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密哲的头像

陈密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2/11
分享

好吃不过饺子

好吃不过饺子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

在那过去的年代里,农村的生活很贫穷,像饺子这种食物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或者婚丧嫁娶这种大场合才能吃上一顿。那时觉得吃顿饺子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了。,平时农民的生活中的食物都是土瓜玉米面饼子,白面都是很奢侈的了。我小时候没记得吃过几回饺子,记忆中只有亲朋好友到访或者重大节日时才可以大饱口福。过年时的那一顿饺子,更是饺子中最难以忘怀的。白菜猪肉饺子,猪肉剁的很碎,肉少菜多时,煮熟了饺子馅就会成为肉蛋蛋,咬一口这样的饺子,汤汁肆意流淌,那个香味,回味无穷!其实,当时,除了萝卜白菜,好像再无其他蔬菜可以做馅了。后来啊,才知道!原来西红柿、芹菜、茴香、韭菜、木耳、冬瓜、南瓜、西葫芦……那么多蔬菜都可以做馅儿。从来没有想过也不知道,原来饺子馅就如外面的世界一般五彩缤纷呢!

那年那月,吃上一顿白面饺子就是人间美味了,哪像现在天天大米白面的人们都吃腻了,玉米粗粮都成了好东西了。所以"好吃不过饺子"这句俗语也是为了表达人们对饺子这种食物的最高称赞,就是没有比饺子再好吃的食物了。这也就是“好吃不过饺子”的由来。

在北方,人们的主食以面食为主。因为饺子既有面又有菜,所以自然就成了颇受欢迎的一种主食。

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饺子已经不单单是一种食物,它代表着多种含义,代表着那一种浓浓的情感萦绕在我们身边。

我们这里过了大年初一就要走亲戚。"回娘家""拜舅舅""叫姑姑",总之就是亲戚家里走一圈。一般初五之前都是走的至亲。每次回娘家,母亲总是说:"锅里给你留着饺子呢!那是我们大年初一特意给你留的饺子。别人说,吃了娘家初一的饺子,半路不会挨雨淋。"头几年,我暗暗还在笑母亲,这哪里挨着哪里啊,饺子都放了三四天,早已经不新鲜;“吃饺子”和“挨雨淋”更是毫无瓜葛啊!慢慢地,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那一碗留了几天的饺子是母亲疼爱女儿牵挂女儿的慈母情深啊!以后再吃母亲特意给我留下的大年初一的饺子,吃得是那么香甜,在氤氲的腾腾热气中,我的眼睛有些朦胧,鼻子有些发酸,但饺子的味道却久久留了下来。

家中老人过生日啦,过庙会啦,新添小孩子啦。又是一大家族聚会的日子。三个女人一台戏,岂止三个女人,我们这一大家子妯娌就有五个。我们自动分工合作。两个嫂子和面,我和大弟妹剁馅,小弟妹往大锅里添水生火。这锅子就是临时支在院子里的大铁锅,柴火烧的旺旺的,火舌舔着乌黑的锅底。孩子们凑热闹的往灶火里丢一把柴草,惹得几位长辈的笑骂:“不怕把房子点着!”那边面粉倒进盆子里,很快就有小手伸进去,被嫂子们拍回了。几只麻雀并不怕人,探头探脑在啄食洒在地板砖上的面粉。孩子们转移对象,蹑手蹑脚向麻雀走去,麻雀“扑棱”一下子直蹿向院子的柿子树上,留下目瞪口呆的孩子在仰望天空和树干。麻雀似乎还在惊魂未定地还在“嘁嘁喳喳”吵闹。那边又飞来几个,孩子们继续轻手轻脚去追赶。居然少了几个捣乱的淘气包,放归自然的孩子们其乐无穷。我们则剁得菜馅儿叮当响,大家说不要料理机,料理机搅出的馅没滋味。很快山岗似的白菜堆满案板,盖布包裹挤去水分。那边和面的已经去耗油了,油温好,葱姜蒜炒出香味,少凉一下,放入昨天晚上就浆好的猪肉馅儿。肉入锅中,香味四溢。院子里的麻雀更多了,这次更有啄食地上掉落的碎白菜。二婶说:“别扫了,人吃饱,鸟雀也得吃饭。”孩子们还在乐此不疲地追赶着麻雀,头上都冒出密密的汗珠了。我在飞快地调着馅料,大盆里的馅螺旋桨一般旋转,很快肉和菜就成为胶合状的一个整体,香味已经弥漫在空气中。有小孩在抽鼻子了“真香!”“香吗?一会儿吃上三大碗!”“好耶!”俗话说的好:鸡多米香,人多饭香。看来还是真有几分道理呢!面切开,剂子擀成薄饼,皮薄馅大,很是实在。很快就在雪白的饺子就在褐色的高粱秸篾篦上团团排开,一个个封闭的圆圈逐渐缩小,直到最中间放一个饺子。“团团圆圆”寄予了多少家庭美好的愿望。或许为了这一日的家庭聚会,准备了很多时日;或许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或许他们只是为了“相聚”……

其实,吃得多了,才知道,吃饺子不仅仅在于吃,更在于品味那一种浓浓的乡味和亲情!好吃不过饺子,饺子就酒,越吃越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