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小丹的头像

陈小丹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0/17
分享

一颗石头记

我有一颗石头,捡自湖边。春末,水面稍退,湖滩裸露,湖床上的石子,是湖水留在大地上的痕迹,密密地散落在湖滩上。

湖滩上的石子,每年都会有些变化。它们也在随着水流迁徙吗?

捡石头要看缘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石缘。

你会遇见“像你”的石头。

有一年,我和表妹一起到湖边捡石头。那时表妹还小,心智懵懂。她从水中捞出一颗手掌大的扁圆石头递给我,问我:“这颗石头好不好?”我接过石头,半掌大小,颠了颠,沉甸甸的。洗净泥沙,石头像一个灰白的圆月。表面光滑如镜,左右对称,正反周正,中间微微凸起,弧度舒缓饱满,灰白的底色上有着隐约的青色斑块,像未醒的梦一般,透着一丝沉静的迷离。

是颗好石头。

我再次将石头浸入湖水,捞出。湖水的清凉,给石头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冷色,像清晨山间的薄霜。也只有微风与晨露,才能唤醒石头沉睡的旧梦。

擦干石头上的水分,轻轻摩挲它,仿佛是婴儿的脸,被抚摸后注入了人世间的温度和情感。再颠一颠,越发喜欢。这石头也像是表妹的童心吧。多么奇妙的缘分,是我们捡到了石头,还是石头在召唤我们?冥冥之中,难以言喻。

我捡的那颗石头,是在我准备离开湖滩的途中,突然,它在温润的细沙中闪了一下——像叫了我一声,向我露出一抹微笑,或是隔着岁月投来一个熟悉的眼神。我将它从沙中抠出来,擦净细沙,握着它颠了颠,瞬间,我握住了自己的心。

这颗石头有些椭圆,第一眼看去,像颗雀卵,又略微圆方,像一把长命锁。石头上的纹路,是淡淡的青色和棕黄在表面盘绕,像涟漪般一圈圈地圈向中间位置,而那里居然有一块暗红的斑块,像一颗朱樱。

我轻抚石头的表面,因油性足,石头显得温润光亮。虽有些刮痕,但并不破坏它的美感。抚摸它的轮廓,我渐渐看出了一把金锁镶玉的模样:灿若明霞,莹润如酥。而最神奇的是,它的顶部有几道清晰的红黄刮痕,像五色花纹缠绕。

我给这颗石头起名为“宝玉”。

这颗名为“宝玉”的石头,呼应着那个在《红楼梦》中叫“宝玉”的少年。

我一直觉得,“一个叫宝玉的人”,这是一个叹息到无声的故事。古书中写道,“天地有常,人生无常”,无常则无定,有定则有心。混沌初开,天地孕育灵气,一颗顽石沾了些许天光,才有了灵性,最终入了红尘,成了宝玉。这颗无用之石本不应涉世,却被抛入人间,背负起情感与世俗的纠葛。宝玉,一颗精致的石头,他要在这繁华梦境中参悟虚幻与真实。“宝玉”,这是他一生的命题,也同样是我们人生中那迷茫难辨的题目。参透与执迷,情愿与无奈间的浮沉辗转,如同我们一生的脚步,不堪回首,难以释怀。

故事的开端与结局,像梦境与现实,相依相生,难以分割。《红楼梦》最初便点明,“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石头成了宝玉,注定是个不得解脱的命运。只是,在故事开始时,我们大多都急切翻阅,只想见识那风花雪月、金陵繁华,却忽略了自己是否也如同宝玉般,被命运牵引,走进这场红尘梦境。

那么这一次,让我们再追随这块顽石,再走一遍这似真似幻的人生路。这次,不妨时不时停下来,看看自己那相同的、模糊的、被情感与现实交织的人生,是如何从初见走到如今,并将走向何方。

就从宝玉的第一个身份开始吧。

“灵石”,最初他便是这般存在的。

这个名字笼统、模糊、普通,至多因为是“石生”,让他显得有些特别,但也只是略显不同。这名字像是芸芸众生中的某一个,或者任何一个。

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中探讨过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他认为人们生活在影像世界中,渴望走出洞穴看到真理。普通人总是向往理想,而理想中的人却常常想回归现实的平凡。普通与卓越,犹如白昼与黑夜的对峙,彼此依存却难以兼容。我们渴望成就伟大,却又恐惧背后的代价。我们这些普通人,只看到闪耀的一面,却不知道理想的高处往往更孤独。

所以,真希望那颗灵石,能始终是那颗灵石,不必背负命运的重担,不必进入这复杂的红尘世界,依然如童年般自由自在,“游于山间,饮于泉涧,随心所欲,自在随性。”

故事之轮在宝玉拥有第一个名字“宝玉”时开始转动。

命名,意味着命运。

有一种心理学观点认为:一旦我们给事物命名,便意味着我们开始掌控它,也开始被其束缚。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会不断被赋予各种身份和角色,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承载着不同的期待与压力。我们该如何调和这些身份带来的撕裂感?如何在这些分裂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当宝玉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时,正如灵石初觉美丑之分,那微小的觉醒标志着人生的首次重大转折。那时,大观园是宝玉的全部世界,而“自我”便是撬动这一世界的支点。

你是否也曾在某个时刻,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平凡,并希望自己能有所不同,甚至幻想变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在这个社会里,外貌出众、才华横溢的人总是能得到更多的关注与赞赏,而大多数人,却往往只能站在台下观望。古人云,“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可是在现实中,我们还是经常根据外在条件去衡量他人和自己,内心难免生出自卑或羡慕。

或许,成长的过程便是接受自己平凡的一部分,同时也承担起改变命运的责任。“我们踽踽独行,未曾被命运特别垂青,但仍要忍耐着,前行着……”

毕竟,我们都是平凡的大多数。

然而,成长,依然是每一个平凡人必须独自完成的使命,不是吗?

从最表面的优劣比较开始,我们逐渐“看见”了自己。不知道宝玉会不会时常照着镜子,看着自己那温润如玉的脸庞,轻轻拂过额前的发丝,再无意识地整理一下衣襟?或许他也会在无聊的时刻穿上父母的衣服,戴上别致的饰品,对着镜中人演绎一场属于未来的幻梦,与镜中的自己对视,心中生出种种遐想?

宝玉当然不会这样。但你、我和他都会。

宝玉,那个大观园中的少爷,本就是从我们的个性中提炼出来的形象,他是我们每一个人,他是一面镜子,透过他,我们看见自己。

宝玉看见自己,因为他隐约意识到“我存在于我的存在之中”。这很重要。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反省的生活不值得过。”在大观园中的那些故事,便是他青春岁月中的第一场人生反思,预示着“自我”意识的觉醒。然而,这样的反思是混沌而模糊的,并不能完全定义一生。青春的“自我”,就像无序的火苗,危险而无法掌控,如同一把紧握的利刃,也如同时间。

我一直认为时间是世界中最具感知性的存在。时间是盛载我们生命的容器,时间的长短、密度、质感,皆由我们对它的感知所决定。时间可以流逝得飞快,也可以在某些时刻无比缓慢,它可以甜美如蜜,也可以苦涩如药,锋利得让人无法承受,或是沉重得令人窒息。

你可能不会想到,时间不仅仅是一种感性经验,它更像是一种无形的侵蚀力量,带着无情的物质性。正如空间一样,时间也是带有侵略性的存在。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万物都在走向无序,时间推动着这一过程。四季交替,年轮旋转,植物会从生长到枯萎,江河也在涨落之间逐渐变化。新生之物一旦出现,便开始步向衰败与消逝。那些馆藏的珍品,封存着前人的智慧与心事,试图抵抗时间的侵蚀,争取一份永恒的辉煌。可是,它们真的能够在这无序的世界中永存吗?

用对立的二元思维看待世界,无序对应有序,灵魂对应肉体,记忆对应遗忘,聚合对应分离,生命对应死亡……无序有着无数化身,而宝玉,作为一颗原本无用的石头,正是无序的象征。他注定是要反抗那些既定的、有序的规则。他突然觉醒的自我意识是一种无序,青春也是如此,充满了叛逆和不确定性。而“生”,更是一种无常的无序。所有的无序在《红楼梦》这部传世之作中盘旋交织,最终塑造了一个灵性的石胎,名为“宝玉”。

贾宝玉,那个最美、最灵性的少年,像是我们青春期里那带着幻想与困惑的自己。

身处世俗中的宝玉,如何逃脱命运的桎梏?即便是拥有灵性的石头,也免不了凡人的忧惧。在面对责任与命运这一终极的有序时,宝玉也开始挣扎。他游走于大观园中,与众多女人相伴,在无尽的情感纠葛中追寻着生命的意义。

《红楼梦》作为人生之书,处处暗藏玄机。锋利、聪慧而又天真、浪漫的宝玉,最终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真正导师——林黛玉。她不仅让他看见了生命的另一面,也让他逐渐意识到命运的无常。宝玉的名字,注定了一生的命运——他注定要背负着情感的重量去面对自己的生命抉择。

黛玉的名字,也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她如同一株带露的芙蓉,柔弱却透彻,暗示了她对世间的洞察与智慧。而在她与宝玉的命运纠缠中,正如一句俗话所言:“人未老,心已死。”黛玉是否早已看透了宝玉未来的困境与悲剧?在命运的洪流中,黛玉一次次以冷漠与孤独应对世俗的温情,她也许早已从宝玉的眼中窥见了他将面临的挣扎与痛苦。

在与宝玉最后的离别中,黛玉留下的泪水,仿佛是对他人生终局的预言:“若你将来抛弃我,那便是对你自己最大的背叛。”

智慧,是否也是一枚带着苦涩的禁果?黛玉,或许早已在命运的镜像中,看见了宝玉未来要经历的种种冲突、磨难、挣扎与心路历程。

镜,这个“物品”,对于中国人的人生来说至关重要。我们一生都在寻找参照,甚至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始终活在镜像之中。《华严经》里有“众镜相照”的理念,《红楼梦》里则有“风月宝鉴”作为象征与隐喻。如果你也熟悉贾宝玉,那么他的人生正如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内心的情感与冲突。黛玉是另一面镜子,他们之间的爱恨纠葛,便是我们对于真情与虚幻的映射。红楼梦中的园林、美景、人物关系,犹如一面能照见整个人生的镜子,童年、青春与记忆,永恒的故乡,映照出中年、晚年与最后的归宿。

贾宝玉从一颗灵石化成少年,逐渐融入大观园的生活。他开始拥有身份和地位,成为贾府中的宝贝,享有“荣宁二府的公子”的称号。这个称号,带着浓重的社会属性,它象征着一个严格而有序的世界。无序的灵石宝玉,逐渐被“有序”的社会规训。如果人生故事按照这种轨迹发展,势必趋于平淡。不过,宝玉是一个与世俗规则格格不入的人,他的反抗和不合常规让他的故事变得充满张力。面对封建社会的期待与束缚,他逐渐摆脱了这些称号的束缚,追求一种超脱凡俗的生活方式。

宝玉最终得到了一个新的身份:离经叛道的“异类”。他的叛逆与不羁,象征着青春的冲动与张狂。他试图摆脱家族的命运枷锁,试图逃离那些让他窒息的责任与角色。他不顾世俗礼法,追寻一种纯粹的、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像极青春时期我们每个人的叛逆与自负。宝玉的一切行动,都体现了他对规则的蔑视与对自由的向往。在这场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的追逐中,贾宝玉以他的天真、狡黠、倔强和固执,展现了生命中那些鲜活的特质。

现实最终向他压了下来,正如“灵石”最终被命运所压制。宝玉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从黛玉的离世到家族的衰落,他的人生进行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的结果得到了一个真相:“所有的执念,最终都归于虚空。”宝玉需要“醒悟”的,便是他的自我。这一“悟”,却是以一生的代价换来的。

时间是这场成长与醒悟的必要代价。即便是贾宝玉这样被众人宠爱的公子,也无法逃脱时间的枷锁。对他来说,残酷的事实是,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己独处,最终无可逃避地面对内心的挣扎。宝玉的内心,有无数个自己在交战:懊悔、愤怒、焦虑、恐惧、怀疑、否定、无助……时间不仅是磨砺的利器,也是人生最残酷的馈赠。

当贾宝玉经历了人生的重大变故后,或许他已经意识到:自由不过是相对的。经历了黛玉的离世和家族的衰败,他的心境开始发生变化。他不再是那个无所顾忌的少年,而是逐渐步入了现实的泥沼。家族给予了他一个沉重的枷锁:“贾府的公子”这个承载着家族期望的名号。带着这个枷锁,宝玉开始告别纯真的少年时光,走向了青年,踏上了属于他自己的修行之路。

宝玉最终得到了一个新的身份:“文妙真人”。这个身份伴随着他走完了人生旅程。他最终选择放弃尘世的一切,成为了那个“无欲无求”的出家人。佛,是觉悟者,是内心充满慈悲而没有欲望的状态。此时的宝玉,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虽然不再如从前那般生动鲜活,但也不再悲喜交加,得到了内心的平静。

如果说,黛玉如同佛道两家所象征的那种深沉的情感与内心觉悟,那么贾母给宝玉的那些期望和名号,则带有儒家入世的意图,回归到社会责任的本真状态。宝玉的人生路,是一场修行,带着入世的意味,将他逐渐推向了成熟与现实的世界。

正如古人所云:“世事如棋局,局局新。”作为隐喻,宝玉的人生路如同一盘棋局,变化莫测。在这样一个充满世俗规则与责任的环境中,宝玉内心始终在逆行,追寻着内心的自由与救赎。他逆流而行,注定要经历无数次考验与磨难。

从踏上觉悟之路开始,曾经那个荣耀、浪漫、多情贾宝玉,已经成了四大皆空的修行者。

但另一个“宝玉”依然在鲜活地存在着。

贾环是另一个贾宝玉,是宝玉在青春之后所面对的青年时代的影子。

我们每个人都是贾宝玉,同时也是贾环、探春、惜春和王熙凤。曹雪芹将这些人物拆分开来,将每一个形象投射到特定的性格中,隐喻人生的某个阶段或内心的某种状态。你的叛逆与孤傲、野心与不安、沉默与觉悟、温柔与慈悲,正如这些角色在《红楼梦》中所展现的那样,每个人都以不同的面貌在你的人生中出现,成为你生命旅程中的标记。

“贾环”,这是一个让人不自觉联想到嫉妒与不安的名字。他总是带着些许不满和怨气,是我们在青年时代可能经历的情感波动与挫败。当自以为的辉煌过去后,我们的人生进入到一个相对沉寂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怨恨、消极、懈怠与焦虑常常伴随我们,贾环正是这个阶段的象征。曾经的骄傲与自信,开始让位于现实的困境与压力,正如贾环从母亲宠爱的孩子变成了在家族中不断被忽视的角色。他的落差,也是我们在青年时代面对失落时的心境,那种不甘与无奈常常让人无法自持。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其中的顽石不仅是宝玉的起源,也是人生的隐喻。宝玉作为这块“有灵性的顽石”,始终未能逃脱命运的枷锁。石头作为《红楼梦》的核心象征,贯穿着整部作品,正如我们每个人在这人生大梦中不断挣扎的心灵。曹雪芹以“石头”寓意人生的沉浮与命运的不可捉摸,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顽石,被红尘所打磨,却始终未能脱离其本性。

我一直有一个猜想,关于《红楼梦》中的“真相”。《红楼梦》的结局,究竟是贾宝玉的出家象征着他的解脱,还是一种逃避?那本最终未能完整的天书——贾宝玉的命运,是否就是这本书的无字“天经”?《红楼梦》这本人生之书,隐藏了太多的奥秘,需要我们用一生去体会、去“悟道”。

其实,贾宝玉最初的名字并非是“宝玉”,他最早的名字,便是“石头”,一个伴随我们一生的象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