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段落的头像

段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01
分享

秋来榴籽如珠玑

不知不觉,清早和夜晚的空气中,有了淡淡的露水气息。变得柔软凉爽的风,撒欢般在原野跑来跑去,吹拂得一树一树的石榴果,由青绿色悄然泛红,渐渐浑圆的样子和红润的色泽越来越惹人喜爱了。

秋风送爽,终于到了采摘石榴的时候。天高云淡的秋日,去往果园的道路上,拉运石榴的大小车辆纷乱往来。我心里怀念的,还是多年以前的景象,明丽的秋阳底下,戴着草帽的果农挑担而行,韧性十足的竹子扁担,有节奏地上下晃悠,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箩筐里的石榴装得满满的,覆盖上面的稀疏枝叶,晃晃颤颤,让人愈发感到收获的喜悦。

老天爷似乎非常偏心,让石榴长得好吃又好看。果实模样饱满,表皮颜色艳润,内里籽粒晶莹,石榴自然而然便有了极其美好的寓意,在东西方文化中留下了璀璨的印记。古希腊神话中,石榴是神的馈赠,它们赋予了人类智慧、美貌和永恒的生命。在波斯和古罗马,石榴一直是女性美貌的象征。东西方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找到了石榴的共通性——丰饶和多籽。古罗马人举行婚礼,新娘要戴上石榴枝条编成的花冠,它象征了美好的爱情。中亚人在婚礼上要砸碎石榴,以此预测未来的生育状况。在古代中国,人们把石榴尊为“千房同膜,十子如一”的多籽之果,当作祈愿早日生子和多子多福的吉祥之物。据说,有人曾细细数算过,一个石榴的籽粒,最多可达613颗。有的时候,手捧硕实的石榴,我会好奇地想,是何种神奇的力量,让600多颗玛瑙般的榴籽,如此亲密无间地拥抱在一起。

石榴之美,在形、在色、在会意,也在其味。掰开一个石榴,榴籽艳若宝石,光彩耀眼。粒大核小的石榴籽,或鲜甜,或甜中微酸,也有的醇酸中回味萦意犹未尽的甘甜。只要捻榴籽入口,那便是唇齿的奇遇,鲜美与酸甜缠绵,回味悠长。

石榴籽的美色美味,着实让人惊艳。要是保存妥善,石榴能够长时间保鲜。即便不装进冷库、不放入冰箱,只要不磕着碰着,就算是简单的自然保存,石榴也可以存放很久,哪怕柔韧红艳的果皮变得褐黄干硬似铁皮,但小心将硬皮剥开,一颗颗籽粒依然晶亮多汁。

少年时代,到了中秋,总要特意挑选两个又红又大的石榴,用棉线拴好,悬吊在蚊帐杆上,每天晚上,望果而眠,果香伴梦。一直要到立冬以后,才把石榴取下,仔细剥出籽粒,装在碗里一家人分享。冬天还能吃到石榴,冰凉回甘,唇齿生津,真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甜蜜与美好。母亲总是舍不得多吃,每次都只尝上几粒,就停住了,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我津津有味地细嚼慢咽。

成年后,我发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石榴也常常入画。我看过张大千、齐白石、潘天寿等大画家笔下的石榴图,大多呈现果实累累的丰收样子,表达的是吉祥佳兆、笑口常开、幸福美满,画得确实非常好,但细赏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倒是明朝徐渭的一幅《榴实图》,让我过目难忘——只见石榴枝倒垂而下,榴叶稀疏松动,一个成熟的硕果,向阳开口而裂,露出一颗颗饱满的籽粒。寥寥数笔,就将折枝石榴画得英姿勃发。再看边款自题诗句,“山深熟石榴,向天笑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表明此画其实是缘物抒情,画的是石榴熟透,苍老在了山野的秋风里,皮绽籽露,没人来摘,抒发的却是徐渭自己狂放不羁的性情和怀才不遇的郁闷。

现在的人们,能够品食石榴,可以欣赏榴图,回味石榴带来的种种诗意和美好,得感谢那位名叫张骞的外交官加旅行家,在2100多年前,肩负使命远赴西域,开拓了古代互通商贸的陆上丝绸之路。籽粒如颗颗水晶的石榴,随之从原生地安息古国,穿越丝绸之路来到中土,从此在中原大地开枝散叶。

经过2000多年的种植推广和栽培改良,现在国内能够栽种、出产石榴的地区很多。若按公认的种植规模和果实品质论,那么以5个地方所产石榴最为有名。

陕西临潼石榴。素以色泽艳丽,果大皮薄,核软鲜美,籽肥渣少著称,被誉为“果中珍品”。白居易曾写诗赞美过临潼石榴:“日照血球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河南荥阳河阴石榴。栽培历史超过2000年,果实饱满皮薄,籽粒呈褐红色,味道香甜多汁。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下“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荥阳河阴石榴的美丽形象。

安徽怀远石榴。地处亚热带至暖温带的过渡带上,兼有南北方气候特点,非常适宜石榴的生长,早在唐代就已开始种植。怀远石榴品种繁多,尤以白花玉石籽石榴和红花玉石籽石榴最为有名,是石榴中的翘楚。

四川会理石榴。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特别适合石榴的生长,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皮薄实大,色泽红艳、粒大籽软、味甜汁多,相传在唐朝被唐玄宗钦定为宫廷贡品。现在的会理石榴,更是以“籽粒透明似珍珠,果味浓甜似蜂蜜”而闻名于世。

滇南蒙自石榴。种植历史虽然只有700百多年,但主产区新安所的甜绿籽石榴为国内独有品种。其他产地的石榴皮色丹红如朱,而蒙自新安所甜绿籽石榴外皮青黄微绿,果实硕大,籽实饱满,晶莹如珠,肉厚核小,汁多蜜甜,还是国内石榴中成熟最早的品种,每年7月到来即有甜绿籽石榴上市。1938年4月至8月,西南联大文学院、法商学院在蒙自短暂办学。师生们当年8月中下旬离开蒙自迁往昆明时,已吃了一个多月的石榴。有个名叫金文荷的联大女生,后来回忆说:“我在大半辈子中,在其他各地所吃石榴的总和都没有在蒙自两个月中吃的多。以后每遇到吃石榴就会想起蒙自。”

现在的蒙自新安所5万余亩石榴园区,散布生长着许多树龄百年以上的石榴古树,树干一律虬劲粗壮,有的苍老树皮粗糙龟裂,有的古树脱皮处又有瘿瘤长出,反正看上去已是老态龙钟的模样。但这些百年石榴古树只要一开花,就立马重新燃烧起激情澎湃的青春之火,茂盛的枝叶间繁花怒放,红红艳艳如同升腾的烈焰。重焕勃勃生机的石榴古树,每年仍然在枝头缀满累累果实,火热地奉献出浓烈的甜蜜。

一年秋风又起,秋色日渐赏心悦目。正是人间好时节,来我的家乡滇南蒙自,徜徉万亩石榴园,尝一尝百年古树石榴吧。

    (《秋来榴籽如珠玑》,首发于《云南日报》“花潮”副刊2024年8月31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