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精灵的头像

红精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16
分享

端午碎碎念

在豫南我老家,过节是一个比较随便而又慎重的事。说随便,是由于我家里穷,平常的生活都是节衣缩食勉强果腹,在农村能过的节日非常少,除了春节避无可避外,我家基本不怎么过节。但是每年的端午,不管怎么忙,村子里还是洋溢着过节的气氛。到处都是艾草和粽叶的香气,到这时候我们这群孩子的鼻子都特别灵敏,谁家烟筒冒烟了,谁家包粽子了,谁家有雄黄酒,谁家要是飘一点肉沫味出来,整个村子的孩子都堆在大门口。80年代的物资匮乏得很,一年能填饱肚子的人家都算是小资家庭,常常不愁吃穿就是那个时代的人,最大的愿望。


小时候的我没有一点远大的理想,每天想的就是如何填饱肚子,每天那些清汤寡水的面条喝了又喝,喝得我想把苦胆都吐出来。小时候天天盼过大年,盼过小年,过大年能吃上一顿水饺,小节能解解馋。在大人的不经意间,我们细数着每一个节日。端午不算一个大的假日,再加上农忙,很少有人会关注端午这个节日。端午节来临的前几天,我就会守着父母问个不停,端午节的来由,是纪念谁啊,为什么呀,这些问题。虽然父母都没有文化,也不怎么识字,但是父母也会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端午节是纪念大诗人屈原的。关于屈原的事情,父母说得不多,就是说屈原是个诗人,跳江死了,后人为了纪念屈原,才有了端午这个节日。至于为什么叫端午,而不叫屈原节,面对我的无理取闹,父母也无可奈何。

后来大一点,我才知道屈原是楚国人,因为和楚怀王政见不合悲愤跳江而亡,后人为了纪念他,怕他的身体被鱼虾啃噬,就做了许多粽子扔到江里,才有了后来的端午节。那时候我想的是,啊,这莫不是是个傻子吗?为啥要跳江,跳江了就能挽救人民于水火吗?一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那些动不动就自杀的人为啥这么傻,小时候屈原在我心里就是一个傻子。每到端午的时候,我就在心里对自己说,傻子节到了。嘿,不敢说出来,怕父母打我。虽然不是什么大的节日,但是中国人的传承不得不服气,这是一份气势,一份荣誉。很多次我在想,屈大夫含冤而入汨罗江,要是知道现在华夏统一,楚国早就亡国了,会不会气得从江底爬上来。说了端午的来历,但是真正让我记得住的是每年端午节那些好吃的美食。小时候还不知道粽子的来历,只听说这些都是要拿去扔进江里,为了祭奠屈原,我在心里哀叹了很多次,咋不让我住在江边,那时候的想法是,我可以跳下去捞一点美食。没办法,小时候真是饿怕了。


端午来临的前一个半月,我就开始碎碎念,每天提前在母亲的耳边唠叨。谁家攒了多少鸡蛋,攒了多少鸭蛋。多少原味的,多少腌制的。谁家买了粽叶,谁家准备用其他的叶子代替等等。说来说去为了一口吃的,撒娇卖萌全用上了。这一年母亲身体好点,就给我说别嘀嘀咕咕的,今年给你们过节。真的,我一下子蹦出老远,恨不得让小伙伴们都知道。母亲说的过节,肯定得丰盛的,不仅仅是煮个鸡蛋,包两个粽子。从母亲答应我之后,我每天走路脚下带风,帮着母亲采摘粽叶,割艾草,母亲用黄泥巴滚鸡蛋的时候我也手脚不停。每天晚上睡觉前都恨不得,醒来就是端午,只有端午的时候才有鸡蛋吃,平常鸡蛋攒着都去小卖铺换盐,没有舍得吃。


在端午的前三天,母亲从针线筐里找出来一些花花绿绿的布,母亲仔细地翻看着,看着颜色不是太多,就去找邻居家换了几块。我知道母亲这是要做香包了,太好了。只是听邻居们夸赞母亲的针线手艺好,由于母亲多年生病,我还没见过母亲做的香包。我一直守着母亲,一会拿剪刀,一会拿针线,一会帮忙穿针,一会帮忙引线,忙得像个小陀螺似的。这一年多病的母亲看起来精神也不错,飞针走线地忙乎着。一直到端午前一天晚上,母亲才收工,给我们几个每个人做了一个香包,还给每个人都准备了五色线,用五色线搓成粗粗的一根,在两端打一个漂亮的洁。晚上我是搂着香包睡的,我的香包上面绣了一个黄黄的小鸭子,二姐的是几朵梅花,三姐的是一株兰草,每一个都栩栩如生。香包里面装了香料,闻起来香香的,当时年纪小,不知道是什么香料,现在想想应该是艾草,还有别的东西。


端午前的晚上,母亲把家里所有的能盛水的东西都拿到外边,在每个容器里都倒上水,没有一个是空着的。据说这一天的水都会有神仙来点化,只要用这水洗脸或者煮饭,就会祛除各种各样的毒素,这一年饮用了这样的天水,会百病不生,当然还有去野外割的艾草,母亲会在院子里生火,然后把割回来的艾草覆在上面,腾腾燃烧的艾草裹着浓烟,在村子上空飘荡。晚饭之后,母亲把中午泡好的糯米端出来,开始包粽子,里面放了花生和红枣。母亲包粽子的手法特别干净利落,几乎瞬间包好一个,几乎我们还没看明白母亲就包好了,我也想学,就缠着母亲包慢一点,不管我怎么努力,始终都没有包出一个像样的粽子,弄来弄去不像三角形,甚至四角形的也不像,看着我手脚忙乱却包不出一个成品,母亲就把我赶去睡觉了,嫌我添乱。端午这天早上,等不及雄鸡报晓,母亲就拖着病着的身体起床了,母亲用天水烧一锅水,先把那些碧绿的粽子下到锅里,等水开了,看着那些绿粽子在锅里乱漂,像小青蛙一样。接着就下鸡蛋,鸭蛋,大蒜。没等母亲做好饭,我就醒了,迫不及待地坐在灶前,看母亲忙碌的身影,我傻呵呵地笑,心里却在想今天要吃多少粽子,多少鸡蛋,要让小伙伴如何羡慕我。


脚腕上绑着五色线,手腕上戴着红绿两色的辣椒,脖子里挂着母亲做的香包,兜里揣着两个鸡蛋,手里用绳子拴着两只青蛙似的粽子。端午的早上,我像个奔赴战场的斗士,在满村转悠,我终于过上端午节了,我再也不怕小伙伴笑话我,再也不让他们认为我家穷得一年就过一个春节。等到半晌我满身灰尘回到家的时候,粽子还在手里提着,鸡蛋还在兜里揣着,香包也还在挂着,我就是舍不得吃。小伙伴们问我吃了几个鸡蛋,几个粽子,我挺直腰板跟他们说我吃了八个鸡蛋,十二个粽子。这一下子就砸晕他们了,平常一个月也吃不到一个鸡蛋的我骄傲得如同一只大公鸡,说谎话也挺直腰板了。这次我成了小伙伴们口里最能吃,吃得最多的人,其实谁也不知道我到底吃了多少鸡蛋,只是那一天的开心深深地印在脑海。从那一年开始,我再也没有过上端午节,那一年中秋父母双双去世,我开始了到处流浪的生活,关于节日的话题,极少在生活中出现。再后来,几乎每天都在生活的重压下活着,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所有的节日都像是一杯水平淡无奇。但是每年到端午的时候,闻着艾草的香气,大街上叫卖的大嗓门,这些都远远没有那一年的端午节能勾起我所有的回忆。


端午眼看就要到了,我也去过超市,各种各样的粽子摆放在冰柜中,每个粽子都依标准的姿势躺在那里,除了捆粽子的绳子不一样,别的几乎一模一样。这些标志形状的粽子,有各种口味,但我却没有一点过节的欲望,提到端午我就想起那一年的端午节,一直深深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