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常文选的头像

常文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02
分享

母亲的窝窝鞋

渭北农村的冬天特别冷。记得小时候,每到这个滴水成冰的季节,我总能穿上母亲做的窝窝鞋去上学。窝窝鞋是渭北人对过去那种老粗布棉鞋的叫法。渭北人老陕口音重,把鞋不叫鞋,而叫“hai孩”,窝窝鞋在渭北就叫成了“窝窝孩”。现在,这种纯手工棉鞋在农村已经不多见了,可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却是农村人冬天离不开的物件。

窝窝鞋因鞋底厚、鞋面里絮上棉花、放在那儿像个鸟窝一样而得名。它最大的特点是穿上舒适暖和,方便护脚,大人小孩都喜欢。在物资供应短缺、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年代,这种鞋同身上穿的衣服一样,商店里很难买到。即便是商店里有,农家户手里也没钱买,只能靠家庭主妇手工劳作。因此,母亲每年都要做上几双窝窝鞋给我们穿。窝窝鞋做起来非常麻烦,需要经过好几道工序。首先要将缝制衣服剩下的碎旧布料用浆糊一片一片粘贴成袼禙(即碎布做的厚片),还要将其放到石块等重物下边压平压实,再用粗针粗线绳纳成不同尺寸的鞋底;其次要选用深色结实的布料,裁剪成上下两层的鞋面,中间絮上棉花;最后,把装有棉花的鞋面绱到鞋底上,一双浑圆暄和的窝窝鞋就做成了。

窝窝鞋最难做的是鞋底。一双窝窝鞋的鞋底针脚细密不细密、结实不结实,直接影响鞋的质量。因此,母亲做窝窝鞋,特别重视鞋底的做工。母亲说,窝窝鞋的底必须厚实绵软,要不穿上去不光不暖和,也不结实,容易磨破。母亲这样说自有她的道理,可我知道,鞋底厚了,做起来就很费劲。我经常看到,母亲一手拿着锥子在鞋底上戳眼,一手把针线穿过去,然后两手并用,拽着线绳使劲拉,一个针脚才算完成。而这,只是做鞋的一个小小的步骤,要做成一只鞋底,需经过无数个这样的过程。母亲就是这样不厌其烦,常年累月地飞针走线,解决我们一家人的穿戴问题的。

我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每年从夏季开始,母亲就早早地动手做一家人过冬的衣物了。因为做窝窝鞋费事,所以她先从做这种鞋开始。那些个白天黑夜,母亲手里总是不离针线活,我满耳听到的不是母亲“刺刺刺”的纳鞋声,就是“嗡嗡嗡”的纺线声。母亲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纳鞋做衣服上,几乎没有歇息的时候。就连到邻居家串门子或家里来亲戚,也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活。生产队时期,农村人凭工分吃饭,母亲白天要参加生产队劳动,晚上回来还要加班做针线。她守着一盏光线微弱的煤油灯,一干就是大半夜。那些年,农村生活艰苦,缺衣少穿,但在母亲的精心调剂和辛勤劳作下,我们一家老小冬季基本都能穿上棉衣和窝窝鞋,不至于受冷冻脚。特别一提的是,每年过年,一家人都能穿上新衣服、脚蹬新窝窝鞋,迎接新年的到来。我到现在都深深的记得,母亲当年为解决一家子那么多人吃饱穿暖难题,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我上学那阵子,每到冬季,母亲便拿出提前做好的窝窝鞋让我穿。农村的冬季非常寒冷,凛冽的北风刮过来嗖嗖的,吹得人从脸上到脚上像刀割一样生疼。这样的天气坐在冰冷的教室里上课,那滋味真的不好受。为了防止脚手冻伤,一些同学便从家里搬来燃烧过的火盆灰,放到书桌下暖脚;部分同学还给手上带上套袖保暖。我因母亲做的棉衣袖子长,不用戴套袖;又因有窝窝鞋穿,所以尽管在寒冷的冬季,脚手很少冻伤过。

我参加工作以后,农村生活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母亲还照样关心我的生活,生怕我冻着饿着。那一年我回老家,母亲请裁缝给我做了一件棉上衣,还亲手给我做了一双窝窝鞋。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劝母亲不要再操心了,如今不同过去,市场商店什么都能买到。我眼含热泪只留下了棉衣,窝窝鞋没有要。我到外县工作,母亲又给我做了一床棉被一双窝窝鞋,我把棉被收下了,窝窝鞋留给了父亲穿。

一双普通的窝窝鞋,体现的是母亲对我们深深的爱;穿上它,暖在儿女们的脚上,甜在母亲的心里。窝窝鞋是母亲对我们的恩泽,更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