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洲,一个地名都沾绿染翠的翠竹之乡。白水仙,碧洲的一座四季云雾弥漫、白水如雪的“仙山”。
最早听闻“白水仙”,还是源于散文名家王剑冰老师的博客文字——《遂川白水仙》。王老师将白水仙描写得很美,而我总以为作家的文字夹带个人情愫,大多有些夸张,以至于我读完美文,相隔几年后,竟有些健忘。毕竟人未亲临其境,很难有深刻的记忆。
今年夏天的一个周六,应文联主席緋龙好友之邀,随市文联参加了一次全市文艺家采风活动,去了一趟碧洲,在白水仙的怀抱真正醉了一回,才永远地记住了这个仙境般的地方。
“白水仙”像人名,其实是一座山。它位于江西省遂川县东部、井冈山南面的碧洲镇境内,与万安、赣县接壤,目前还仅是二A级的旅游风景区,乘坐大巴从吉安市里出发,到达大约碧洲镇大约需要两个多小时。
江南的三伏天,清空万里,热浪滚滚,白水仙风景区却显得格外的凉快。仪式活动完毕,大家钻入林子,清风徐徐,竹影婆娑,古樟蔽日,苍翠欲滴,清泉潺潺,兰草摇曳……仿佛误入世外桃源。
一路行走,我的衣背湿透,有些凉意,很久未有爬山的双脚也觉疲劳。同行的女作家张老师不仅是个写作块手、摄影的能手,还是一个登山高手,挎着照相机,一下子就不见了踪影。我踽踽独行,小心翼翼地踏石淌水,偶尔小憩,拍拍清澈的溪流、突兀的岩石、绕藤的古木、鲜嫩的花草,优哉游哉。行走的速度稍慢了下来,竟被参加后面的艺术老人们超越,有些汗颜。正独自陶醉时,迎面走来一位山中归来的慈祥老人,胸前吊着一块标明身份的牌子,原来是公园的护林员。我忙上前请教:“师傅,为何此山取名为‘白水仙’?”老人疑惑地看了我一眼,仿佛鄙夷我的无知。“你是第一次来白水仙吧?”他淡淡地问。“是的!刚从市里过来。”我诚恳地答。
老人见我是外来的游客,停下了匆忙的脚步,变得热情起来,跟我解说道:传说几百年前,碧洲白水村有三位美若天仙的亲姐妹,因不同奇遇都深爱上了山中的同一位英俊、仗义的樵夫。她们都爱的很深,却都不忍心伤害姐妹之情,后来竟不约而同地走入山中,带发修行,入山学道。既可同有情人共处一山,亲姐妹又永不分离。一时,方圆百里,三姐妹的故事成为美谈。一日,山中的一位白衣仙人听闻她们的故事后,深受感动,赠送三姐妹每人一粒自己百年炼就的仙丹。三姐妹用山泉服饮后,先后羽化成仙,做了白衣仙人的徒弟……
村民发现后,十分惊叹,立即在她们修道的山顶处立庙,常年祭祀这三位重情又重义的仙女。三仙女也为一方百姓消灾祈福,成为村民的守护神。从此,供有三仙姑的山庙,香火鼎盛,朝拜者络绎不绝……故事十分动听。原来如此,白水仙山,因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得名。老人见我面带微笑,误以为我怀疑他的故事,便补充了一句:“清朝的龙泉县,也就是遂川县的地名志里有记载的”。我忙收敛笑容,表示相信。其实,我心里在想,传说一定是有来由,成仙应是一种美好的想象。
“哇!快来看呀,太美了!……”在我沉浸在动人的故事里时,山腰一片哗然,有人捷足先登,已到达了第一个瀑布处。
闻声,我忙谢了老人,加快了行走步伐,拐了几个弯道,收腹侧身地穿过两块巨石空隙的小“山门”,渐入佳境——第一处瀑布展现在眼前。
当我来到瀑布前,已有很多的人在水中嬉戏或拍照了,大家陶醉在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中,连平时矜持的老作家李老师,也似乎忘却了年龄,情不自禁地跟着喝彩。瀑布喧嚣入潭,气势壮阔。仰望,瀑布飞流直下,若仙女飞天,衣袂飘飘。近览,潭水清澈见底,浪花四溅,犹如珍珠散落水中。真的很美!采风作家小李美女应众人恳请,步入浅滩,以瀑布为背景,摆了几个优雅的美姿,给摄影者模仿几个了仙女出水的镜头……
有来过的游客见过如此陶醉,有些得意地告诉我:“此处还不是最大、最美的呢!”哦,这里竟然还有瀑布群?看来我今天不虚此行了。
脚顺路转,眼随景移。第二处瀑布水高,气势稍逊,犹如美女长发飘逸。因人多,我没久呆。继续前行,再登高后,终于见到了最为壮观的仙女瀑。只见神工鬼斧的山岩上,洁白如雪的白水狂泻,似天河奔流,气势恢弘。急湍的水流,倾盆入潭,声如伏龙仰啸。比起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中庐山瀑布要雄壮十倍。据说最大的瀑布落差八十多米,水宽十余米,应是江南不可多见的景观,心想假如李白光临,又该写出咋样美的诗句?
瀑布前驻足许久,继续登高。一条山道犹如登天云梯,十分陡峭。有许多人望而生畏,走了回头路。我继续攀登,及至山顶处,见一古松斜飞之凉亭,可遮风避雨,观星望月。此时,恰逢凉风扑面,山雨袭来,正好休息一会。
三、五人亭中驻足,眺望天空飘渺云雾,欣赏近处奇花异草,心情十分惬意。我心想,假若亭中摆设一张原始石桌,置上一壶农家美酒,再来一曲悠扬笛音,释放心中的垒块,清楚大脑的杂草,专注修心养性,不是神仙胜似神仙也。遗憾的是大多数人被尘世所迷、被俗事所累,终难看破世界、超脱凡尘……
雨稍歇,沿山道下坡,穿过林子,忽进入一片开阔的坪地,别有洞天。这里有一座松竹掩映的小庙,也就是传说中的白水仙庙了。据说这个庙里的签十分灵验,有几个女士进入。我没有奢望,便没入庙门。
庙门前不远处,有一条清溪,从山顶的森林里流来,在草丛遮掩中“哗哗”流畅。我躬身掬水,洗尽满脸风尘,思索着庙中供奉三仙女的故事:姑娘们面临爱情与亲情难以取舍的时候,入观修炼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不知当今时代,倘若三姐妹真的遇到同样情景,她们还会为了姐妹情,不约而同地牺牲爱情,削发为尼,孤独一生吗?还有,三姐妹做尼修道后,那位惹出三起风流事的英俊少年是否成家?又去了何方呢?也许这个英俊少年就是林中白衣仙人,为了收徒而故意设的局……静静地凝视那斑驳陆离的旧道观,我沉浸在传说的意境中,心灵似与三仙女对话。
忽然,繁茂的树上几声“唧啾”鸟鸣,动听的声音把我的思绪打断,我在胡思乱想中猛醒,觉得自己实在可笑。传说虽然动人,毕竟只是传说,切不可以陷入太深。
下山的小道又窄又陡,十分难行。山道两边的风景却颇有画的意境:石路曲折、巨岩突兀,青苔泽嫩,松木古拙,青竹摇曳……可观鹰嘴崖、撑腰石、白玉石等多处景观。山路中段,有一处悬崖处,有竹篱可倚的“摄影台”,拍白水仙全景的最好角度。同行的文艺人纷纷驻足,伫立石台眺望,只见青山连绵,瀑布飞雪,悬挂在青山上的三叠瀑宛如三仙女接踵飞天,那么逼真、那么灵动……真是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奇!
一路陡坡滑道,战战兢兢下山,双脚有些颤抖。大约行走四十分钟后,山道石阶终于接地。走出森林,阳光普照,我猛然发现又迂回到了大家出发点的山门处。这太像人生缩影,很多人从故乡走出,在坎坷的道路上行走,一生不懈努力,攀登高峰,待到阅尽人间风光后,依旧要落叶归根,回归故里。哪里来还得回到哪里去。
出山门,忽见门口处有游览图文介绍,上面详细地标注了景点名称和传说故事。三瀑布分别名叫“仙女瀑”、“珍珠瀑”和“登山瀑”。由于没有导游,又未细看介绍,仅是走马观花,许多的景点根本没看,或是没有读懂,最令人遗憾的是,还有一个五连叠的瀑布——“七星瀑”,一行都未到达。游览图介绍,七星瀑在山顶的另一侧,由七个瀑布连成,最低一层,有丈余宽,逾两丈长的石盆嵌于悬崖陡壁上,瀑布自上泻入,在此形成巨大旋涡,又从盆沿飞溅出去,犹如仙女在沐浴戏耍,当地人称之为“仙女浴盆”。一行人谁都没有登上去,都无具体印象,任由那些好“色”之徒去充分想象,随意描写罢了。但有一点感觉很相同,都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福气的。
游览归来,余兴未尽。这么迷人的地方,来得有些晚了。记起《长恨歌》中的两句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而白水仙胜景就在井冈山的脚下,很多游客却全然不知,可谓遗憾!但也别全怪游客的寡闻,政府宣传经费不够也是一大制约因素。相信,有了这次本土文艺家们的深入,白水仙的美景,还有白水仙的传说定会名扬四海,定会吸引更多的喜爱游览天下的朋友、吸引更多热爱读山阅水的人群。
美丽的碧洲,神奇的白水仙,我一定会再来的,带着与您美丽的相约,在明年杜鹃花开的日子……
冰浪记于2015年7月28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