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兵浪(江西作家)的头像

陈兵浪(江西作家)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8/03
分享

行走木口村

四月的一天,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我们一行五人驱车去了吉水县白沙镇的一个自然村——“木口村”。此行,不仅是游览乡村的风光,更为了寻觅一段封存的红色记忆。

从县城出发,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到达了木口村。

木口村,一个风景优美的自然村。村子四周群山簇拥,山清水秀,几十户炊烟,有一条名叫“乌江”的河流绕村而过流入赣江,由于村子地理位子偏僻,经济落后,过去名不见传。值到1930年11月21日的那天,一位红军领袖毛泽东带领警卫路过这里进行农村土地政策调研,并留下了一篇千余字短文《木口村调查》后,小村载入了红色苏区的史册,渐渐闻名于世,参观学习者者络绎不绝,成了当地红色教育基地。

村口有一块几十个平方米大小的晒坪,晒坪上屹立着三棵枝繁叶茂,遮天蔽地的古樟树。古樟下,有一块瓷板装饰的彩色石碑,石碑正面镌刻着“木口村”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另一面刻录了毛泽东当年留下的《木口村调查》全文。村名介绍,以前晒坪上曾有一个戏台,逢年过节,村里大户常在这里请民间的戏班子唱戏,热闹非凡。而今,晒坪成了村民健身休闲的场所,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设有乒乓球桌和许多中老年人健身的器材设施。

村支书陪同我们一道端详这个“红”绿交映的古村,仿若与之前世相识,总觉得是那样的亲切,似乎回到了离别已久的故园。

村支书十分健谈。他说:古樟树,有近千年的树龄了,最大的那棵古樟,树围达三十多米,需四、五个成年人手牵手,才能合抱大树。凝视这三棵古樟树,犹如三位历史老人聚集一起谈天说地,回忆历史变迁,感悟沧海桑田。村支书说:在南方,人们相信,凡是百年以上的树木都有灵气。古樟是开基祖栽下的一颗小树,几百年后成了小村的风水树,护佑一方村民的安宁。

我站在在樟树下,恭敬地默读了铭刻纪念碑上雕刻的金色文字,这是一篇值得后人深思的文章,是有力佐证毛泽东同志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的重要史料。

《木口村调查》开篇点题,说明了这次调查的时间、背景、人员、目的和结论。

“一九三〇年十一月十八日,红军放弃吉安。十九日我和古柏、谢唯俊二同志从吉安往永丰属之藤田,会合红军主力。二十一日经水南到白沙,在木口村吃午饭,调查了村政府委员的成份及本村所杀反动分子的成份。在这个调查中证明,中农在平分土地中不但无所失而且有所得,富农小地主则在农民的激烈斗争中便要走到反革命阵营中去的。”

文中,可以看到了毛泽东同志勤于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也深刻地理解了毛泽东亲自制定苏区第一步土地法的正确依据,看到了毛泽东同志对打造廉洁政府思索。

文章第三部分写到:“本村共杀了七个反动派:彭家光、彭家善、彭家俊、彭培均、彭昌隆、彭昌禧、温志贵……以上杀掉的七个反动分子,小地主富农各三人,流氓一人,证明小地主富农当土地革命深入时,有许多人是要走向反革命方面的。但这七个人是否每人都应该杀,却是问题”。

从这些文字里,我们学习到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斗争的年代,用阶级的观点对革命队伍中的动摇者进行了剖析,同时也对苏区政府镇反扩大化做法的深刻反思,充分体现了一位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目光和实事求是的伟大精神。

读完领袖遗留的文章,心情久久不能平息。这篇写于三十年代的调研文章,篇幅仅有一千五百多字,语言朴实、简洁,数据翔实、细致,思考的问题意义重大,为苏区的土地革命、阶级斗争方向指明了方向。八十多年过去了,文章给了后人巨大的启发,对于如何抓好党的农村政权建设,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在江西苏区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吉水县一共写过三篇农村调查报告,除了《木口调查》外,前两篇分别是《东塘调查》、《大桥调查》。在农村调查中,毛泽东十分关注农村土地分配政策、农民经济来源和生活状况,关注政权建设和镇反政策的情况。这些农村调查,奠定了毛泽东同志关于苏区政权建设的正确思想,赢得了广大农民对共产党政权的真心拥护。

读完石碑上的文章,我们在村里继续行走。

许多老屋早已没人居住,却依旧保存完好。在这些老屋的墙面上,我们发现了许多苏区斗争时期留下的红军标语:“白军兄弟都是工农兄弟,不要替军阀杀工农!”“红军队伍不打骂士兵,不虐待俘虏!”“穷人不打穷人,士兵不打士兵!”……这些通俗易懂的红色的标语经历了八十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清晰可见,应是十分可贵的红色遗迹,给绿色资源丰富的木口村增添了一道最为靓丽的红色风景,也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

凝视古屋墙上的红军标语,我仿佛目睹苏区时期木口村热闹的扩红场景:头戴八角帽,身穿灰布衣军装,背着长枪、大刀的红军战士浩浩荡荡开进村子,朴实木口村民没有象过去一样纷纷逃离、躲避,而是杀猪宰牛,摆酒设宴欢迎子弟兵的到来;樟树下,镇压反动分子,群情愤慨,义愤填膺,欢呼声、口号声响彻云霄;小村口,母送子,妻送郎,村民依依不舍地送亲人当红军……

凝视着风雨中渐渐褪色红军标语,我思索着更为深刻的道理:在艰难的岁月里,红军之所以能够生存并不断壮大的原因所在,关键在于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于红军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生活作风,在于红军优待俘虏,化敌为友的英明政策。红军的阶级基础、政治性质、部队纪律与官兵作风最终转化为一股强大革命力量,消灭了蒋家王朝的几百万大军,夺取了国家政权。

忆昨抚今,感慨万分。是的,一个旧的朝代灭亡,一个新的政权诞生,一段旧的历史结束,一段新的纪元开始,决定的真正因素不是天意,而在民心。

共产党取得政权六十余年了,当今的机关干部是否还能象当年的苏区干部一样,深入基层,真诚地和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的生活情况,解决群众的困难呢?当今的领导同志是否还能象毛泽东同志那样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分析农村现状,制定正确的政策来促进农村建设和发展呢?反过来思考,当今广大的农村百姓是否还会象苏区时期那样,真心拥护各级政府,真心爱戴广大的党员干部呢?这是一个关系到新时期如何加强农村党建的大课题,值得每一名共产党员、每一名国家干部思索。由此,也深刻领会到当前党中央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在村子里有一座南方常见的祠堂——谢氏祠。毛泽东在这里与村民喝茶、聊天,了解木口村的农村土地革命情况,最后形成这篇调查报告。

彭家祠,两根石柱擎起的古老祠堂,祠堂有三扇门,一扇大门,两扇偏门。大门的两端,蹲有两座朱砂石雕刻的狮子,这是苏区时期木口村的村政府所在地,也是毛泽东和古柏、谢唯俊等人在木口调查吃午饭的地点。祠堂内一进两厅,显得简陋与空旷。两厅连接间有个天井,地上有个水池。天情时,阳光通过祠堂的天井照入,祠堂内光线明亮、通透。雨天时,雨水落入水池,祠堂内空气清新、湿润。厅堂的上席是奉供彭家灵牌的香桌,村里大小喜事都在这里操办,借以告慰祖先。

在封建社会,“有村必有祠”,祠堂遍布南方的乡村每一个村落。祠堂建筑的大小代表着当地某个姓氏的家族势力的大小。族长由村里的长老担任,是族权的象征,是祠堂的主宰。苏区革命时期,神权、族权都被打倒,苏区各地的祠堂有的成了苏维埃政府的办公场所,有的成红军队伍的宿营地,有的成了镇压反革命分子的审判厅。改革开放后,各地的祠堂都修葺一新,成为村民红白喜事的场地,成为活跃农村文艺表演的舞台,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苏区木口村村政府所在地——彭家祠,还成了县里红色文化的一个景点。

当我们走进彭家祠的时候,彭家祠的大门上楹联依旧鲜艳,厅堂上还挂着红绸缎。村支书说:“每年春节时,村里的结婚青年都要在这里摆上十几桌宴席,以示庆贺。”在农村,结婚是件人生大事,办得热闹喜庆,也折射出农村在改革后的富裕景况。

从彭家祠堂里出来,村支书带我们沿着水泥新铺的小道来到了村东面的江边。这里的风景十分优美。青山下流淌一条碧绿丰盈的江水,有鱼船在江面上悠悠穿行。靠村子的江边是一片苍翠的修竹林。进入竹林的深处,见竹子根根一般粗细,一样长短,好像一群豆蔻年华的亲姐妹,亭亭玉立,修长俊美。竹根处,破土而出的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头上戴着一顶顶缀有黄色穗子的帽子,就像一伙稚气十足的少年,朝气蓬勃,昂扬挺拔。站在竹林中,眺望乌江对岸,一大片古藤萦绕的樟林,象一幅云雾遮掩的天然画屏。满目的绿意,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倏地,对岸山里的林木深处传来几声布谷鸟音,清脆悦耳,委婉动听,仿佛将我们引入仙境,滋生出一种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心情。

村支书介绍说,过去木口村的村民一直是以耕田和养殖业为主,全年人平收入还是很低。后来,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年轻人外出打工。去年,村委会决定与新农村建设对口帮扶单位共同筹划,计划将木口村开发成红与绿的旅游地,争取资金的可行性报告已经上报。过几年,这条江要开发成供游人坐船观景的旅游地。

听后,我说:“这的确是一项好的创意。向上争取资金是一个方面,据我了解报批很难。如果换一种思维,做个开发旅游项目的广告,村里出资源,外人出资金,合伙开发是不是更好呢?”村支书一听,说:“这也是一种好的思路,需村委员会研究后,交村理事会通过才能实施。就怕村民们不同意外人介入……”村支书的观念有些传统,然而他的顾虑又令我欣慰,因为他的心中装有民意。

在村子里浏览,转眼到了晌午吃饭的时间。我们本想离开,恐怕增加村里的麻烦。村支书坚决不同意,他说:“城里人难得来到我们这个小村来,一定要吃个便饭的。”并说不给村里添负担,就到他家里去吃。碍于村支书的一番盛情,我们只好答应。饭桌上,酒是村支书家酿的米酒,菜是农家园里的菜蔬,当然还有几盘荤菜,都是江里的新鲜鱼虾,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我想,当年毛泽东同志在木口村调研时的午餐,也许吃的就是这些佳肴了。

木口村之行,心情获得一番愉悦。拜读领袖名文、游览山村美景、品赏农家美食,一切都令我久久难以忘怀。我们相信,在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吹拂下,有年富力强的村支书带领,木口村明天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