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兵浪(江西作家)的头像

陈兵浪(江西作家)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8/03
分享

安福县采风记

前天,接市作协秘书长的电话通知:参加本市文联组织的一次下乡“采风”活动。本想推辞,原由是自己虽也涂鸦了一些文字,毕竟不是一个专业的作家,只是一个文学业余爱好者。我的职业是税收管理,顶多算一个行走在“文学”与“税收”领域之间的边缘人。

盛情难却,还是去了。这次采风的目的地是本市安福县的一个古村和风景点武功山。

按照统一的时间到市文联大院登车,看了同行人员的名单才知道一行都是本市文艺界名人。除了带队领导外,有国家级的作协会员、美协会员、音协会员、摄协会员,还有几名虽属省级会员,却也是省、市文艺界的新星,大名经常在报刊上出现。想想自己虽然“混”进了省作家协会,却没有什么可喜的成果,和那些真正的文化人同行,似乎在充当“南郭先生”,觉得有些汗颜。且当是一次学习机会,看看那些文化名人是如何体验生活,捕捉灵感,构思作品的。

客车在公路上飞速行进。正是秋收的季节,车窗外是一垄垄熟了的稻子,金灿灿的耀眼,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车厢内欢声笑语,洋溢着浓厚的文人气息,犹如一伙去田野收割的人群。

一路同行,发现这些文化人很多都担任了宣传、文化部门的领导,而且个个都是成果斐然,出版了好几本作品集子,在省内外有些影响。最出名的应数中国当代画家刘称奇老人了,他的《世纪潮》、《东方红》、《新时代》等多幅作品被制作成纯金箔画在海内外限量发行。美联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美术》、《美术报》等中外新闻媒体曾作专题报道。作品在国内外多次展出,并被海内外美术馆、画廊、知名人士广泛收藏。

但这些文化名人都很谦虚,没有领导架子,也没有名人的气傲,倒有些文人的气质,显得平和、低调与儒雅。和他们同行,思索着文艺家的一些本质和属性的问题:

在文艺界的他们之所以能有值得骄傲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由是没有被名利世俗所迷惑、所羁绊,在纷繁杂乱、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依然保持着文化人的恬静心态、依然固守着心中那块净土,执著追求自己人生的理想。

然而,文艺家是不能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的。作家、画家也好,音乐家、摄影家也罢,首先要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有固定的生活和创作必需的资金来源。如果一个人穷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是很难走下去的。或许有人说某某大家,穷困潦倒,矢志不改,最终死后扬名。那毕竟是个别现象,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是难以再现。

一个文艺界耕耘的人,你可以不附庸达官贵人,你可以不做御用文人,但不可以脱离了你所处的时代。如果你不去思考现实的主题,而是自命清高,固步自封,留恋过去的旧情感的话,就算你已经是一个大名人了,就算你已有了名家的桂冠,最终也会落伍,走进创作道路的死胡同。

有一片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樟树林出现在大家视线内,知道已经进入了安福县的境内了,该县有“樟书之乡”的美誉。县内大小的樟树不大小不计其数,其中树龄在400年以上的就有8700多棵。据说在安福县严田镇邵家村,发现一棵植于西汉时期的古樟,树高29米,树围21.5米,在离地面1.8米处,主干分出8个大枝,被人们称为“八面樟”。据林业部门和庐山植物园林木专家考证,认定此树之高大、古老为迄今古樟档案中“全国之最”。由此可见,安福确是一块风水宝地。

一个多小时后,汽车在县委大院停下。市文联领导与的当地宣传部负责人接洽后,先是参观了该县的广场、步行街和工业园区的建设成效。安福县的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很快,可以说是吉安市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参观中发现,安福县的做法有些突出的地方值得一书,就是始终将文化融入城区和工业园区的建设之中。

安福广场布局恢弘,设计新颖,标志高雅。尤其是立在广场的那块大原石,以及铭刻在原石上的文字和书法,在全市广场建设来说,算是屈指可数的了。

步行街的的商业发展和文化建设也是结合得十分和谐。店铺的设计新颖合理,街道中心那棵保护很好的“活化石”树种——银杏又为街道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街道上,那意识流的雕塑和播放的轻音乐显得十分和谐。有一座雕塑很有创意,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一位少女坐在街道上,专注地点激架在腿上的手提电脑笔记本键盘,旁边一位清朝遗老摸样的老人伫足观看。老人惊讶的神态,犹如古人穿越时空隧道,发现时代快速发展带来的陌生。

工业园区几千亩坡地推平,几棵古樟却保留不动,免了先开发后绿化的巨大浪费。外资企业的车间管理有序,工人在轻音乐中进行流水操作,显现出企业主人文管理的现代理念,文化的渗透也会带来生产力的提高。

安福县自古就是一个崇尚儒学的地方,县城依然保存着百年文庙、千年古塔,至今保护完好的古建筑物则随处可见。时代毕竟在前进,经济一定要发展,谁也不愿意守着好风景过穷日子的。但将经济建设与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结合得如此和谐,不能不说是安福县决策者和企业家们对本地文化建设的一大贡献。这种理念、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决策者们学习、借鉴。

城里的人喜欢呼吸清新的乡村空气,文艺家更是留恋乡村如画的山水,酷爱追寻古村的遗迹,探索文化的起源。

吉安的古村很多,象婺远那样的古村也是不少。关键是需要开发的理念和资金。吉安的钓源、美陂已经扬名省内外,还有其它更美的古村却象呆在闺阁中的美女无人知晓,期待着有眼光的客商来投资开发。

枫田乡车田村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的山青水秀,民风纯朴,似乎不染一丝世俗尘埃。随便转悠,只见老屋古柏相映,小桥流水相依,鸡犬牛羊和谐,瓜果菜蔬飘香,乡人热情好客,犹如陶渊明的《桃花园记》中所叙景致……

在崇尚儒家文化的车田村,出了一个大名人——罗隆基。罗隆基何许人也?中国民盟的领袖级人物,解放前的暨南大学教授,最早点燃“五四”运动烽火的人。他和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闻一多、叶公超等齐名的文人才子,和爱国“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时、曾担任《清华周刊》总编辑、学生评议部部长彭文应一起被称为安福当代“三大奇才”。毛泽东在57年反右运动中点的“章罗联盟”之一的大“右派”。梁实秋先生在《论罗隆基》一文的结尾,便有“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一句,形象得描画出了其生就一付傲骨才子像。历史人物的是是非非,任由后人评说。罗隆基毕竟是一个大学者、大才子,是安福县的骄傲。

罗隆基的故居已被当地政府修葺一新,作为一个旅游景点。那是一个建于清末的具有典型的江南民间庭院风格宅院,面积不算太大,只有200多平方米。但在偏僻的乡村来说,还是有一种大家的气派。院子直面水塘,墙面青砖砌成,垛角前三后四高高耸立,内室全部用木板隔成,简朴而雅致。在正厅开窗采光处存有“文光射斗”等墨书大字,前檐下还有许多木雕窗棂、诗词及民俗图画,弥漫着书香门第的那种浓厚的文化气息……

从罗隆基故居出来,一个沉重的问题不停地在大脑转悠、思索:中国的近代以来的真正文人无一不是恃才傲物的人物,都是一些有着爱国、民主先进思想的硬骨头,堪称中华民族的脊梁。当然,他们的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格存在固执偏激的缺陷。然而,不知是因他们思想的激进,仰或是他们思想的局限、性格的缺陷,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往往被当权者所遗弃、所不容、所遏制,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人乃至中华民族的一种悲哀。值得庆幸的是,不管他们的思想正确与否,正是他们的那种光明磊落、刚直不阿的硬气,反而在历史上留下难以泯灭记载,反而被后人所推崇、所敬仰、所缅怀!

武功山横亘于湘赣两省,绵亘起伏120公里,总面积260平方公里。素与衡山、庐山并称江南三大名山。

早上,一行十几人从安福县泰山乡文家村出发,坐车到武功山林场处开始步行爬山。给我们引路的县文联主席说,武功山最高处是金顶,海拔1918米。整个山分为两段风光,下半段象缅典羞涩的少女,竹木茂盛,溪水涓涓,比较柔和。上半段象彪悍豪放的壮男,岩石突兀,峭壁陡险,显得刚强。边听边行,道路越来越狭越陡,长期缺乏锻炼,双脚乏力,气喘嘘嘘,心里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好在那几个摄影师的不停鼓励,足下有了稍许气力。没有想到的是两个女作家快步如飞,还有祖籍也是安福县的大画家刘老年龄六十多岁,竟然也脚步平稳。他说曾经参照资料画了很多武功山的画,登上武功山还属第一次。原来,大画家以前的创作灵感是再生的。相信他登上武功山顶后再画武功山,创作肯定更有灵感、更有激情,作品更加鲜活。

四十分钟后,到达山上的观音庙。庙很简陋、古朴,基本保持了原貌。吃斋的老妪说这个庙的娘娘是管今生今世的,很灵验。一同到庙里转了一圈,没有烧香磕头,喝了一口庙门前的清泉水,心境宁静了许多。难怪古代隐者多半长寿。新鲜的空气,甜润的泉水,平和的心态,是生命鲜活的最好滋补品了。

一问山人才知道,还只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继续在森林中穿行,在岩石里上攀登。一个小时后,看不到古树和修竹了,只见远方山顶有一、两颗古松,挺立在高山云间,估计进入了山的上半腰了。山谷有浓雾升起,一行十余人人断断续续,时隐时现,前后难以相望。独自坐在路边岩石上稍息,静看远处山冉佛光四射,云雾漂浮,难分天上人间,心绪顿时安然许多。生活在尘世里的人,平时很难看到这种景观,当然也就很少有这种心境。

几十分钟后接近了山顶,茫茫一片高山草甸景象。只见四处散落一些古人祈神祭天的遗迹群,岩石垒成的古庙。据说这些古祭坛遗迹建于东吴,已历经一千七百多年的风雨,目睹了几十个朝代的兴衰变迁。第一道古庙的石门上刻有文人留下的墨宝:“白鹤峰”和“万里云山齐到眼,九宵日月可摩肩”。庙顶都是一尊半蹲的石兽,庙里摆放着几坐菩萨。古朴、雄浑、裸露的石庙,记录了古人对风雨雷电现象的迷惑,显现出百姓对天神顶礼膜拜的虔诚,展露出古代道、佛揉和的深厚文化,值得考古专家去研究、探索。

继续前行,终于到达江西的第一高山——金顶。徐霞客曾经登过金顶,并留有颂诗:“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观日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间”。晌午是只见群山飘雾,不见日出奇景,甚是遗憾。伫立“武功金顶”的石碑前,放目四海,群山尽收眼底,顿悟“会当临绝顶,一揽众山小”诗句的开阔意境,心中洋溢着“山高绝顶我为峰”的那种豪气!

夜宿萍乡市,武功山的影子依然在脑子里转悠。翻越武功山,领悟一个道理:山的越难走之处,风光越是美丽。没有信心和毅力的人是难以见到胜景,只有勇于跋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欣赏到无限的风光。文化人莫不如此,贪图安逸、羡慕富贵的人是难有建树,唯有耐得寂寞,不懈行走的人,才有艺术的辉煌成就。

冰浪记于2009年11月3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