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七月盛夏的某日,老家的一位文友来电话,说明天莲花县举办“荷花节”,有许多来自各地的文人墨客聚集,问我是否得闲回家看看?碍于他的好意,我满口应许。搁下电话,我有些迟疑,也有些惊喜。
故乡的县名就叫“莲花”,据说是全国唯一以“莲”命名的行政县。可在我的印象里,故乡的田垄里除了稻穗外,见得最多的花应是紫云英和油菜花了,至于荷花似乎真没见过。记得在八十年代,有一位莲花籍的音乐界名人金春木在《江西日报》副刊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一唱三叹说莲花》,文中写到:“一叹:何处观莲景?莲花不见莲影子;二叹:何处闻琴音?琴亭不闻音乐声;三叹何处游石城?石城洞没有开发……”,金先生在歌颂莲花县经济发展的同时,批评莲花县的文化传承、旅游开发做的不够。几年没有回老家了,故乡莲花怎么一下长出许多荷花了?又如何冒出一个“荷花节”来了呢?莫非又是政府在做一场经济广告秀?不过,我还是相信故乡是有荷花的,故乡人的习惯说法,“莲花”便是“荷花”,辞海也是这样标注:“莲,多年水生草本,又称荷花、水芙蓉,”。以莲花命名的地方怎会无莲花呢?
我的想法是有些依据的,故里莲花县注定与莲花有缘的。 查阅故乡的地名志,“莲花”地名取于清朝乾隆八年(1743年)。当时,清朝廷为了强化这里的控制,划割永新县二十个都、安福县十二个都合并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名“莲花厅”,当时属吉安府。 1913年,才改厅为县。至于县名“莲花”的由来,存在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在古时,莲花县境盛产莲花,衙门所在地又设在小城的“莲花桥”,因而取名叫“莲花”。有莲花厅同知李其昌之诗《莲花村》为证:“村居原自爽,地又是莲花,疏落人烟里,天然映彩霞”,宋代杭州诗人孔兴源也来过故乡,在《莲花桥》一诗中写道:“绿荫深处跨飞虹,人在芙蕖冉冉中。万户寒烟开水国,一鞭春暖驻花骢。岸围壶峤津梁合,亭枕琴台画浦通”。还有一种地形说法,认为莲花小城四面环山,高山上俯瞰,群峰攒簇,犹若一朵仙人点化的青莲飘落在赣西大地。因而取名“莲花”。究竟哪一种说法准确,终究没有统一的定论。我向来认为,故乡是因古时盛产莲花而得名,不然就无法解释“花塘”、“荷塘”、“莲塘”等地名来历了。当然,如果地名源于道士地仙之类风水说法,也就很难说得清楚了。
不管“莲花”地名来历的真相究竟如何,故乡人还是喜爱莲花的。也许是受北宋着名哲学家周敦颐《爱莲说》的影响,县境内留有许多与“莲花”相关的地名,诸如:“莲花村”、“莲花寨”、“莲花桥”等乡村,莲花县唯一的一条母亲河也名叫“莲江”。还有,故乡的农村女孩,取名也多喜欢带“莲”字。
二
故乡的“荷花节”,我无缘赶上。在荷花节后的一个双休日,我邀了几位爱好摄影的朋友,以自驾游的方式,去了一趟莲花,有幸观赏到故里千亩荷塘红绿交辉的盛景。
从吉安市城南上高速公路,往永新县方向去的。到达莲花县时,已是烈日当头的晌午时分。在离县城不远的花塘乡的莲花村公路边进入莲花博览园。故里每年一次的荷花节就在这里举办。当我们进入景区时,早有许多外地游客在荷塘边拍照留影,免费品尝莲农家的新鲜莲子。
去得正是时候。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碧绿荷田红绿相映,生机盎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大诗人杨万里的咏莲名句自然跃出,一幅天然雕饰的山水国画铺就在我们的面前。
当我穿过景点的木扳道,踏上河塘的田埂,大半个身子便没入了荷花丛中。碧绿荷叶硕大如伞,或卷或舒,昨夜的雨珠依旧在叶心处滚动,阳光折射出水银一般的光亮。莲花也是千姿百态,有亭亭玉立,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有花瓣如玉,花蕊金黄的粉红色莲花,还有褪尽铅华,果珠露尖的莲蓬……一阵凉风吹佛,绿叶舒卷,红花摇曳,像一群年龄不同,神态各异的女人在田野的舞台上,共跳一出天鹅舞。仙境一样的地方,激发了游人的激情,纷纷举起手机或相机将画面聚焦、拍摄,美丽的荷花早将大家迷醉。我想拍摄一朵白莲花的特写镜头,荷叶丛中忽然发出几下扑哧声,一只白色的的鸟儿飞起,吓了我一跳。不能怪鸟儿,荷塘本应是鸟儿、鱼儿的乐园,是我将它们的宁静打扰了。不知啥时,一辆大巴停在了路边,车门里涌出一群少女,从她们衣服的标识上,知道她们是萍乡艺术学校的女生。这群生活在城里的女孩,一见到莲花美景,高兴如翠鸟出笼,纷纷飞入荷田,飘逸的长裙,灵动的身姿,欢快的笑容象天仙一般飘入了我的镜头,也给荷花博览园增添了一道“人面荷花相映红”的风景线……
故里的朋友无不自豪地介绍,莲花这种植物可谓全身是宝,荷花可赏、荷叶、莲子心可入药,莲子、莲藕更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材。另外,每年一亩荷花,可为村民带来数千元的经济收入。目前,莲花县境内种植总面积达20000多亩,仅莲花博览园就有3000多亩,是目前江西省内最大的莲花连片种植区。每年7-9月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全国各地来看莲花的人已逾10万人次。2013年,第27届全国荷花展就在这里举办呢!由此看来,故乡已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莲花之乡了!
三
从荷田登岸回走,才发现荷田入口的小广场矗立着几块雕有名人咏莲的石碑。有一块石碑,记载着周敦颐《爱莲说》文字,“……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朋友介绍说:莲花县政府大力推广荷花种植,不仅是一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工程,也是一项打造全县廉政文化的工程。的确有些创意,汉语“莲”与“廉”两字同音,又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因此在汉文化中,“莲花”向来被文人墨客寓以“洁身自好”之意。
故乡的莲花是美丽,故乡的人也是美丽的。欣赏莲花之时,我偶然看见了一幅以莲花作背景的名人宣传画像。画中的和蔼老人是莲花县的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乡村小学女教师,是被习总书记敬称为“老阿姨”的龚全珍老人。还在三十年前,我就听闻过龚全珍的故事,今年不久又拜读过她新出版的《龚全珍日记》。我被她真实的故事,朴实的语言,高尚的境界所感动。她是开国少将甘祖昌同志的夫人,也是一名出生城市的老大学生,只因受到共产主义战士甘祖昌的思想影响,放弃了优越的都市生活,毅然选择陪将军回乡务农。这来自大城市的知识分子的心灵得以真正的净化,思想得到真正的升华。几十年来,她扎根山村教书育人,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怨无悔。退休后,她发挥余热,服务社会,济贫济困,无私奉献,充分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和高尚情怀,赢得了故里人的一致赞赏。将龚全珍老人比喻莲花,是最恰当不过了!犹如夏季荷田璀璨的莲花,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将军故里的那片红土地。
莲花故里读莲花,我从中悟出了点滴人生哲理:莲花是人间最普通的花,她没有牡丹那样华丽高贵,也没有梅花的清高孤傲,更没有兰花的典雅娇贵,但她是老百姓心中最美的花,是故乡最美的花!我爱故乡,我更爱故乡美丽的莲花……
2018年8月写于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