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菡萏的头像

菡萏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3/29
分享

所谓的传宗接代和嫁娶

 

所谓的传宗接代和嫁娶

 

 

 

这个春节,最有意义的事,莫过于许多人推动了一件事。

中国人吃吃喝喝几千年了,所谓的传统文化也延续了几千年。包括传宗接代,重男轻女,聘礼等等,皆农耕文化,宗族思想留下的。什么轨道跑什么车,农业社会那套,肯定不适合工业社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小花梅”事件表面上看是法制没延伸到,贫穷,为利益驱使,人性恶等,本质是某些传统文化的毒瘤没被割除。妇女做为生孩子的第一劳动力,一直是被掠夺的对象,《红楼梦》里的香菱便是,门子、雨村知道她家在哪儿,就是不说。有些人还在讨论《金瓶梅》和《红楼梦》哪部书好,有什么可讨论的,哪本书能为人类提供警醒,往文明的进程,哪怕蠕动一小步,哪本就好。这是衡量一本书高度的办法。

鲁迅和张爱玲作为现代文学的两座丰碑,你能说张爱玲的写作技法、语言艺术逊于鲁迅!而鲁迅试图打开一座腐朽的古墓,抽出一道光,或像把匕首,把毒瘤挖出来,这对社会进步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很可惜,鲁迅当年想摒弃的东西,现今一些人依旧奉为至宝。

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是流传下来,统领一时的文化,曾在某个时间段起主导作用。是当时社会的一双鞋,脚多大,码多大。所以传统思想,没对错,只有对应。而社会是不断放足,打破禁锢的过程。削足适履,肯定疼,人类的进步便在这种不断疼痛和矛盾中行进。

什么是文明,母亲就是文明,对女性的尊重便是文明。文化的光亮,只有照到人身上,才是文明。以人为本,方能体现文化价值。所以文化,是为文明服务的。人类初期肯定是野蛮的,掠夺食物,争地盘,谁力气大,谁起主导作用,否则母系社会也不会瓦解。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和工具,人占第一位。当知识成为强大生产力时,体力的优势逐步削弱,女性同样可以掌握运用知识,崛起实属必然。

文明的标志,便是对待女性的态度,且成为标杆灯塔。中国这一百年间,一直在释放女性。为何曾受压迫?因为打不过男人,锁呀,拐呀,卖呀,本是动物丛林,比力气而已。



 

  

宗法社会,是男权社会的产物。像张谷英村,房连房,一个大家族,俨然一个小故宫。过去哪个女的胆敢做出不轨之事,便是整个家族的敌人,私刑,沉塘。现今闭塞的村落,等同另外的宗族形式,有共同的利益需求。

血缘关系,根深蒂固。宗族实则是利益集团,它的要害是缺人性,以牺牲弱势群体及个人自由为前题,是农业文明的产物。集体自私,罪恶便不是罪恶。宗法代替律法,可以杀人,且扒光衣服耻辱着杀人。

传宗接代观念,继承财产观念,贞洁观,均以牺牲女性为代价。

李纨便是贞操观的例子,不到20岁丧夫,守寡终生。延续到200多年后的20世纪80年代,还有女性骄傲地说,和丈夫结婚前手都没拉过,以示纯洁。实则耻辱,彼此不熟,已然上床。

朱安就是摆在鲁迅家中的传统思想,所以鲁迅不动她。她完全可以让鲁迅休了她,走出去,求学,接受新思想,像张幼仪那样,变成新女性,成为独立的人。但她只站在原地,成为活化石,鲁迅的附属,甚至遗产。

思想决定行为,她传统着自己。

有人说,那个时代就那样。其实什么时代都有先驱,都有人打破,善恶并不难甄别。只是利益或坏一旦成为习惯,和当时的思想一挂钩,就变得义正言辞,理所当然了。封建社会没平等一说,它的腐败,就像时间的脓包,不断流血,不断疼痛。

文明是由女人的自由度决定的。当你越强大,越不作为伤害体存在时,文明的曙光才会降临。人之珍贵,在于此。

19世纪的人文启蒙思想,对弱者的同情,于人类进步起着积极推动作用,可惜中国缺失了这一课。至民国,在外来文明的冲击、一些有识之士的奔走呼吁、孙中山下令下,缠足问题才得以解决。传统文化铲除不了自身毒瘤。即便现今经济上去了,一些人依旧守着一口思想黑井。这种水提上来饮用,毒害一代又一代人。



 

 

到了今天,为什么还有拐卖人口这种现象?因为有市场,有思想基础。有需求,就有供应。乡村落后只是一个方面,传宗接代的思想才是作恶的端由。要生崽,要生男崽。女为男用。没女人咋办,买、抢。这在一些小说中也有体现。把女人买来,驯服,生子后,再用血缘这根链条锁住让其变成施恶者或疯掉。女人在他们眼里皆一样,用钱可以换,钱比女人珍贵。

你还能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善是文明,是凿开脑洞的光,是后天形成的思想。可惜有些人的思维始终停留在《红楼梦》时代,生孩子只是为了传宗接代,而非孩子本身具有生命意义,是大地双手托举出的太阳,是偶然,是新鲜阳光下,自由奔跑成长的生命个体。

生下来,若是男孩,便被予以重大使命,担负起家族兴衰的责任;女孩被嫁掉。这也是种功利,当时的社会就是这样维系运转的。曹雪芹尖锐地批判过,并做了两首《西江月》自嘲。所站角度,即家族角度。有人认为是作者自悔,那是还搅在宗族观念的泥潭中,而非个人的需求与渴望中。

迎春被嫁,被凌辱,只有宝玉忧叹,想求老祖宗把二姐姐弄回来。王夫人等皆冷漠,看着她死。规矩大于生命。

你会发现,《红楼梦》写的图景,并未杜绝。宝玉烧书,反抗的便是某些传统思想,再至鲁迅。可惜一些人的思想观念依旧落后于曹雪芹。

农业社会,普通人家种田需要劳动力,女的嫁到男家,女家少了一个劳动力,男家给予补偿。这便是聘礼的由来。女家再用聘礼去娶儿媳妇。没什么不妥,是交换,也是一种诚意。像《红楼梦》里,贾府这样的豪门,养个小姐肯定不是什么劳动力,你来了聘礼,我的嫁妆比聘礼还丰厚。钱不是问题,即便是问题,也不能小气,落人耻笑。为聘礼和嫁妆,王熙凤和平儿曾私议过。

到了今天,小家庭的抽离,让大家族分崩离析。宗族的瓦解,是迈向家庭文明的第一步。解开这条绳索,人自由了,世界也活了。

没有传宗接代,是不是就没有人口繁衍?回答是否定的。传宗接代只是一种思想,阻碍不了新生命的到来。人和大地万物一样,有四季,便有繁衍,越没条条框框,越茂盛。人口衰落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传宗接代这种思想间接导致,甚至扭曲的。

年轻时,几个女伴凑一起,埋怨的多是婆家,婆家小气,偏心,冷漠云云;娘家好,人钱都好,什么都往娘家贴。两口子为你家、我家,天天吵架。二十多年后,再聚首,谈的多半是娘家的不是。自己的一腔热血,化作冰炭。娘家拆迁,赔偿款分完,自己竟不知,回去吵架打架,弄回来几个钱,已身心俱疲,遍体鳞伤。父母卧床,哥弟尚未退休,女儿榻前侍奉,房子还想着留给儿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排外呀,姑娘是外人,这个打击不小。不光是钱的问题,还有尊严。

王熙凤亦不断炫娘家富,不断往娘家搬东西(赵姨娘言),最后,自己的女儿被娘家的狠舅卖掉。历史不断重演,所以人只是人,不在于婆家娘家。

说来道去,是传统观念在作祟,如果你不认为别人娶你,生孩子是为夫家,就不会去争婆婆的。婆婆的钱不该是她自己的,就该退了休还在搞补差,贴小家庭。

有人说,作为男方的家长如何。那作为女方的家长就可以高枕无忧,不用攒钱了。无非承认是给别人家传宗接代去了。万一离婚,万一没生育能力?一大堆后遗症。

法律没问题,禁止彩礼,家庭财产儿女共享。但传统思想依旧或多或少绑架着大多数人的思维。

娘家的财产不给你,给你也不是从骨子里,要掂量一番。非嫂子弟媳有问题,而是你的父母和兄弟脑袋还残存着这种思想垃圾,认为那点可怜的财产得留给他们的血脉。

是血脉。所以血缘是最无情的,也是最自私的。女性,看似有血缘,其实没血缘。娘家送走了你,你不生孩子,婆家财产也不会给你个人。

对娶、嫁,不妨放大来看看。娶嫁的目的是生育,以女人流动为基础,从娘家离开,进入婆家,为婆家繁衍。男家若付不起聘礼,借钱娶媳妇,媳妇进门再拼命赚钱还掉,自己买了自己。

只有当生孩子不作为传宗接代的目的,成为人之本身,孩子的本身,孩子对社会对生命的意义才能完整体现。那么女性也才能和男的完全平等。既不会去争婆家,也不会争娘家。

焦点是姓氏,越开放的人,越不在乎姓氏。孩子姓什么都改变不了父亲母亲这一事实本质,爱的含金量也不会削减。所谓父系母系的归属,本身藏有隐患。孩子跟谁姓,可以自由选择。若生两个,各姓一边。把婚姻还给婚姻,双方父母有能力,自会帮助,而非捆绑式,争论式,应该式。

能不能不娶不嫁,生命只是生命,想和谁组成家庭就和谁组成家庭,这是要思考的。

制造生命是最低端的,也是最高端的;最伟大的,也是最平庸的。别的制造均为其服务。爱因斯坦不会因为姓氏而争夺,姓氏也是一种占有,自私的产物。

 

 

过去家族发枝散叶,现在成倒三角,年轻人越来越少,越来越珍贵。

过去的婚姻经过无数口舌是非的枪林弹雨,才能走至今天。现在有的年轻人连这场硝烟,都不愿意趟。

过去邻里吵架,骂别人家绝户是最狠的,生男孩成了竞争比赛。

铁链女的存在,是明摆着的癌;隐形的癌,依旧是家族观念,娶和嫁的问题。女人婚后用强或独身躲避均无效,不能根除或打破这种婚姻模式。

我们身边,有多少三十多岁不婚的。娶不起就不娶,单着舒服;娶得起也不娶,何苦让人管,吵吵闹闹。你没钱我不嫁,你有钱我也不嫁,为什么要成为你家媳妇,面对那么多复杂没必要的人际;你家又有多少钱,能把一个大活人弄回去。看似没遇到合适的,追求双方思想契合,实是恐惧婚姻。

自由,成了最迫切的主题。明知道家是温暖是依靠,是防老的手段,依旧选择放弃,放弃的还有性爱。不能不说是种悲哀,也是进步。

相传某省媳妇回夫家做了一天饭,吃饭时公公让她站在门口,她把桌子掀了。这个细节,足以反映愚昧和文明,闭塞农村与城市间的对撞。为什么城市代表文明,因为开放,开放标志着进步。法制的健全只是一部分,思想的锁链打开,方是正途。什么吃人,思想吃人。沉猪笼没了,缠足没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未婚先孕、同居、离婚被耻笑没了。毒瘤一点点挖,时代肯定是进步的,所以今天不答应锁链女的存在。接下来的嫁娶观念,儿子女儿在思想上的划分,以及姓氏,这些隐形癌症,也会慢慢消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还有拉桌子,大宴宾客,门口摆账本的做法,一百年后也将消亡。所有勉强的绑架式的情感都将消亡。

过去揶揄上海男人,不像男人,做小伏低,做饭洗衣。现在不说了,夫妻都工作,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家务不该共同分担?不合理就会被打破。别人走在前面,开放的早,富裕的早,开化的早,进步的早。

大城市,白领独居形式的蔓延,愈发导致全球青年人的锐减。现在养老,有儿女,有护工。到了我们只有独生子女这代的晚年,能不能请到护工,还得另说。


 

传统文化又分物质传统和思想传统。物质传统是种永恒,是尚能触摸,留有人类温度的固体时间。我们的眼睛多珍贵,它就有多珍贵。物体的传统比思想的传统要有价值多得多,代表当时的劳动智慧与审美,比如中国古代的建筑、绘画,老物件的精致用心等。而思想的传统,是一条流动的河流,因势而变,需要新的补充调整,甚至舍弃。

物件穿越时间,思想顺应潮流。

传统观念尽管式微,但还残余。三观不解决,社会进步只能表面化,人的现代化是最主要的现代化。

人际纽带也出现了新鲜命题,是思想亲,还是血缘亲。有人对亲情态度开始批判,这也是一种声音。

血缘不把人作为个体看,个体自由被其束缚,成为潜意识,自以为正确。因愚昧而自信。

什么是愚昧,愚昧就是守着旧的东西不放。

为什么那么多人春节不再愿意走亲戚。农业社会,以血缘为基础,共同协作。城市快捷,尊重个体劳动。

过去大年三十12点一过,陌上红灯点点,家家户户开始川流不息拜年。现今年味淡了,是因为生活丰富,能消耗的东西太多,追求简单,拥有自己的时间空间,成为必须。

我们或多或少生活在传统观念里,顶多在文学与艺术中寻求点自由。

现今的人际纽带是独立的,显示着作为人追求自由,才有其可能。

一个人没有更高的精神要求,只有在血缘里混。这话说得刻薄,却是实情。就像《红楼梦》,利益没被打破前,都是相安的。

有人会说,数典忘祖,这便是典型的宗族观念。有的年轻人孩子都不想生了,祖还在哪儿。照顾好父母,孩子,尊重每一个生命。记住恩、施于爱,合理才是永恒的陀螺。

尊重是个系统工程。“嫁”这个词汇早晚要废弃,生命的重要是现在进行时,它完整的意义是尊重和自由,两个人有愿望彼此为伴,共同制造一个孩子,这是其全部精髓。所以男人不是女人的依靠,放弃这样的想法才能成为自己。社会在不断往前行进,尽管传统的观念还根深蒂固,但若再为生男生女纠结,也就太out了。多大的家要传宗接代,最大的脉络是文明,这是人类要仰望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