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塞墩,用一帧月解锁生存的密码
黄梅县龙感湖西畔的塞墩。属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已有6000年历史,出土坑穴18座,墓葬18座,整残器物900多件。
一
滚滚长江,携生命的奥秘从遥远的唐古拉山奔流而至。
在“吴头楚尾”摆脱两岸山地约束,滔滔江水在冲积扇上以分汊水系形式漫流,东流至扇前洼地潴汇而成彭蠡古泽。
古泽萎缩,彭蠡之名湮没。六朝时,以雷池,雷水著称。
绕蔡山而过的江水,在黄梅南部龙感湖至宿松一带,经过不断冲积变迁,平原土地日趋扩大。岁月荏苒,一条江堤结束了十年九涝的悲苦。堤内大量沙物沉积,湖面逐渐缩小,陆地下沉。
泥沙的不断阻塞、淤积。塞墩,因此而得名。
而他们则从山海经里走出,头枕一袭月光,在这里睡成一幕幕沧桑的岩画。
塞墩先民,携着前世的生存密码在此静默。等待后人用详实的科学考证其鲜明的生活印迹。
月缺月又圆。这一等,就是六千年。
二
出土的骨骸中有梅花鹿、亚洲象、鳖、龟、牛、家猪、狗、獐、鱼等动物。
透过残破的骨骼,想象着远古先民在此地胼手胝足,繁衍生息。
月明。林空。鹿饮清溪。蹄印贩卖行踪。藤蔓催眠鸟鸣。
潜藏的先民,阔叶掩身,磨竹为枪。一杆飞标从密林中迅驰而出,扎入鹿的颈项。小鹿仰卧,嗷嗷叫唤,四肢挣扎。先民摸了摸削瘦的脸庞,露出得意的笑容,融融月色晕染了一排黄牙。 蹲守一天,正饥肠辘辘。
湖水清澈,细浪绵绵。青色的大鱼,摇头摆尾,徜徉着冬日的暖阳。苇芦隐隐,杀气腾腾。一块石头从天而降,猛砸鱼头。激起的水花惊起了一滩鸥鹭。月光明亮。香滋滋的烤鱼气息,弥漫在塞墩上空。
森林。平原。沼泽。湖泊。狩猎。训养。先民的身影处处闪现。
而那些体型庞大的亚洲象,他们又是怎么捕获的呢? 先民的智慧,我们如何揆测?
三
水枯滩露。迷航的舟船在塞墩停靠。
赤脚的渔民,被破碎的陶片划伤脚板,刺刺的疼。渔民抛出陶片,骂咧了一句,在水面激起一串水漂……
陶片褐色。纹络粗糙。荡漾的水波惊扰了月的清眠。
红泥。沙粒。草末。蚌壳碎。谷壳。羼和料从先民手中摔出,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柔软。细腻。揉搓。压扁。塑形。金色的羽毛蘸着涂料在上面行云流水。新月纹。凹旋纹。连线纹。小窝纹。粗糙的大手灵巧的勾勒着精巧的图案。一只圆唇、鼓腹、圜底的三足陶鼎在熊熊烈火中脱胎而出。
荷耒松土,推耜耕种 。袅袅炊烟挟裹着植物的味息从四柱苇棚里缓缓升起。
夜暮四合,弦月如钩。
捻鹿筋为绳,用石斧打磨一串贝壳项链。趁月圆送给心仪的姑娘。眉眼盈盈,月色暧昧。
湖边的香蒲,抱棰而立。原始的生命在悸动。
四
砍来松枝,燃起篝火。月蚀。潮涨。
一场声势浩大的祭祀需要进行。先民诚惶诚恐。
猪首。羊首。以绿草为铺垫,淋上鲜血。
头戴五色羽毛,腰围兽皮的首领,神色凝重。左手执杖,右手托玦。玉玦形环,色淡黄。如满月。
潮水翻涌,大地抖动。无尽的浪涛向北。月亮一寸寸缺失。
惊慌失措的先民挖土刨坑,在里面摆设着贮藏已久的各色鹅卵石。猪首。蛇身。鹿角。牛耳。羊须。鹰爪。鱼鳞。他们祈求祖先和神灵的屁佑,血脉延绵,生生不息。
趁火势正旺,扔进龟板、陶器、骨头、石皿。神秘的咒语在湖畔响起。织水为绡,滴水为珠。
月色沦陷。至暗降临。虔诚叩拜的先民,恍惚间看见一条黄色的巨龙从篝火中腾空而起,体态矫健,龙爪强劲。燃爆的火光,照亮了整个苍穹。月亮如一瓣新芽,慢慢萌发,渐渐圆硕。
欢呼雀跃,敲骨吸髓。塞墩先民用最朴实的方法与自然抗横。无惧灾难,不畏困苦,从未妥协。
五
水生万物,人类起源的母本记忆都与水有关。精卫填海,大禹治水。逐水而居,择林而栖的塞墩先民将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脚印,深深的烙在长江岸畔……
几度苍海。几度桑田。
坚硬的骨骸撑起了一座座田园,棱角在风霜中妥协。后人在此围垦开荒,栽稻种桑。他们融入地下,腐身为泥,滋养着一代代子孙。
一帧月解锁了生存的密码,籍贯在风中保留。
可他们真的远去了吗?我们的血脉里是否还残留着他们生命的奥秘? 他们是谁,来自哪里?我们是谁,又将走向何处?
塞墩之北,山脉延绵,丛林森严。塞墩之南,浪涛齐鸣,长江奔流。而那条在地下蛰伏了六千年的黄色巨龙,带着前世的记忆正慢慢苏醒,腾云驾雾,盘旋而来。图腾在上,文化的自信源于深厚的底蕴。
塞墩,彭毛古泽的诺亚方舟,远古人类的栖身场所……
夏萤。流星。月光很静。天地一派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