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飞燕的头像

飞燕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22
分享

西藏故事

去西藏仰望雪域星空,去西藏登临圣湖神水,去西藏膜拜布达拉宫的佛与诸神,去西藏的“圣路”八廓街举目与畅怀……所有这些,都曾是我做梦都要翻越的心丘。

此时,我正坐在一个藏族小伙的茶馆里。这是一个地道的藏式风格的老茶馆,它自得其乐地隐身在藏族民居的热闹繁复之中。

小伙子热情,健谈,并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告诉我,他有很多朋友都是尼泊尔的生意人。他向他们学习英语,同时也把自己藏族的文化历史介绍给他们。

见我能听懂他的英语,他竟孩子气般地高兴,径直用英语向我介绍布达拉宫的历史以及关于大昭寺小昭寺的传说,如数家珍般地罗列着里面的珍藏。每讲到一个地方,他都不忘最后总结一句:它真的是历史悠久……自豪骄傲的语气中流淌着一种意犹未尽。

在这个人们都觉得古老而神秘的地方,见识一位现代文明滋润过的本土青年,仿佛看到神湖里开出了一捧清丽俊秀的莲花。时间是那样地短暂而深邃。末了,他向我提了一个教科书式的问题:“你对西藏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故事。”不假思索的我,脱口而出。

我说出“故事”这两个字的同时,大脑里电影似的闪过一个个人物画面。

坐上绿皮火车,便开启了一段从前车马慢的时光。时而捧一本书,在凝望和倾听的缝隙中阅读;时而远眺窗外的雪山、高原,抚摸不可言状的宁静。黑暗与光明,随着火车在隧道里穿进穿出。一对藏族父女的身影也随之慢慢映入眼帘,如同散落在草原上闪闪烁烁的格桑花,装点了一路的明快。

淡淡的笑容中略带羞涩,来去从容自如,这是我见到父女俩的第一印象。而令我惊奇的是,接下来的聊天,这个藏族汉子向我打开了一个浪漫且忧伤的世界。

在茫茫的草原上,在如星星点缀的牛羊旁,年轻的他和她相爱了,爱得义无反顾,爱得死生契阔。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跟着他,追随蓝天白云下的地老天荒。不幸的是,在女儿一岁多时,她不幸病逝。为了女儿和心中的爱,他没有再娶。他将她的一块骨头放在精致的盒子里,挂在女儿的胸前。从此,他远走他乡,却不忘乐善行施,每年都会带着女儿回西藏,穿梭各大寺院,为逝去的日子祈求来世。

他说,一定会有另一个世界,她一定会在那里一切安好。说完,他搂着女儿,父女俩相视一笑。一种笃信后的坚定与安然。

傍晚时分,他轻轻弹起随身携带的曼陀铃。如诉的声音,深邃的眼神,触动着我敏感的神经。我第一次写下一段这样的文字,一段我曾以为它们那么的空洞、轻飘、苍白,而此刻却是字字深情厚义的文字——

弹一曲那年的曼陀铃,用你喜欢的样子。愿雪山庇护你,赐予你四季与安宁。而我每一次佛前的叩拜,都是想靠你更近。

抬头再次望向窗外。远处的雪峰、连绵的山脉似乎多了一些面纱,一层忧伤的柔美。或许,在他们的心中,今生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修一个更好的来世,为自己,为亲人;为在世的,为离世的。如果今生的苦累是来世的福,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都是充满了期待和美好的。对生死的解读,是那么的自然而淡定。

有这样一个浪漫而充满想像的故事开启西藏之行,不得不让人对接下来的行程幻想翩翩。

坐上大巴车,逶迤前行。那个精干的向导,在讲解西藏风土人情的间歇,也讲述了一段自己几多痛楚的领悟。

这个山沟里苦大的女孩,热情,大方,一股子要往上冒的倔强劲儿,总想着改变自己的命运。年少时,谁的眼里不是高飞的雄鹰,谁的心里不是天蓝云白?历经辗转来到拉萨,不辞辛劳地干活坎坎坷坷也是开心的。情窦初开,爱情自来,她遇到了。本以为是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却不料又遭遇了背叛。更痛的是地震中又失去了一个儿子。身心崩溃的她绝望地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在那个满天星斗的夜晚,她躺在帐篷里,心灰意冷。隔壁帐篷里传来妈妈的低泣,爸爸的叹息,回头她看到不谙世事的小儿子蜷缩在身旁。也许天地之高远,星空之璀璨,会消融世间一切的浊流。那一刻,她猛然醒悟,失去的永不能回,还有亲情和责任她不能不顾。放下该放下的,拾起该拾起的。顿悟的她最终脱胎换骨,也遇到了生命中的真爱,一个虽普通却视她为生命的男人。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个男人小气到舍不得花钱坐公交,可是却会毫不犹豫地买她最爱吃的榴莲。那种从天而降的幸福和满足瞬间将她包围。伤过痛过的她明白了,天地间最持久的感动是淡淡的平凡中蕴藏着深深的爱。生活其实可以别有天地的。因心境的转化,她领略到另一重天地后的豁然开朗、浑身轻松的愉悦。这何尝不是一个普通女人的修行之道呢?

高原、雪山、湖海,也许不是西藏独有的,而布达拉宫,一定是每个来西藏的人脚不拐弯的目的地。

每一个来布达拉宫的人,都会选择早早地在入口处排队。那脸上的兴奋,像是在等待一场庄严、神圣的新生儿洗礼。在这样的氛围中,我看到了另一种风景。

几个老藏民磕着长头,身体伏地,双手合十,每前进一步,便叩拜一次。很多人走过去递上一瓶水,或者是一元两元的人民币。他们会从容地伸手接过去,装进自己的背包里,继续以磕长头的方式前行。给予者不会觉得自己有多高尚,接收者也不会觉得自己是卑微的,在佛的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是平等抑或渺小的。

我曾向当地的车夫说起此事,他说:“不必纠结,行善是为自己积福,妄为是为自己造孽。各自做自己。”简单的一句话,如醍醐灌顶。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活在别人的目光和评语中,任何的行为都在权衡利弊,公平与否。施舍的人往往会有一种优越感,受施的人要么感激涕零,要么别有心思。可是在这里,有信仰的行为是如此的简单和通透,怀抱一颗向佛之心,我行我素。

西藏故事每天都在耳边。纳木错湖的美丽传说,羊八井隧道的悲壮故事,拉萨街头的每一个擦身而过的人的生活,只要你有心,每个都是触拨心弦、洁净灵魂的拂尘。这些故事如果发生在别处,也许会充耳不闻。可偏偏是,在佛意笼罩、禅心泛泛的西藏,听到并看到这些故事。特定的环境赋予特定的意义,似乎是冥冥之中神光指引,我把它们当作佛安排给我的一场场布道。我明白,佛原本就是一个普通人活明白之后的样子。拜佛其实就是一个人努力活透的过程。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的毕生所求吗?

一路去西藏,一路修行。西藏在哪里?佛又在哪里?西藏,在岁月的故事里,佛,在每个人的心中。

站在布达拉宫的广场,隔着水塘,透过树丛,再次望向对面高高在上的红白宫墙,那窗格里溢出的,不再是高深莫测的神秘光环,而是缕缕温馨的人间烟火。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