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暑假到了,市游泳馆人头簇拥,人声鼎沸,红红绿绿的救生圈像朵朵盛开的一池花儿。热闹的场景,总是令想起童年,想起伴我度过童年的那条莲江。
故乡莲花县有一条河,家乡人称之为“莲江”。河水发端于武功山南麓的路口乡高天岩石东北端,河流蜿蜒曲折,向南顺势而下,穿过县城,流入永新县的禾河,再向东流入赣江,随赣江北去,流入长江、东海。
七十年代,我家居住在县城城南的居民区,一个大“四合院”。从家出去左行,便是南门广场,经常召开全县批斗大会的地方。在往南行,路过一片种有高粱的庄稼地,在庄稼地中跨过旧城墙的断垣残壁,便是南门沙洲,有一条河从沙洲上流过,那是解放前的护城河,便是“莲江”的南段,家乡人习惯叫“南门江”。记忆中,南门江的北边是沙洲,南边是田野,种植水稻或瓜果。
南门江上有一座民国时期乡贤义建的三拱石桥,过桥后的乡路通向花塘镇杨枧村,一直通到永新县的莲洲乡。当年,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攻下县城后,就是从那座桥上通过,到达永新的三湾村改编后,上井冈山的。在南门江不涨大水的时候,河面河水很清澈、急湍, 是一个学生放暑假后的天然游泳场。当然,成年人也是会去的,只是我记忆中只留下伙伴的快乐身影。
当时,在“四合院”居住的都是县直机关干部,大约十来户人家。因为政治氛围的原因,大人们交往不多,可小孩们纯洁无暇,玩得非常融洽。
我的小伙伴都是十岁左右的少年,城厢小学或莲花中学低年级的学生。当时,高考中断,学习氛围不浓,到了暑假时期,我们经常自发地“混”在一起。午饭后,只要有一个伙伴吹一声口哨,就有人溜出家门,在院子的大门口集中,一起穿过种满高粱的庄稼地,来到南门江,一个跟一个地跳入没头的水中。江中有一处露出岩石的浅水区,大家都游到岩石上聊天。大一点的孩子会游到看不见岩石的深水区玩。游泳是没有专业老师教的,自己跟着会游泳的大男孩在水中练习,玩着、玩着便熟悉了水性。
游泳先学水中闭气。大家推荐一个伙伴站在水中从一数起,计算时间,其余的都把头潜进水中,哪个在水中闷得时间长,哪个就赢了。水下闭气,学会如何换气后,便可在水中学潜水了。潜水,象水獭一样,在河中两块岩石之间来回扎猛子,潜水时间久了,对水的感觉就不再畏惧了。当你在水中可以闭目呆上一分多钟,耳朵不会进水,心胸不会难受的时候,就可开始在水面上学“狗爬沙”。
“狗爬沙”也要练习的。我们先是趴在岩石上,用双脚打水,后用手掌作浆,在不到两米宽的岩石之间来回扑腾。学会了“狗爬沙”式的游泳,人就可以漂浮,不会沉下水。接着,开始学习踩水、仰泳,学习增速快游的自由泳了……整个夏天,除了上山采野果,就是到江边玩水。在水中的时间呆久了,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游泳,可学会象鱼虾一样在水中游戏。
学会了游泳,就不怕水,小江就成了我童年里快乐的天堂。小伙伴经常在大人午睡的时候,偷偷溜出家门,来到江边自发开展“体育运动”,在水中比谁潜水时间久,比谁游过江面的速度快,比谁在水中踩水或仰泳时间长。输了的伙伴当“马”,甘心情愿地让赢了的伙伴骑在肩上当“将军”。伙伴们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是在集体讨论中形成,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在江中度过酷热的夏天,乐趣还是很多。除了游泳比赛、打水仗等乐趣外,在江岸边的泥洞里抓螃蟹,岩石缝中抓鱼也是惬意的事。
螃蟹是喜欢在江面水平线的泥岸挖洞生活,气温不冷不热,又容易吸收氧气。螃蟹洞一定是有两个出口,这样水就不会把洞灌满,留有空间保持空气,又便于躲藏与逃匿。抓螃蟹时,首先要用泥巴堵住一段洞口,然后使劲泼水,把螃蟹洞灌得满满。螃蟹感觉到危险,先是拼命往洞里面躲藏,在水中憋不了多久,就会冒着危险往没有堵住的洞口爬出来,呼吸空气。螃蟹一出洞,便被我们的小手擒获。当然,要注意区分是螃蟹洞还是蛇洞,错把蛇洞当成螃蟹洞就麻烦大了。
岩石缝中抓鱼也是有技巧的。在江中有岩石,岩石有小洞,鲫鱼就喜欢躲藏在里面产卵。我们睁大眼睛潜水观察,发现石洞里有鱼后,用小手伸进去抓。最好是抓住鱼头,鱼就老实多了。抓住鱼后,手掌应该竖着抽出,横着抽出,握着鱼的手就可能拔不出来,时间一长,可能就要闷死在水中的。在我的记忆中,这类事件在南门江没有发生过,在东门江发生过一次。
游泳到对岸的瓜田里偷西瓜,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夜光下,小伙伴们光着屁股,渡过南门江,登上岸后,匍匐潜入瓜田,摸到西瓜后,一人接着一人接传递到江边,神不知鬼不觉的,抱着西瓜游过江面,躺到沙滩上美美的品尝夏天的甜蜜。当然,现在看来这是不良的行为,当年一起游泳的小孩几乎都干过这种“勾当”……几十年过去,我们这些小伙伴,有的参军,有的进机关,有的当了老师,有的当了工人。大家偶尔相聚,每每回忆起来,都觉得那时幼稚无知,又快乐无比。
回忆少年的情景,我总是洋溢着自豪与快乐。有时,给女儿说起我童年的事,女儿象听我在说《西游记》故事,眼睛里充满着好奇与向往的神情。女儿是在城市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光的。保育院、重点小学、中学、大学,一直是认真地读着课本。在暑假与寒假,送去学舞蹈、绘画学习各门艺术,都是大人们监护着,哪怕是去公园玩,也是没有超越我们的视线。当然,体育培训也是有的。记得有一个夏天,女儿也去过体育馆的游泳池学过游泳,在她刚刚学会漂浮的时候,酷暑已经消去,天气有些寒冷,学校开始上课了。至今,我估摸她根本就没有真正地学会游泳。连想我们的下一代,在物质生活条件上肯定比我们优越百倍,在青春的记忆中,不一定有我们记快乐。这也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既幸福又悲哀。
几十年过去了,我调入吉安工作,居住在赣江边,去赣江游泳成为夏天的一项健身活动。大江里游泳不比家乡的小河,需要更高的游泳水平,更强的体魄,尤其是像我们年过半百的人。每天早晨,我们一伙临近退休或已经退休的男女,以蛙泳、自由泳的方式横渡半个赣江,直达江中沙洲,在沙洲边的浅水处闲聊后,游回岸边。闲聊中得知,我的少年记忆,游泳经历游泳和他们一样 ,都是在各自家乡的小河里自学成才,而且永生难忘。前不久,有两个中学生在赣江溺水,我们当中的一位泳者将他们救起,上了市里的头条新闻呢。
赣江游泳,让我感觉快乐,感觉自由,更感觉到青春。每当我在碧水中畅游,我就会想起故乡的那条蜿蜒绵长的母亲河——莲江,想起县城南门的那一段碧波荡漾的——“南门江”,想起我少年时期快乐无忧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