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小月半大
邓又新
在老家有一句俗话是这样说的,拜年不拜初五六,有酒也无肉。意思是说,年已到了尾声,什么都吃完了年也就过去了。
然而“年小月半大,过了月半走人家。”对母亲来说,过了正月十五,那就是她的年到了。
因为从正月初一开始,母亲作为家庭主妇,几乎每天都要招待来家里拜年的客人,初一是本家,初二是外甥,初三是女婿,初四是舅侄,初五是姨侄表侄……直到正月十五都断断续续地有客人来。无论哪一波客人来都离不开母亲的操劳,所以只有过了正月十五母亲才能松一口气。
正月十五一过,母亲就要回她的娘家玩几天,父亲作为大队会计他要忙集体的活,那时家里就会搞得乱七八糟,我们也时常饥一餐饱一餐的。没有母亲的家,令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宁可要讨米的娘,也不要做官的爷。”这句俗语的真正含义。
母亲为了不让我们饿肚子,在回娘家之前的正月十五这天就会做几大筲箕月半粑粑,每天放学回家我们就捞出在土灶里烤得焦黄焦黄的粑粑吃得津津有味,往往月半粑粑一吃完母亲就刚好回家了。
正月十五这天,天不亮母亲就起床磨米粉,切肉丁,剁萝卜,煳粉子,捏粑粑,生灶火,蒸粑粑。
月半粑粑蒸好了,母亲趁热盛了三个粑粑装在碗里贡到神龛上,父亲上了香焚了黄表拜了祖宗点燃鞭炮,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
元宵节这天热闹极了,滚狮子,划彩船,舞龙灯,踩高跷,提灯笼……大人小孩为了抓住年的尾巴,将浓浓的年味又掀向了高潮。
而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正月十五“赶荒猫野狗”就成了我们庆年的压轴大戏。
据说是为了新年的丰收和好运,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要将那些藏在田间地头坟茔荒地里的野猫野狗或邻村企图进入村子的家猫家狗全都赶走,因为它们会给我们带来晦气。
吃罢月半粑粑,天一黑我们就拿了草叉或木棍,架着柴草走出村子点燃了在田间地头奔跑。那燃烧的火把像一条条火龙,那火龙伴着我们震天的呼喊声冲向荒郊野地。
田埂上的荒草也被点着了,呼啦啦,无数条火龙在田垄间飞奔起来。在那火光中在那喊杀声中,似乎有无数条荒猫野狗落荒而逃了。
放眼望去,无数支火把无数条火龙铺天盖地向荒野奔腾而去,恰似天河里流光溢彩的流星雨。
一个火把息灭了,又一个火把点燃了:一条火龙消失了,又一条火龙出现了。火光追着火光,喊声连着喊声。
这火光将阴霾驱散,这喊声将晦气赶走,迎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幸福年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