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一位作家前辈的朋友圈,看到他的一首新诗作《街角报亭》,又忆起那已经远去的报刊亭……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是报刊亭崛起的年代。当时,要寻求知识面的拓展,除了依靠收音机、电视机之外,就是报刊、杂志了。在我成长的小城市,供课内学习的书,都要到新华书店购买,而课外读物,则可到大街小巷拐角处的那一间间小小的报刊亭寻找。
我上小学的时候,家搬到了开元路。在开元路口的拐角处,就有一间小小的报刊亭。这间报刊亭,大概四、五平方米大小,厚铁皮制成的外围与顶盖,顶盖的上面,防晒所需,又用厚铁皮支撑,加盖一层白色的遮阳板。顶盖与遮阳板中间的厚铁皮正中央处,挂了一块写着“中国邮政报刊亭”的小牌匾。这块牌匾,呈乳白色梯形状,“中国邮政”及其象征图标为墨绿色,字体稍大;“报刊亭”三个黄色字体略微小些。顶盖边缘处,拉上一条同样墨绿色锯齿状印着“中国邮政”的横幅。许是为了应景,梯形状的小牌匾,以及在风中摇曳的横幅,让这间报刊亭,果真有种亭台楼阁之感。报刊亭内,挂满了色彩缤纷的各式报纸、杂志。《潮州日报》《羊城晚报》《故事会》《童话大王》《民间故事》《读者》《意林》《知音》等等,数十种杂志报刊整齐地悬挂在内,方便读者选购。
经营报刊亭的,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大叔。大叔原为电机厂的下岗职工,妻子在一家服装店帮人改衣服,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在上中学,日子过得很不宽裕。当年,刚好报刊亭作为民生项目,由邮政局负责管理。符合条件的,只需去邮政局申请,缴纳一点加盟费,便可进行经营。天降甘露,大叔也赶紧去申请,经营着这间报刊亭。我平时除了看电视、打游戏之外,就喜欢去这间报刊亭买杂志。《故事会》《童话大王》《民间故事》,是我小学阶段从不间断的课外书,每期不落。到了初高中,必看的便是《读者》《意林》与《青年文摘》。一边吃饭,一边看杂志的坏习惯,少说也坚持了十几年,也十几年如一日被责骂。虽然知道是坏习惯,却也改不了,似乎,杂志已成为菜肴的佐料,缺了便食之无味。经常去买杂志,也便跟报刊亭的大叔熟络了。大叔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有那么多的书籍可以看。他说自己小时候,只有家里的爷爷给他画连环画,至今那些连环画他都视若珍宝。他很爱读书,只可惜,没有遇上好时候,现在有了这间报刊亭,不仅能帮助生计,还能圆他的读书梦。直到有一天,我照常去报刊亭买杂志,大叔手里攥着最新一期的《读者》,看到我非常高兴,手忙脚乱地翻着杂志到其中的一页,指着里面一篇文章,激动地说,这是他写的!原来,他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投稿,虽然每次都在漫长等待中失望,却也从未气馁,不间断地坚持写作、投稿。这是他第一篇上稿的文章,也难怪他如此兴奋,我也被他的情绪所感染,为他感到满满的开心。
后来,我们搬家了,我也去广州读大学,很多年也不曾再去过这间报刊亭。但在广州求学期间,也仍然没有改变习惯,一直还在学校附近的报刊亭购买杂志。多年后再回到那间小报刊亭时,还是那位大叔,虽然多了些风霜的痕迹,却更加精神抖擞。报刊亭杂志种类也更多了,有《当代》《小说选刊》《艺术与设计》等等。大叔还认得我,很高兴,又絮絮叨叨地说这些年他又发表了多少作品。果然,“越写作越年轻”,这句话在大叔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现在,由于时代的进步,电脑、手机都非常方便快捷,大家都非常依赖、热衷网络,报纸、杂志、书籍的电子书网上随时可见可阅读。曾经忠实的纸媒体读者,许多也痴迷于电子书籍的便捷,报刊亭的生意也一落千丈。我再次去到那间小报刊亭的时候,它已经悄然离去,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繁华的街道,大叔也不知去向。
报刊亭曾是城市文明的一道别致风景,是拓展我的视野的窗口,是外部世界通往我的精神世界的一道桥梁。与它结缘,是温暖的邂逅。即便数字阅读有多么方便,我对纸质阅读的钟情,却依旧不变。报刊亭里,曾经文字花开,芳香四溢,丰盈我那些单薄且孤单的时光。而今,我却寻不到它的踪影。
不由得一遍遍赏读前辈作家的这首《街角报亭》:
“…………
在文字中放松
书香墨香,伴着
浓浓的市井气息
听说
这里卖报纸的
更能读出感觉
有感觉的文字
才会上心……”
曾经的报刊亭,留给我真实而温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