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摊”一词很是火热,我和地摊有一段故事,不由得回想自己和地摊的故事,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说起来话长。在我读初中时,父母开始摆地摊卖书包。当时也不知道父母的想法,街坊邻居仿佛一夜开窍,多数在种地之余开始贩卖一些商品出售。我那时候还小,只知道他们去石家庄市进货,回来之后就会卖钱,我和弟弟上学读书的钱,都出自父母来回捯饬赚得的那毛毛票票角角分分。因为上学,并不知道父母具体怎么做生意,只知道五天之中有一天他们去市里进货,其余四天就是走乡串镇赶集卖货。现在想来,应该是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受市场经济影响,农民由单纯种地开始转变为半农半商了。家里的十几亩也不会耽误耕种,父母亲变得更忙了,披星戴月、起早贪黑,都不足以写尽我的父母。
中考之后、高考之后,我都和父母一起赶集,帮忙看摊,我和地摊的故事也自此开始,现在回忆起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宛如昨天一般清晰。
清楚的记得,父亲会在前一天晚上备好货物,刚刚开始赶集卖货的时候,父母都是自己骑着自行车去市里进货,一去三十多公里的路程,恐怕骑自行车也得骑三四个小时吧,就是为了节省开支,他们连公交车都不肯坐。后来,手头松了,进的货多了,才舍得坐公交车去进货。
赶集摆地摊的日子,虽然忙碌,但是收获还是蛮多的。
每日天不亮就开始收拾东西,自行车两边各带一个铁筐,里面码好整整齐齐的书包,骑着带货的自行车走十几公里到县城的集市上,集市当时叫农贸市场,就在火车站旁边,路南,也是暑假期间,我看到一个一个花花绿绿的自造的各种帐篷,那些老粗布、蚊帐布、褥单、床单、被罩做成的遮阳伞,我不由得赞叹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我们带着几根竹竿,扯起自己的专属帐篷,融入花花绿绿的大军之中,然后就是在地上铺一块曾经装过化肥的编织袋拆开后缝成的布,把书包摆放在上面,不用叫卖,需要的就会来问,集市上的东西是可以还价的。因为进货成本比较低,所以可以卖一个合理的价位,每次赶集,除却工商、税务收费,还是可以拿到现钱的。后来发现,贩卖东西比单纯种地来钱快,我家居住的小巷周围的人家很快做起了小本生意。那时,一巷子里有卖布的、有卖化肥的、有卖烧鸡的……大人孩子都忙碌起来了,悠长的小巷再也见不到说闲话唠嗑的人了。而且电视机、洗衣机运转的声音在乡村的深夜中显得很是热闹,忙碌了一天的乡邻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在改善着生活条件。很少有人再来水井这里挑水,洗衣服了。老井的麻绳已经松散了许多,时不时有麻雀从水井里窜出来。很快,一簇簇野草长满了水井周围,因为村子里已经通了自来水,所以不用费时费力地再去水井里挑水了。那些水井台周围玩耍的孩子们也跟着大人们上学之余去劳作或者摆地摊去了。那会儿我们一巷子的人家都是这么做,所以对于沿街叫卖或者出摊卖货也没有什么感觉了。后来读初中时,接触到三里五乡的人比较多了,我们这帮野孩子们也知道羞臊,一直不敢告诉别人父母是干什么的。因为那个年代,在我们眼里:工人、农民是最高尚的职业,在填写一些信息表格上,还是要填“出身”这一栏,我们最喜欢写:贫下中农。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的摊位在扩大,货物的种类在增多。原来两米的地摊已经不能盛放琳琅满目的女包、男包、钱包、旅行包……
于是,在我读高中时,家里有了第一辆三轮车。三轮车比拖拉机轻便快捷,装货是少了些,但是装书包是绰绰有余的。原来四个铁筐子变成八个、十个……
摊位在增长,货物在增多,已经不能再叫“地摊”了,有了货架,可以摆在高处了。因为位置的提高,所以货物显得高档。
后来,我高中、大学的寒暑假都是在帮助父母卖货中度过的。其实那会儿生意比较好做,父母挣钱讲究良心,一般超过进价四五块钱就会卖掉。所以,生意一直还行,有很多回头客。只是,后来,我工作了,时间就少了,结婚生子之后,更是没有时间帮忙了,父母年岁大了,不能再去进货卖货了,所以我们家的地摊生意几乎就不做了。
前一段时间,儿女看《极限挑战》里面有很多生存挑战,一些明星去在城市或者农村售卖商品,体验生活。也按捺不住,想挑战一下,练练摊。
五月份的一天,父母种了很多油菜,那些情生生水灵灵的油麦卖相很是不错,儿子突发奇想,要不然咱们拿到早市上去试一试。于是,晚上,我们把菜打理一番,扎成小捆,两个孩子一直在商量怎么去卖。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准时起床,长春路步行街就有自发的早市,孩子们在地上铺上塑料布,上面整整齐齐码上油麦。
太阳渐渐升高,偶尔有几个人光顾孩子们的摊位,但是没有人去买。
等啊等,八点钟,早市开始散摊了,儿子沉不住气说,算了吧,别卖了,咱们自己吃吧!
尽管第一次练摊以失败结束,但是,毕竟孩子们体验过了。他们异口同声说:赚钱不容易!以后再花钱的时候,都会算一笔账,该不该花。
生活中有很多故事,但是有些故事转瞬即逝;有些,会留下深刻印象。以后的生活中或许还会有许多地摊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