子之桥也不无道理;如果把这座桥朝另一个角度去想像,出午门外朝此桥去,也许还可以理解为“升天”之桥,因为“天子脚下无小事”稍不留神就被杀头,说成“升天”的桥也不为过;或者理解成架设在龙须沟上,在人们站在地面上去看这座桥的时候,这座桥就在天上,这么去理解天桥也是有道理的。如此这么理解,不禁感叹旧时代老百姓的智慧,仔细去想这座天桥,也许还有另外多重意思,心里也可谓五味杂陈,当初地下党在天桥这个地方被国民党特务抓捕的也不是少数,同时这里也是全北京被抓地下党人数相对较多的地方之一,因为天桥这个地方在那个时候也是穷人的天堂,而天桥是不想留下汉奸这个的骂名的,这么着“天桥”也只好舍生取义。现而今这座桥虽然没有了,可是在老百姓的心中,老北京天桥一直是不能被诋毁的,因为这座桥曾经承载过许多人的命运,也赋予了不少人新的生活希望,老北京天桥就像人们心中的那种信仰,她一直深埋在老百姓的心中,因为这里曾经生活过社会上最底层的人们,正因为天桥这种能够激发人们生存欲望的力量,老百姓才会怀念她纪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