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菡萏的头像

菡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8/31
分享

渴望那清凉的水花

从洈水回来两天多了。

几年前,暗夜里站在这条亚洲第一人工土坝上,回身拍了居住的酒店。同样的角度,同样的画面,也是几个人徐徐走着。身边是洈水沉默的呼吸。白日里,她是碧绿的,似大地柔软的翅膀,可以扬起。尤其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渴望那种清凉的水花。

那次是初冬,空气清爽洁净。卸甲坪经年的落叶堆了一层层,踏上去绵软无声。那金黄的叶片随着人的脚步一直蜿蜒在起伏的水泥路上。从坡上望下去,星星点点逶迤的人,落叶在风中刮了又刮。

今年又至洈水,“荆州作协后天青年作家班”在此开班,我有一堂课。来之前,认真打了讲稿,希望把自己的一点单薄体验分享给诸位新文友。七八个问题,只讲了两个问题,剩下时间都在扯野棉花,早就游离了文本。我对身边的齐主席说,差十分钟提醒我,我结束。齐主席说他都听迷了,不忍心打断,结果这堂课,超时一倍时间。不想假大空,不想枯燥,只想说点真心话。

一个学员结业后写的文,我截了屏。刘良友先生是一家小公司法人,曾在海外留学,看过他的文,极好的。我低估了这批学员,有的在《作品》杂志发过文,比如聂赵阳先生。许多学员的文字有灵气,可贵的是真心,缺的只是写作经验。很多市面活跃的成熟作家的文字已然是机器,而他们不!有新鲜的情感和真诚在里面。他们来自各行各业,颇有建树,但一触摸文学便回归童心,像个孩子般欲泪。

其实写作就是一个人的战斗,孤独漫长,甚至消耗,寂寞无望又内心欢喜的消耗。

我荐的书除中国的《儒林外史》《金瓶梅》《红楼梦》《海上花》《张爱玲文集》,还有国外的《契诃夫小说》《毛姆小说》《巴乌斯托夫斯基全集》,以及19世纪的文学作品。

为何推荐这两组书?中国是一个宗法社会,讲盘根错节的关系,而关系也最能体现人性,所以中国书籍大多写的是“人性”;外国著作讲“情怀”,这是他们的区别所在,各有侧重,也互补。中国的小说写得冷静,扎实;外国的大部分小说言语高贵,充满深情。只有两者兼顾,才能丰富。

取法乎上,会避免弯路。这些书是文字里的黄金。我还讲了为何同时期推荐张爱玲的作品,没推荐我尊敬的鲁迅先生的作品,是从艺术的角度考量,而非思想出发。真正的艺术是一个不断放大的过程,而历史的节点,在人类的长河里,会越缩越短。且鲁迅的文章,我们上学时,已熟知。若能人人做鲁迅,哪怕有他那么一点点的思维,都是好的。

何为文学?文学,文明的学问,文化的学问,而非武学。文是对着武的,换而言之,是用情感解决问题的学问,而非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学问。一个动手脚,一个动情感,这是它们的分野。阴谋诡计,也属于变相隐形的武,背后动手脚而已。所以文学是一门很高级的学问。

很多人说文学是人学,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也说,人情练达即文章。窃以为,还是稍嫌片面了,尽管每个人对文学有着不同的体验。并非人情练达了,便有好文章。懂得人情世故,有了敏锐心和观察判断能力,只是具备了前提条件。谙熟,才能水到渠成,成为生活的行家里手,驾驭得住笔下人物。迟钝或外行,连生活都摆弄不清,自然没办法行文。

说文学是人学,深谙人性,但还不够。你小,你龌龊,没有情感的怀抱,便谈不上文学。酒香靠风,靠饮者和自身不自觉地挥发。

写,就要读。阅读的作用,大体分为两类:一、养情;二、明思。情怀非生而有之,是慢慢养出来的,情养多了,便有了情怀。有了情怀,更易共情,当个人困苦,成为大众苦难时,社会才彰显进步,才能保证人不去伤害人。写作便是这种共情的过程。归根结底,围绕一个“情”字,所以脂砚斋说《红楼梦》大旨谈情,当然,这个情,不是狭隘的爱情,而是大情,是人类通往文明的共同情感。而明思,则是暗夜里的一束光,让思维保持独立清醒的前提。如果没有前瞻性或发现不了新的独特的东西,和普通人的目光又有何两样?文学目光和世俗目光是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

文学和非文学的区别,只有一个字“我”的介入。没有“我”不叫文学。有个人的思想、情感,具有艺术性的表达才叫文学。所以那些资料性的历史掌故、时事新闻、擦热点的评述等,都不是文学。包括副刊登载的零碎小文,也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的习作。另外无情感的诗歌、散文、小说皆非文学。

文学是有生命力的。生命靠什么?靠血液的循环,心脏的跳动,大脑的思维,没这些就会死亡,文学亦然。没“我”,便是赝品。

最能撼动人心的作品,是具有超越性,能超越亲情爱情的。比如《金蔷薇》,老沙梅和小女孩的关系,非亲情,非爱情;《一篮纵果》钢琴家与小女孩,非亲非故,受惠于陌生人。还有《悲惨世界》的莫里哀神父,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里的《县城里的医生》等等。《红楼梦》里,宝玉对女人的感情,给予性别,又超越性别。亲情、爱情是伟大的,更是狭隘平凡,有私性,属于自然而然,该爱的范畴,并被一代代高手写尽写烂。很难再出新意。很多意外之爱,才真正伟大,又荡气回肠。这些均是进入正题之前,要梳理的概念和要说的话,怎奈占了一半时间。

另外我提到了史铁生对散文的贡献尤为巨大,堪称典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等同欧洲14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个人情感的崛起,迎来了思想真正的解放。史铁生让散文回归了自我。王小波的散文,大多是随笔,史铁生的是纯散文,有小说的构筑。

鲁迅的《闰土》《社戏》能说是散文还是小说?散文在十八九世纪的国外,并没有严格分野,均叫短篇。只不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散文走了一大段弯路,现在又回归到正常轨道。假大空必然远去,而革新势在必行,固步自封便是死。思想,无形的监狱,所以叫解放思想,否则便是井底之蛙。

小说散文的区别,只是虚构和非虚构的问题。中西方绘画早在17世纪就已融入借鉴,文学是迟钝的,走在后面。

听课,能得到也只是经验之谈,主观均带有偏见性。最好的学习,是自己在家中学习。最好的培养是自己培养自己。笨,才是捷径,文学就一个字“写”。两件事,一读、二写。上学习班,也许是人生的转折,是瞭望外界的一扇窗口。但若手里没东西,认识编辑也没用;有东西,写的不达标也没用,上一次和一百次没啥区别,淡然和平常心才最主要。

2022.8.17.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