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敬宗的头像

刘敬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22
分享

青凌桥的来历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顺龙乡幸福村5组,合村并组前是杨凌村3组。在村民邱正祥房屋的旁边,有一座横跨东西两岸的石桥,石桥取名:青凌桥。

“要不是刘清宗承头,这座桥根本别想建成。”每每走过这座石桥,许多村民都这样说,都从内心深处感谢村民刘清宗。

刘清宗,当时杨凌村1组一个普通的村民,他为何要承头修建这座石桥?带着这个问题,我采访了当地村民邱正福、邱正均等人。

桥的一端竖有一个石碑,正面刻的是捐款人姓名,姓名的两边是一幅楹联,上联是“银河两岸金碑磴”下联是:“玉石升桥万人行”。窄的一面书写三个大字:青凌桥,另一面是碑序,内容是“村民刘清宗之母严玉珍,曾因此地涉水遇险,幸遇好人搭救。故母叹曰:若有桥,免后人受吾之灾。今日子好转,形势大好,清宗为还老母之愿,自发提议集资修青凌桥,还与左邻右舍联系沟通,数日不眠,此举得到村、政府大力支持,广大村民热烈拥护,积极投工,解襄相助,集腋成裘。于97年12月18日破土动工,98年元月2日峻工,历时15天,给家乡父老干了一件垂青史册的大事。张扬功德,特立碑铭刻,启迪后人。”王明勋书。

据现场参与者刘俊宗回忆,选中做桥梁的石头在村民邱洪忠的承包山上,邱洪忠全家满口应承,同意无偿拿来做桥梁,分文不取。从动土到彻底之完工,是整整一个月,至于桥碑上为何要写成12月18日破土动工,历时15天,没有人说得清楚。开始是在桥的西面山坡上寻找石头,揭掉了一大坨覆盖在石头上面的泥巴,现出石头后,开始打石头,打出来的小石礅,就抬去砌桥礅,直到一锤一錾把一块巨大的石头打出一个完整的平面之后,才开始按桥礅距离长度弹脉划线,宽度和厚度参照当时的河湾桥、倒石桥。量好尺寸后,才按标准打石头,而且是打的两根大小相同的桥梁石,预防在移过去时断裂,好在村民齐心协力,一次安置成功,余下的一根桥梁石就被其他人按需求斩断作他用了。

所有石碑上的字均为王明勋(原圣钟村人,顺龙小学老师)撰写,本地人张仕文雕刻。

1997年12月18日动工,1998年元月2日峻工。桥身长6.9米,宽1.1米,厚0.46米,作者看了一下石料,是蓬莱镇组的岩石。查阅资料:蓬莱镇储层体积密度在2.34~2.63g/cm3之间,以2.5g/cm3计算,大约重量在8.7吨左右。

历时一个月,靠钢钎、二锤、錾子,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取下这么一块长方体的巨型桥梁石,在26年前,那是何等的艰难!据邱正福(当时的村支书)回忆,在这30天中,每天都在现场打石头的只有刘清宗、刘仕清、刘俊宗三人,他们与每天都有不同面孔加入的石匠如刘光恩、刘全宗、刘玉宗、刘连宗、刘仕成、张仕文、严传明、李开福等,参加打石头的人都是按时“上下班”,从未迟到,从不早退,中午回去吃了饭,丢下碗筷,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工地,义务劳动,风雨无阻……

随着最后一声铁锤落地,一块巨大的石头,按照人们的意愿完好地断裂开来,犹如十月怀胎,瓜熟蒂落,婴儿呱呱坠地,众人脸上露出了笑容。

一坨近两万斤的石头,虽说离搭桥的地方只有10来米,可要把它完好地移动,搭成一座桥梁,全靠人工,那还真的有点难。刘清宗等人迅速与村民一起,商量做厢架、动员村民把家里的各种木头先拿出来,赵开明、汤国庆等人从家里拿来不少木料,在河中间搭架、绑木,做成一个水平状的厢架,然后,在桥石墩的下面垫上圆木,40多个人推着桥墩慢慢向前移动,就象蚂蚁搬物一样,通过大家齐心协力,终于将桥梁一次架设成功。

桥修好后,当地刘姓最高长辈刘春元踩桥,专门说了“四言八句”(俸承话),两边两岸人山人海,场面十分壮观。他是这样说的:“银河两岸金碑磴,玉石升桥万人行,涨水过河娘难忍,为母修桥献孝行,能工巧匠一月整,不惜银钱半分文,此事名扬传千里,随喜功德感动人,修桥补路好得很,积与阴功与后人,良辰吉日桥落成,来往行走万代人,人听十人口,木听匠人言,虽说我语言不周全,但我踩过的桥要走万万年!”

为了铭记历史,刘清宗又提议竖一个石碑。当时,集中了大家的意见,取名为“青凌桥”,这里的“青”字除了表明“山不高而青”之外,还有与刘清宗的“清”同音之意,刘是姓,宗是排行,只要说到中间的清字,大家都晓得是刘清宗,“凌”是取自杨凌村名中的一个字。

刻石碑上的字,本地人张仕文是一把好手。但字由谁来写?同样是本地人的刘远宗(在乡政府工作)因与写得一手好字的王明勋(小学老师)曾经是同事,就提议由王老师来写,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王老师也是一位热心人,欣然受邀,免费为“青凌桥”作序,书法,并将刘春元踩桥时说的两句开头语以对联的形式雕刻在石碑之上,大家甚是满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