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地图上位于坝上高原一个近乎正方形的小村庄显得格外的亮眼和亲切!这就是我的故乡,他有一个听起来让人感觉别扭的名字“小格赖”。从村人们零落的讲述中知道这是一个蒙古人的名字。不知道他何时来到的小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的这个地方。但他的名字却永远的留在了这片自古就是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的土地上。
历史的长河浩浩荡荡,关于故乡变迁的文字很难找到一星半点,究其历史不过百年有余。故乡原址位于现在村南2里处,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最后一家搬迁到新村后,我们称之为“下营子”的旧村才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也消失在了滚滚的历史长河中。如今的“下营子”连一处残垣断壁也难以找寻,更别说碎瓦破砖了,有的只是土堆坑洼。
“下营子”是故乡的根基,也是故乡美丽的记忆。他依山傍水,美丽清新。出门可见巍峨的高山,一条轻轻流淌的小河穿村而过,虽房不成排,街无直道;虽土垒泥抹,无砖无瓦,可故乡人以他们的坚强和智慧,为故乡铺就了一条朴素而庄严的路!
“下营子”所处位置为河道两旁,属于下湿地带,故乡人称为“胶泥地”。阴天下雨后道路泥泞湿滑,人车难行,而且车辆过处很容易就陷进泥中,即使稍微干点儿后人踩上去泥土有弹性且很滑,也很难行动。所以上世纪六十年代村子整体向后撤2里,搬迁到现在的新村子。
搬迁总有改变,在村落布局上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性。房屋成排,街道笔直,虽然还是土垒泥抹,无砖无瓦,但是整个村庄显得整齐划一,井然有序。道路两旁种植了挺拔的白杨,苍劲的榆树。夏季绿荫婆娑,凉风习习,村民们纳凉避暑,闲话时光;秋季天高云淡,金黄片片,故乡人笑迎硕果,共谋未来!
新村新气象,一切都是欣欣向荣。这一刻故乡有了一个既大气又大方的新名字:“社新村”,取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意。虽然有了新名字,但在故乡人的口口相传中“小格赖”还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可爱,直至如今。
故乡还有一个特殊的雅称:“黑亮大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故乡的人们把遗留下的冻了一冬的土豆从地里刨出来,洗干净了,剥掉土豆皮,放到太阳下晒到没有一点水分的时候,磨成面粉,掺上少量的莜面,和起来,搓成莜面鱼状。由于蒸熟后又黑又亮,称之为“黑山面鱼”。这种新型的吃法慢慢在四乡八村传了开来,“黑亮大队”的雅称别应运而生。如今这个称号随着时代远去了,但“黑山面鱼”却成了如今故乡人餐桌上得稀罕饭。它伴随着故乡人渡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它是故乡人智慧地创造和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勇敢精神的体现。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乘着改革的春风故乡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最直观,最形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房屋建筑,村容村貌的改变。从过去的土房泥墙到土砖混搭,再到清一色的砖瓦结构,每一次的改变都是故乡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随着农业种植模式的改进,如今在故乡的土地上只能看到少量的莜麦和胡麻如鹤立鸡群般穿梭在各色的蔬菜和其他的经济作物之间,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走进现在的故乡,就如同走进了一座小小的城市。
故乡掩映在绿树丛中,鸟鸣雀唱,绿意葱茏;红砖碧瓦,简洁素雅。道路干净整洁,一尘不染。清脆的足音悠悠悦耳。整齐的马路牙子随着街道笔直地走。主街道上杨树、榆树换成了漂亮的景观树,树下一丛丛,一朵朵各色的花儿摇曳生风,花香四溢,沁人心脾。围墙上不再是标语单调地行走,而是一幅幅充满文化气息的各式壁画。为你叙说着礼仪仁孝,文明和谐;为你描述着山川秀色,村庄变迁。根根网线连世界,条条管道通民心!网络把小村与世界连接,疫情下孩子们的课堂就设在家中,方便而干净的自来水浸润着每一个村民的心田!柔和明亮的太阳能灯光亲抚着故乡每一条街道,星光辉映着灯光,灯光照亮了故乡的前方。
美丽乡村建设绽放着灿烂的花朵,新时代新征程故乡会更加富裕,更加美丽,一如他卫星地图下的外形,方方正正,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