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吃过的“麻糖”。
“叮叮响、叮叮响,敲得我的牙齿痒!”这是小时候听见卖麻糖的游商敲击“广告”声之后,我们经常爱说的一句话。当然,这句话也是从父辈的口中流传下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记得一个背着麻糖的游商,路过我老家的房屋前,就用手中的两个铁器互相撞击,发出轻脆悦耳的响声,那响声在空旷的山野回荡,周围几十米内都听得清清楚楚。只要一听见响声,我就要缠着父母亲,一起跑出门外,去购买麻糖,不管多少,反正要买来吃,因为麻糖于我而言,简直就是侈奢品!
第一次吃麻糖是父母主动给我们买的,因为那时不知道这个可以吃的东西。我两眼目不转睛的盯着商人,他要用铁器敲击才能将麻糖打下来,敲下来的小块麻糖,大的不过拇指粗细,小的仅筷子头大小,但棱角分明,看样子很坚硬。我认为是脆的。我还担心我的牙齿能否将其咬碎呢,哪晓得看游商敲得如此吃力的麻糖,放到嘴巴里面,在口水的淹没之下,再经过舌头的舔食,迅速就软化了,变成一股股甜蜜的暖流直接滑进喉咙,流到胃中。自从第一次吃过之后,只要听到“叮叮响”,遇到游商来卖麻糖,我就要要缠着父母去给我买。
周末,我回山区农村老家,与年近九十岁的母亲交谈中,她才告诉我,我们村上没有人扯得来麻糖。最早在我们村上卖麻糖的是“大石盘”过来的,好像是李婆婆。大石盘,是一个地名,离我们有八里地左右,但属于另外一个乡,是原来的高桥乡自然大队。那个李婆婆过逝之后,我们村上好几年都没有见过卖麻糖的游商了,等到我在村上买麻糖吃的时候,那个卖麻糖的人都是从坝上上去的。
从老家回来的次日,正好是我们退休人员的活动日。我们单位退休的一位近九旬老职工陈学奇老师,正是“大石盘”的人。我就与他谈起“扯麻糖”一事。没想到,这龙门阵一摆,还找对人了,他就是扯麻糖的李婆婆的长孙。“当年把麻糖卖到你们村的就是我的奶奶到嘛!”陈老师骄傲地说。他的奶奶是从坝上的原中隆乡李沟嫁到山区去的。因为陈老师的年龄与我母亲的年龄不相上下,这一回答,正好应证了我母亲说的,卖麻糖的人是大石盘的。我赶紧追问陈老师,这一手艺没有传下来吗?“没有。”陈老师很爽快地回答了我,当时家里只有他的奶奶和母亲才能扯麻糖,估计奶奶的手艺是从娘家学会的,因为周围方圆十里地没有人扯得来麻糖。他的奶奶十分能干,教会了他母亲扯麻糖,然后还要一个人背出去外销。外销的时候,除了卖钱而外,没有钱的农户就用稻谷或者玉米兑换,每一次出去回来,都要背上一大背稻谷或者玉米。
可惜这独门手艺没有传承下来,我又为失去一位民间手艺人而感到惋惜。
“不过,扯麻糖的整个流程,我到是很清楚的。”正在我要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陈老师不紧不慢地补了一句,我听后无比激动,失望的心情瞬间转为满满的希望。陈老师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的大学生。虽然进入耄耋之年,但仍然耳聪目明,头脑清晰,思维敏捷。我赶紧叫陈老师回忆一下扯麻糖的流程,我则拿出笔、纸,在一旁开始记录起来。
陈老师说,扯麻糖的原材料,主要是麦芽、玉米和糯米。我就急忙问了一句:“普通的籼米、粳米不行吗?”“行,但出糖率太低。”陈老师回答。为了不打断陈老师,我就叫他接着讲。
糯米,山区相对较少,山区都是用玉米扯的麻糖。山区的玉米多,麦子多。选好料以后,先将小麦自然发芽,待小麦的根、芽长到一寸左右的长度后,就将其晒干,用石磨磨成粉装袋备用。玉米,先要用石磨磨成较粗的颗粒状,平均一个籽粒磨成2-4小粒,然后加足水在铁锅里煮。煮熟、煮糊之后,将麦芽粉兑成水,均匀加入锅中,灶内保持微火以基本恒温,焖10到12小时左右,让麦芽粉在玉米浆团中充分发酵。然后用筲箕沥起来,过滤后的残渣还要挤压,直到流干,然后才用来喂食畜禽类。沉在盆子里的玉米浆水(糖饴),重新倒入铁锅内,锅内升微火,开始熬糖。熬的过程中,要用木铲左右翻炒,直到炒来成团,铲起来之后,糖饴成片状挂牌,基本不断的情况下,才停火、停止炒作,放在锅里,盖上盖子后,黄色的玉米浆更加紧实的裹在一起。炒过滤后的糖饴最难掌握的就是“火候”,时间过长老了,时间短了又嫩了。“麻糖,麻糖,扯长。”这是过去大人将小孩子抱在怀里,坐在腿上,双手与小孩子双手互相对扯时经常说的一句话。下一步工序就是扯麻糖了。待锅内的麻糖不烫手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始扯了。扯麻糖是一道十分累的工序。有两个人扯的,也有一个人扯的。一个人扯的工序是这样的,双手将浆团抱起来,从上往下穿过一根磨子把大小的木柄,固定在一端,再用一根磨子把大小的木棍从软和的浆团中穿过,双手拿着木棍的两端将柔软的玉米团扯长,扯得越长越薄越好,大概要扯七、八尺长,直到扯来要断不断的情况下,再回过去重新裹在一起,然后又套在那根固定的木柄上,再把手里拿的一根木棍从中穿过,向后退将麻糖扯长,如此反复几十遍,直到将黄色的玉米浆团扯成白色,黄色变白色,实际上是利用玉米浆团变薄增加玉米浆团中的氧气,让其氧化的过程。当回过去的时候,拉长的麻糖就互相扭成一股麻花状,拉白之后麻糖就像农民泡过晒白的贮麻,估计麻糖的“麻”就是这样来的。扯的过程,人是越扯越热,而面团则是由热变冷,由柔软变坚硬,直到扯白达到商品售卖要求之后才停下来,再制成大小合适的粉团,放在竹蔑编制的器具内,竹器上面铺有一层白色的米粉,待其冷却。冷却之后的麻糖就变硬、变脆了。两个人扯就是把固定木柄换成一个人就行了,扯长后双方走拢,又薄又长的麻糖就在两人之间扭成麻花状了。要想将冷却后的麻糖分成大小不等,能够进食的块状,就要用铁制器械才能将其敲打下来,否则别无他法。只要有人体的正常温度接触,麻糖就要慢慢融化,如果用手拿着,一会儿就要粘在手指、手心里。麻糖才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笑容就融化。
听完陈老师讲述制作麻糖的过程之后,我向他提出了几个问题。一是煮玉米的水需要加多少?比如10斤玉米颗粒,需要加多少水?二是在玉米浆中加入麦芽粉的比例是多少?三是怎样掌握“火候”?陈老师说:我只是晓得奶奶制作的过程,这些关键的环节,我还真的不清楚。哎,本想把这个过程,请得清清楚楚,写得明明白白,但还是不能如愿。
没有卖麻糖的游商,市场上会不会有卖麻糖的商铺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走街串巷。今天走这条待,明天走那条街,整个县城都走完了,结果还是没有发现卖麻糖的手艺人,我又一次失望。
有一天傍晚,我走出室外,来到三楼的阳台上,突然听见楼下有敲麻糖的声音,我连忙跑下楼去,朝着刚才发出声音的方向跑过去,很远就看见一个老大爷正在为顾客敲麻糖。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等老大爷把前一位顾客的麻糖敲定之后,我走到他的摊位前。“大爷,给我打半斤麻糖!”大爷抬头看了我一眼,随即低头敲下一小块。“你先尝一下,好吃才买,不好吃就不买,没关系的。”他抬头把刚敲下来夹在夹子上的麻糖递到我的手里。我用手拿过来,真接送进嘴里,瞬间,甜味刺激着味蕾,口水、糖水就饱含口中。“哇,太好吃了,这才是小时候吃过的麻糖味!”我连忙夸赞道。卖麻糖的大爷听得我这样一说,他也十分高兴,又补充一句:“我是世代麻糖,当然好吃。”
世代麻糖?我心存疑虑的问题,找他一定能够回答我。他在为我敲打麻糖的时候,我顺便拖过旁边的凳子,坐下来看他敲打。只见他左手拿呈“U”字型,但有一边不对等长度的铁撬,右手拿一个很小的铁锤,把铁撬较长的一边挨在麻糖的上方,往下略微用力,再用右手上的小铁锤轻轻在铁撬上往下用一点力敲打一下,那个看似很坚硬的麻糖便分裂开来,掉下来的麻糖棱角分明,边口锋利。先从母体上敲下的一坨较大,再将这坨大的敲成小块状,方法同前。然后撒上一层熟食粉(玉米粉),用夹子夹来装在食品袋里就算完工。敲打下来的小块麻糖,放在袋内仍然是棱角分明,互不粘连。用手拿起来后立即变软,若不及时送进口里,一会儿就粘在手指上了。
我付了钱后,把敲打下来的麻糖放在大爷的摊位前,与他摆起了龙门阵。
大爷叫刘明清,他不是丹棱人,是与丹棱县相邻的东坡区思蒙镇人。今年68岁了,世世代代都是从事扯麻糖的人,可到了他这一代,孩子们都不学了。刘明清是从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开始跟随祖辈学扯麻糖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年年扯,从不间断,除在祖辈那里学到的手艺而外,还在扯麻糖上略有创新,那就是在麻糖中加入陈皮。他加的陈皮是真正的红橘皮,家门口五十年树龄的红橘树,还是他外公亲手栽植。外公还没有享受过红橘的果实就过世了,现在这棵树的红橘皮基本上都是他用了。加上红橘皮的麻糖更具有润肺、止咳、化痰的效果,而且风味独特。但怎样加,加多少,目前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掌握,他所知市面上的麻糖都不具有这门技术。
刘明清所制的麻糖是用糯米做的,思蒙那个地方所产糯米极少。他所需要的糯米都是从东北那些地方运过来的。他说,一年当中扯麻糖的时间,一定是在中秋节之后到次年清明前后,气温过高期间不宜扯麻糖。用糯米制作麻糖的过程是这样的。先将小麦自然发芽,待根芽长到1寸左右,第一片真叶长出未长出第二片真叶之前,就横切顺切,切成以米粒长度大小的条状即可备用,若一次没有用完,可以晒干(也可以磨成粉)备用,每10斤大米用8两至一斤麦芽。以50斤糯米为例,先把米泡胀,再用木甑蒸好,蒸好后,按比例加入麦芽。50斤米就要加4.5斤到5.0斤麦芽,混匀后趁热放入缸内,缸口覆盖一层保温膜,缸的四周保持一定的恒温,发酵10-12个小时,若温底过低,蒸好的米饭就要发酸,就要不得了。发酵完毕倒入大铁锅内,再加入15公斤左右的水混和,一起熬制3-4个小时,几乎把这个水要熬干,再把米饭舀起来放在筲箕内(筲箕内垫上一个罗纹纱)过滤,过滤后还要把罗纹纱捆绑一下,再用木棒用力压,让汁水流尽,余下的才是残渣。大约50斤米要余残渣12斤左右。流出来的就是糖饴了,将糖饴再熬。熬的过程中,要用一块木制的较宽大的工具在铁锅内不断的左右翻炒,直到熬来挂牌(与玉米麻糖一样),挂牌的长度看当时气温状况而定,过老过嫩都不好,其火候的把握,要靠自己的经验,察颜观色。扯麻糖的过程与玉米制作麻糖的过程是一样的,只是糯米扯的长度要达到八尺到一丈。
人工扯的麻糖,一个显著的特征是麻糖内有大小不一、不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孔,孔越多说明扯得越好,麻糖的质量越高,消费者越是喜欢。麻糖以香、甜、薄、脆的独特风味闻名于世,具有香而不艳,甜而不腻,回味无穷的典型特征。
等刘明清大爷讲述完毕之后,我问他:“世代麻糖这门手艺,到你的手里就失传了,有遗憾吗?”他笑着告诉我说:“丹棱县顺龙乡有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说,他要跟我学,看来也不会失传。”随后,他告诉我,这也是他愿意到丹棱卖麻糖的原因之一,每一次到来,丹棱这个年轻人就直接给他买四、五十斤,他是拿去包装之后再通过互联网销售的。“猫有猫路,蛇有蛇道”刘明清大爷说:“他们年轻人做的,我们老年人做不来,互惠互利嘛。”那个年轻人很对,他说要等刘大爷做不动、不想做了的时候,他才去拜师学艺。
听到这里,我的心里也长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