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蔡广国的头像

蔡广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2/18
分享

真情一缕寄白塔

故乡处在绥山朗水腹地,与县城相距百里;毋庸讳言,县城于年幼的我就是一个神秘的存在。记得叔公病重之时,父亲和堂叔抬着他四处求医,最后决定进县城治病。叔公自知命不长久,本已气息奄奄的他眼里竟然有了些精神,满怀希望地对我们说,自己活了一大把岁数了,死并不足惜,惟愿能趁此机会一睹营山白塔的风采。父亲和堂叔赶紧向他承诺:“放心,放心,没问题。”

送走叔公,我心里难免产生一份失落,但另一份希望开始升腾起来:营山白塔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景物,值得叔公如此惦念?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叔公朝思暮想的白塔呢?机会还没到来,我只得从书本上寻找答案——看着书上的延安宝塔图片,我想,营山白塔与它的不同到底在哪里?

高考前一年,我转学到了营山中学。从磨子街东出,走过一段泥土公路,跨过一座小桥,那便是营山中学了。小桥下是一条小河,河水泛着一股腥臭的味道哗哗流过;走过小桥,行人都要掩鼻而行,即使坐在课堂里,我们也能常常闻到那股恶臭的气息。记得地理老师曾在课堂上以小河作为现实的教材给我们讲解了环保的重要意义,我就想象着小河从前清澈的样子,盼着她重现往日的模样。

但小河污染的形成原因极为复杂,重现清澈也非一日之功,我们只得忍着臭气上课。四处是一片普普通通的田野,哪里才能留住我们的目光和足印呢?白塔,唯有白塔!

白塔离学校直线距离不过一里,但到达那里需要经过小桥,步行距离二三里。那时的白塔有些名不副实,塔身色彩斑驳,上面还带有许许多多的污渍,塔檐乌黑,上面还长着些许野草,与脚下的小河似乎成了同病相怜的一对儿!塔下面是几条曲曲折折的小路,雨天泥泞不堪;没有人维护管理,塔里塔外还残留着不少污秽。我和小权、龙平等几个同学曾好奇地攀上过二层,但怯于塔里的黑暗和臭气,我们迅速地折返了出来。几个干活的村民用疑惑的眼光打量着我们,俨然把我们当做了一群无所事事的愣头少年。

但白塔终究还是因为她的“鹤立鸡群”而让我们顾盼,塔下时不时可见我们游弋的身影。印象最深的是小权在白塔那里的浪漫情史。那时白塔附近建了一家缫丝厂,小权的女友就在厂里上班。一有时间,小权便悄悄地来到白塔下与女友约会,被我们“逮”住了好几次。毕业季,我们几个在这里拍照留念,尽管囊中羞涩,但我们还是以白塔为背景留下了不少珍贵的镜头。尤其是小权,到了毕业时再也不用隐瞒他的恋情,拉着女友与我们一起合影,小权的兴奋和女孩的羞涩最是让人难忘!而今翻开相册,那段青涩的时光就会重新浮现在我的眼前……

多年以后我回到了南充工作,离营山县城相距不过百公里,高速公路畅通以后,两地距离进一步缩短,到营山就成了家常便饭,路过白塔都会认真地注视她一番,周围拔地而起的新式建筑让白塔相形见绌,白塔似乎成了时代的“弃儿”!

“文化强县”让白塔迎来了新生!有一次我又从白塔下面经过,眼见白塔公园正被重新打造,白塔四周搭满了脚手架,变成了一个正在接受手术的“病人”。我想,白塔经过这番整容,将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呢?

不久后的一个夜里,已是睡意渐浓的时刻,几个当地朋友领着我和外来的客人到白塔公园游玩。正是春意盎然的季节,夜空中一轮清丽的月亮照耀在白塔的上方,晚风轻柔,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花香,星星点点的灯光泛着斑斓的色彩,水底光线缱绻,鱼儿在四处游弋,水草扭捏着婀娜的身姿似在向夜游的人们打着招呼。没有见到壮观的音乐喷泉,朋友再三表达着遗憾之情。

最醒目的景物还是白塔。塔上光线柔和,雪白的塔身与洁白的月亮相映成趣;平地而起的白塔不高不低,让人觉得温润而亲切!那一刻,我只感到白塔如一只纤纤玉手在抚摸着绥山朗水广袤的大地,又如一根挺直的脊梁,走过沧桑岁月却始终不屈,也如一只玉笔正在书写着新的华章。啊,白塔,您就是绥山朗水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图腾!也是广大营山人最恰当的精神象征!

我曾在同样的月夜寻访过延安宝塔,“杨家岭的红旗高高的飘,革命万里起高潮!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铿锵有力的诗歌荡气回肠,半个多世纪前那种波澜壮阔的战斗气息还氤氲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同样的天穹,同样的月光,同样的宝塔,如果硬要说出两个宝塔的区别,那就是延安宝塔显得雄劲有力,营山白塔则显得秀丽温婉,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她)们都见证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和那里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化符号比比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最好的精神图腾应该从我们身边寻找和挖掘。一次党员活动,我便强烈建议到营山白塔公园举行。红日朗朗,党旗艳艳,我们对着白塔,对着党旗,将自己最庄重的敬礼献给白塔公园的设计者和建设者,献给为绥山朗水发展变化的奋斗者,更献给带领我们走过百年沧桑岁月、而今迎来新生活的领路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