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常文选的头像

常文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1/08
分享

伴我前行三十年——回忆我同《渭南日报》的交往

我同《渭南日报》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那时我刚从南方一座靠江濒水的美丽小城调回老家蒲城,在一家担负外贸生产任务的企业从事劳资管理工作。从那时到现在,三十多年过去,每每想起我与该报的渊源,心情总是激动不已。

我刚调回来那阵子,被安排在厂办做劳资管理员。因为平时好写写画画,厂领导经常要我写些文字材料,或上报或交新闻单位处理。这样,就有了同《渭南日报》接触的机会。一次,县上举办通讯报道培训班,厂领导要我参加。培训班设在县城中心那座著名建筑的二楼。那天,我怀着十分虔诚的心情,早早来到会场。据培训班主持人介绍,主讲人是《渭南日报》的编辑、记者刘耕和赵茂胜。刘耕老师主要讲授消息和通讯的写作,赵茂胜老师主要讲授人物特写和文学作品的写作。他们的讲解深入浅出,联系实际,对我的帮助很大。尤其是刘耕老师的那句“编辑的水平就是制作标题的水平”,一直深印在我的脑海中,使我终生受益。打那以后,我就认识了两位主讲老师,也开启了我同《渭南日报》交往的历程。

我所在的工厂是一个卫生材料生产企业,主要产品为药棉、沙布、绷带等医用敷料。这个厂也是一个面向海外市场的出口创汇企业,每年为县财政贡献不少外汇,因此县上非常重视厂子的生产与建设。《渭南日报》和其他新闻单位也对我们厂十分青睐,经常派记者前来采访。一般情况下,新闻单位记者来厂采访都是我接待的。这样,我就多了同《渭南日报》接触的机会。刘耕老师是我们厂的常客,他多次鼓励我写一写厂里的生产情况,投给他们报。于是,我就写了我们厂出口创汇的消息稿,交给他。他当即对稿件做了修改,并在我的署名前加上“通讯员”字样,吩咐我立刻发走。我在《渭南日报》的第一篇稿子就是这样产生的。后来,我将稿子做了必要修改,发给《陕西日报》,被陕报以简讯的形式,于头版刊发。刘耕老师在我厂采访期间,根据厂里抓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写成了题为“金钥匙在他手中闪光”的长篇通讯,《渭南日报》以头版头条的位置予以刊发。该篇发表时,还挂了我的名字,我在感激的同时,同报纸的感情又亲近了几分。《渭南日报》的一系列宣传造势,使本来就颇有名气的我厂被树为全县企业的先进典型,县上在我厂召开了全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场会,我厂也被《渭南日报》确定为企业思想政治建设联系点。

不久,我被调入县委办公室做综合秘书。因为工作关系,同《渭南日报》的交往更多了。当时正值农村在完善新一轮土地承包中,全面推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为了使该项改革深入扎实开展,县委借鉴外省做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帐面双田制”的改革举措,把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农民群众理解,方便操作。根据县委主要领导多次的会议讲话以及与相关负责人的谈话精神,县委办综合组整理出了一篇以县委主要领导名义谈推行该项改革的体会文章,办公室领导安排分管综合工作的副主任和我将稿子送到《渭南日报》。报社总编和有关版面的责任编辑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当即安排审核编稿。稿子见报后,在全市和周边市县引起了不小轰动,不少县市区纷纷组团到我县参观学习。同时,这项改革举措也引起了省上的重视,省级有关部门要我县认真总结经验,以便在全省推广。

岁月漫漫。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工作几经变动。但无论走到哪里,从事何种工作,我同《渭南日报》的联系,始终没有断过。九十年代末二十世纪初,我所在的单位进行机构改革,实行了垂直管理体制。如何正确处理条条管理与地方党委政府之间的关系,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立足当地,毫不动摇地接受地方领导,切实贯彻行业业务指导,推动县上布置的任务和各项业务工作全面开展。我把这些做法写成新闻稿件,投给《渭南日报》,很快见报。我们的做法,受到地方领导的一致好评。由于我们始终坚持摆正位置、正确处理条块关系,因此我单位在当地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单位年年被县市评为先进单位。有一年,单位还受到国家局和人事部的联合表彰。

退出工作岗位后,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进行业余写作,因而同《渭南日报》的联系更紧密了。过去,我一直是写一些工作方面的新闻报道,从岗位上退下来,接触更多的则是文学作品。我喜欢散文,开始时不知道散文如何写,只好边实践边摸索。记得有一次,我结合工作实际,试着写了一篇怀念毛主席的散文,送到报社的编辑中心。那天,编辑中心的人员都外出采访了,偌大的办公室只有一位年龄稍大的女同志值班。她让我把稿件放到另一间文苑编辑的电脑桌上,还告诉我了编辑中心的电话号码。第二天,我便打电话同那位编辑联系。那位编辑非常热情耐心地告诉我,散文要写得既有文学性又有可读性,不能像行政公文那样干巴巴的缺乏吸引力。她还直接指出了我文章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要我修改。我立刻按照她的指点,删掉原稿中公文式的语句,换上了文学作品的语言,用电子邮箱投了出去。不久,文章便被采用。这是我的第一篇文学作品问世,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

有了第一篇,就有了第二篇、第三篇,我的写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但凡有了话题和写作冲动,我就把它写出来,投给《渭南日报》。近年来,我每年都有几篇散文见诸报端,这使我同《渭南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平时翻阅这些作品,既感到欣慰,又深深体味到其中渗透着编辑老师改稿指导的心血。犹记得,编辑老师细心地给我纠正错别字,令我恍然大悟;帮我订正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和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使我了解了更多的历史知识;叮嘱一段文字中有关词语的规范性用法,使我学到了不少语法知识,等等。可以说,没有编辑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就不会有我文字方面的快速提高,也不会有更多文章的公开发表。

回顾三十多年走过的路,《渭南日报》对我的影响和支持功不可没。正因为这样,我对《渭南日报》的热爱、感恩和崇敬与日俱增。惟其如此,才有了我持续前行的精神寄托与不竭动力。

风雨兼程三十年,伴我前行三十年。三十年,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这三十年,因为有《渭南日报》相伴,我的生活变得十分充实快乐而有意义。这个经历,是我人生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