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小丹的头像

陈小丹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10/05
分享

小与大

读过张爱玲的《童言无忌》。里面有一篇短文,题为《上大人》。原文如下:

坐在电车上,抬头看面前立着的人,尽多相貌堂堂,仪表非俗的,可是鼻孔里很少是干净的。所以有这句话:“没有谁能够在他的底下人眼前充英雄。”

行文如此简约却又精辟,说它短小精悍,也不无道理。好比一块千层酥,融为整体,又是分散独立的个体。层层掀开,滋味一层胜过一层。

先说说标题《上大人》。结合文中字面意思看,“上大人”不过就是单纯指孩童与大人在搭乘的电车上站着时,因各自身高之故,孩童只能抬头仰视大人,如此曰为“上大人”。

其实,“上大人”亦为一种花牌,是流行于湘鄂渝边区的一种地方纸牌。至于流传时间,未可知。有传言自唐宋年间,亦有传言于清朝时期,甚至有传闻说此乃孔子所设计创造的。至于张爱玲为何会将用《上大人》来命名此短文,据比文中字面较深一层的角度剖析的话,应是指一种居高临下、趾高气扬的态度。

身高直指高度,高度却不尽然仅是身高,也许是一种身份的高低,或是一种道德制度的高低。文中“抬头、相貌堂堂、仪表非俗”,不单纯粹外形特征,也有种身份高低的意思。毕竟,贵气来得绝非偶然。另,且不论“上大人”是否真为孔子发明,孔子本就被誉为“上大人”,便更能看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道德高位的意味。毕竟,孔子先师是道德的楷模。可见,“上大人”三个字的意义非凡。

再看原文。句子1“可是鼻孔里很少是干净的。”字面看,似乎仅从身高差距上表现孩童仰视大人,同时,大人的鼻孔内容自然也被一览无余。

深一层看,这样的语句透着一种仰人鼻息的意思:有的人自以为高人一等(从相貌堂堂、仪表非俗可见),鼻孔朝天(俗称“牛鼻哄哄”),一副傲视群雄、唯我独尊的姿态。通俗点说,就是高傲,轻蔑,瞧不起人。这样的人,特别喜欢被别人仰视,膜拜,但这样的道貌岸然比比皆是,背地里又有多少污秽的东西呢。那就不得而知。反而那些一直在当“孩童”的人,虽卑微仰视着他们,或许早已看清鼻孔内的脏东西了吧。说到这儿,想起前段时间很流行的那首刀郎的歌曲《罗刹海市》。词意倒也与《上大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再看更深层次,也就是道德制高点那一层的角度。“好为人师”这句话听不少,见也见不少。总有那么些人,很是喜欢以自己的道德标准作为衡量别人的尺子。对于他人独立的思想,他们一概置之不理,一味要求他人必须以自己的尺度为准则,在那一方之地量啊度的,稍微超界,便会遭到严厉的谴责。

且以自己作个例子。我时常寡言少语,面无表情,看似冷漠不合群了。经常有人说我:“你怎么不笑?感觉你被欠债百万似的。”一开始,我不理。问烦了,我答曰:“我笑了,你还我百万债不。”

也有认为在某个时刻,事情的发展正确的方向必须以展露笑容作为标志性定义。其实“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刻的笑容真否可印证真伪,抑或仅为标识出愉悦情绪而展露,实在是见仁见智了。再说寡言少语。面对能说会道的大众,似乎我又再次成罪人了。豁达的熟人、朋友,能理解我的独特风格;若是碰着某些个“道德模范”,自然也就被无休止地诟病。他们看来,内向不符合他们的审核标准,是十分不正常的。幸得,身旁人大都是友善的,没有过于嫌弃坚持在山下看风景的我。

句子2“没有谁能够在他的底下人眼前充英雄”。此句谓之精髓,惟结合整个篇幅,才可能得到透彻些的分析。它就好比一份Ristretto(超浓缩咖啡),须加水、加牛奶稀释冲泡,才能品尝到咖啡的浓香丝滑。

既提及“英雄”,那便且用英雄来解析,更恰当不过。

“相貌堂堂、仪表非俗的、英雄”,古时的人们,对英雄的定义是须内外兼备。外则形象威武,内则文韬武略,功勋须显赫,方能配得上“英雄”二字。

故,读到这,再结合文义,脑海中闪现历史上两位大名鼎鼎的英雄人物—嬴政、项羽。这两名英雄,亦是我所拜服且喜爱的英雄,不分伯仲。现先将他们按历史出场的顺序排个先后。

从形象上看,两位人物绝对符合“相貌堂堂、仪表非俗”这样的特征。

先说嬴政。宋代一部著名书籍《太平御览》中,对他这般描述:“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准长八尺六寸大七围。”长且无标点的描述,可见嬴政的龙颜是一气呵成,千古一帝非虚。

首先,身高,秦制的一尺等于现今231厘米,那么,八尺六寸则是一米九八,此身高的伟岸程度一目了然。接下来是虎口,日角,大目,隆准长,即像老虎般大嘴,大眼睛,日角则为额头两眉尖的部位微隆,如红日当中有气势,隆准长则是鼻子丰隆齐正,鼻梁直挺入,直入云霄与日角无缝衔接。这般相貌,配上那般身高,仪表还能落入俗套吗。

再说项羽。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如此描述项羽:“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能举鼎,才气过人。”八尺有余,这身高可与嬴政媲美,至少也有一米九或之上。力能扛鼎已是项羽少时的辉煌—力拔山兮气盖世。才气过人,项羽文韬武略,并非吕布般有勇无谋,是极为精通兵法战略,可与兵仙韩信这样的军事天才一较高下。如此,非俗也。

从功勋上看。嬴政统一六国,免除战乱;统一文字与刻度,便利民众;建筑长城,增强国防。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始皇帝。这样的功勋,即使卓越这样的词汇也不足以形容得了。

项羽灭秦建楚,烧秦律,解救百姓于水火。历程中更是战绩彪炳,钜鹿之战的破釜沉舟至今刻骨铭心,能令六国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更非浪得虚名。连清冷的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都为其哀叹而赋千古绝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依上所见,嬴政与项羽,从古迄今,都绝对是英雄人物。从英雄视点来看,仰人鼻息的孩童,便是英雄的下人了。下人,或奴仆,或兵将,或谋臣。“鼻孔里很少是干净的”,指短处。无论多相貌堂堂、仪表非俗的人,都有其不足之处,没有任何人是完美到无懈可击的。哪怕千古帝的嬴政,真英雄的项羽,都逃脱不了被底下人窥视鼻孔的秘密。

譬如赵高之流,卑贱的宦官却能将嬴政玩弄股掌,顺带操控整个秦国。赵高是如何做到?他早已窥探到嬴政的内心,一直流落赵国多年的人质生活,母亲赵姬的放荡,周旋于嫪毐,相国吕不韦的专权,这些都造成嬴政孤独寂寞、冷酷残暴的内心。赵高利用了嬴政的弱点,时刻伴其左右,伺候周到,且几次三番挺身救主,让嬴政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同样,项羽亦如是。他的下属韩信、陈平、张良,都利用他的弱点来对付他。张良知他骁勇善战,故意为他取了“西楚霸王”的封号。霸者过于暴戾,春秋五霸无一人能独善其身,张良偏偏就为项羽择了这样一个封号,司马昭之心。韩信则懂项羽的战役谋略,每一场战都攻击项羽的薄弱处,尤为显著的是最后战役时用的“四面楚歌”策略。利用楚国士兵士气低弱之时,命汉军用楚国的乐器“埙”吹奏楚歌,吹散他们的心,吹散整个楚国,也吹散了一代英雄。

长篇大论一番,回归到《上大人》的标题上。“上大人”本为一种纸牌游戏,纸牌虽小,却张张蕴藏玄机,玩法千变万化。是一场下人与英雄的角力,人生的战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