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段伟的头像

段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9/28
分享

行在川藏天地间

“虽千万里,吾愿往矣。”高原藏乡,山河远阔,风光无限,心驰神往已久,一直停留在口头上,然,朋友一个邀请电话,忖度再三,允诺成行。

时值小暑,逃离热浪。越野车从丝茶之乡驶出,经武汉、重庆,频频在隧道里穿梭,一路江水相伴,过成都到泸定打卡,两面青山相对出,情歌之都扑面来。

溜溜的山,溜溜的云,还有那让人魂牵梦萦的李家大姐,一曲《跑马溜溜的山上》醉了天下人。康定城空间狭窄,在两山之间徐徐延伸,折多河浪卷雪山之水穿城而过,清澈湍急,波光粼粼,散发寒气,富有民族风情的建筑错落有致地散布沿河两岸。夜幕低垂,在璀璨的灯火下,河水用它的激情向你展现一个灵动、古朴而又别致的康定,没有丁点儿“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落寞苍凉。

在情歌广场听烟嗓情歌,在天路十八弯赏日照金山,在那曲草原上策马奔腾。还别说,相对川藏线的绚丽色彩,行进过程同样令人心神激荡:雄奇险峻,蜿蜒曲折,一山送来一山迎。车过金沙江,两岸云雾萦绕,雪峰显露,峡谷幽静深邃,江水奔腾咆哮,色彩斑斓,越险越美。车行景移,山边树林,颀长细瘦,“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云蒸霞蔚,愈发青翠,风致不亚于春日。

“夜宿月近人,朝行云满车。”翻过十四座高寒缺氧、人迹罕至的高山,连续四天我们于悬崖峭壁上曲折蜿蜒,层层条条清晰可见的盘山公路,银丝般缠绕在山际、延伸到山脚,令人眩晕心悸。驻足东达山垭口,吉祥八宝塔高入云天,长风浩荡,经幡飞扬,高原反应与心理震撼不期而至。近处山坡,有一片淡紫色的、白色的小花,迎风摇曳,细细的茎儿、小小的花瓣,柔而不弱,美而不娇,泼辣地开放。难以想象这荒芜的原野里,竟有如此美丽的生命坚守。极目四望,森林、牧场、毡房构成一幅云卷云舒的立体画卷,318公路和澜沧江似两条丝带,在群山万壑间,时隐时现,秀美与雄浑同在,辽远与深邃并存。

复西行,我们进入高山深谷纵列,海拔高差悬殊的“魔鬼路段”天路七十二拐,蛇行斗转,艰险万状,不可名态。每一道拐,都显示出建筑者的睿智,显示出“艰难多吓不倒、条件差难不倒、任务重压不倒”的川藏线精神。千仞峭壁,万丈悬崖,我们看到了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也看到了“历尽天华成此景”的艰苦卓绝。江面紧束,惊涛拍岸的怒江和川藏线一样曲折延伸,它以不凡的气势,从群山的山谷里汹涌奔腾,烟笼雾锁,让人不敢直视。山不语,水喧哗,一静一动,一刚一柔,蕴藏着神秘的力量。

在米拉山口我们遇见一群匍匐跪拜的藏民,他们童叟九人乐观淳朴,背着行李,风餐露宿,天当房地当床,行走已二月有余。他们俯仰于天地之间,用自己的身体一点一点“量”到心中的圣地!

暮色苍茫,告别藏民,进入西藏的腹地,这里群山环抱,古柳蟠生,碧波清澈,钟灵毓秀,如屏如画。如果说沿途景观壮美、干涸、粗犷,野趣丛生的话,林芝却“蒌蒿满地芦芽短”,恍若秀美江南:雨不大,细如麻,时断时续随风刮。东飘,西洒,才见住了,又说还下。空旷青翠,藏寨一抹淡墨画。

“生灵顺从雅鲁藏布江流淌,时光在布达拉宫越拉越长。”

是的呢,内地夜晚,八点已月明星稀,而在这里,太阳仍留恋着圣城拉萨。九时许,灯火渐次亮起,从大楼高处俯瞰整座城市,霓虹斑斓,街道并不嘈杂喧嚣。

从旅馆步行至北京中路,布达拉宫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华丽亲切,陌生熟悉,依山垒砌,群楼重迭,高耸入云。

布达拉宫凝结着藏族人民智慧又目睹汉藏文化交流的建筑群,一座匠心独运的藏式建筑,最初为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宫宇叠砌,迂回曲折,雄伟壮丽,万众景仰。

毫不夸张地说,布达拉宫是一座用金玉堆砌出来的宫殿,既有泥塑重彩、木雕、石刻,也有金、银、铜等金属塑像,更有释迦牟尼指骨舍利、清朝皇帝御赐的金册金印等稀世珍宝,琳琅满目、价值连城,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实乃名副其实。白宫横贯两翼,为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地,各种殿堂长廊,摆设精美,布置华丽;红宫居中,主要供奉佛祖和已逝的各世达赖的描金塑像,每座灵塔包金镶玉,灿烂夺目。

殿内建筑型体层层套接,廊道交错,殿堂杂陈,空间莫测,僧人进退自如,游客如入迷宫。何言三世因,行即未来身。我默念、祈祷,扶着厚重粗朴的宫墙,拾级而上,追寻佛法无边,在“镇宫之宝”天然生成的檀木观音像和每座达赖喇嘛金质灵塔前顶礼膜拜。

一桩婚姻,胜过十万雄兵。“自从贵主和亲后,一般胡风似唐家。”站在发髻高挽的文成公主像前,我百感交集:豆蔻年华,远嫁邻邦,深宫寡居三十载,个中心酸有谁知。是隐忍与坚强,成就了“和亲公主”流芳万世的贤德与不朽。

灯光渺渺,窗帏低垂。顶层是达赖的寝宫“日光殿”,类似今天的阳光房。殿内包括朝拜堂、经堂和卧室,纯金佛像、玉雕观音、成摞孤本经卷、瓷器钟表、金壶玉碗等陈设极尽奢华。屋顶和窗檐木制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巍巍金壁瓮高台,窗户玲珑八面开。阵阵皇风吹箫幕,飘飘爽气自天来。”静谧清幽,云影迷蒙,所视所感,莫不相契,我心生恍惚,不愿离去。

由于殿堂中保存的珍贵文物和佛教艺术品数量浩繁,布达拉宫的绝大多数地方并不对游客开放,我们看到的仅是冰山一角,但足以让人叹为观止。漫步流连布达拉宫三个多小时,既是朝圣和采撷,也是修行和收获。

相对布达拉宫的肃穆高冷,雪域首刹大昭寺则显得亲民多了,因供奉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而在藏传佛教中拥有无出其右的地位,千万朝拜者穿过苍茫大地走向它。

大昭寺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寺殿高四层,主殿二、三层檐下有排列成行的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是藏式建筑的不朽典范。

寺院铺满阳光,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磕长头的深深痕迹。不过,大昭寺对游客着装有严格要求,特别是女性,不能穿裙子或过于暴露的上衣。即便穿的是藏服,也要穿打底衣才合要求。

我们到大昭寺的时,适逢千余僧人云集于此,齐为众生幸福与社会安定祈祷。廊道休息台,一个身着肥腰、长袖、大襟藏袍,头顶缠着辫子的小伙子,虽是满面稚气,却神情庄重,心无旁骛,口念六字真言,双手合十在额头、下颚、胸前击掌,而后扑倒在地,一次次重复……场面感人。

八廓街因寺而成,大昭寺周边即是八廓街,是古城跳动的脉搏,积攒着拉萨最沉甸甸的味道,绕着大昭寺一圈,也就是绕八廓街一圈。八廓街又叫八角街,是藏人转经“圣路”,呈不规则的圆形,出入口在大昭寺两侧,像两只巨臂环抱大昭寺。街道由石块铺成,两侧是旧式藏房,临街一楼均为商铺,间隔几米就有僧人向路人唱经化缘。

走进八廓街,青砖斑驳,宁静祥和,弥漫着甜咸相宜的酥油茶香,无意间我与玛吉阿米撞了个人满怀。在八廓街东南角,有座带有宗教色彩的黄色小楼,兀自立在一片白色的建筑中,惹人注目。相传是当年仓央嘉措“一眸定情,月下谋爱”之地,二楼弧形处有汉英藏三种文字书写的招牌“玛吉阿米”。一楼是旧式布店,侧门进去,迎面香气扑鼻,楼梯间下有间逼仄的厨房,白衣高帽的厨师正在翻锅扬铲。

二楼墙壁贴满了绘画,摄影,手工艺品,简洁秀雅,超逸绝尘,有较高艺术品位。半圆形的大厅里有很多卡座,顾客多半深爱仓央嘉措“一句尽万言”的情诗,朝圣而来,虽有些昏暗,却惬意十足。“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白白的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浮现在我的心上。”吧台旁藏族歌手正在献演《在那东山顶上》,磁性质感,柔韧醇厚,漫卷沧桑。如画的意境、纯真的情愫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在舒缓的旋律当中展开,超越世俗,令人沉醉。三楼露台既典雅现代又古朴自然,藏汉结合,轻奢风情,精美绝伦。

浅情世间,奈何深情。若论达赖喇嘛,最为人知的莫过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金阶玉堂,钟鸣鼎食,他无心一顾,他放浪形骸,伤感深情,不负如来不负卿。一个离经叛道的翩翩情僧,一个被误读的雪域传奇。我想,仓央嘉措之所以被世人推崇,并非看重他达赖喇嘛的尊位,更缘于他超逸脱俗的秉赋和落拓无羁的性格。

在拉萨,红衣僧侣随处可见,或结伴而行,或独坐沉思,或手持转经筒,或围坐闲谈,举动与大学生并无两样。他们有的大步流星,有的步履悠然,有的矫健如豹,擦肩回眸,双眼如星,孔武有力。

藏民也是一道流动的风景。长辫子,大眼睛,高鼻梁,饱满的唇形,还有让人十分羡慕的高颅顶,虽皮肤粗糙,高原红特征明显,但有棱有角、明朗健硕。公园里、甬路间、殿堂边,处处可见他们虔诚祈祷的身影,渲染着佛境神圣的氛围。显眼的还有那些身着藏袍的年轻女子,颀长的裙装,收拢的腰身,纯净的微笑,翩翩起舞,裙裾飘飞,长袖轻拂,翩若惊鸿,别具魅力。

此情此景,万端思绪渐渐清晰起来:这烟火人间,充斥着虚妄和狂欢。爱与恨遥相呼应,美与丑相向而行。我们用尽气力将自己从人世剥离出来,又再融入进去。

僧侣,藏民,生于斯,长于斯,一切浑然自成。于旅人,处处是景,于他们,皆是生活。

不上高原,不知天堂之美,不到天湖,不晓静谧之境。西藏的美,有着无与伦比的神秘,有着食髓知味的吸引力。

羊卓雍措,又称羊湖,相传是神女散落的耳坠。

从拉萨到羊湖,不过三小时车程,盘山而上。天气变化无常,忽而烟拢云梳,雨水缠绵,忽而又白云悬挂,青山展眉。

仙境水连天,翠华波光遥。翻过岗巴拉山口,羊湖就出现在眼前,状如弯月,感觉不像湖,更像一条河,浩瀚、宁静、清澈。湖中有天,蓝天如湖;湖中有云,云如浪花。闲游湖畔,清心洗尘,未知可返。

当缤纷的色彩被一层层抽去,绿色揉进青色骤然变成褐黄,有种莫名的荒凉。铅云笼罩,群山静穆,苍茫天地间,或黄或黑或白,不时看到牦牛、藏羚的身影,静谧而安宁。

雪域佛国日喀则,有圣洁的雪山,奔腾不息的江河,比天空还蓝的湖泊,星罗棋布的古刹名寺。这里的山山水水,雄奇、空灵、野阔。千百年来,山与天相濡以沫,固守一份宁静,一份深情,吸引来自四面八方、不同肤色的朝圣者。

纳木措犹如半空中的一面镜子,神秘、神圣、绚丽奇特。无数人跋山涉水,只为一睹它“天光直与水相通”的风采。

车入当雄县境,一望无际的羌塘大草原,浅草平铺,满眼嫩绿。辽阔的原野上,牧人五颜六色的帐篷点缀其间,帐篷旁边停放着农用车或摩托车,看来牧民们已经结束了骑马游牧的时代。

别了酒店,向湖而行。渐渐地,白云开始和蓝天一样,盘绕头顶。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站在纳木措湖边,我蝶梦水云乡。信眼流盼,白浪逐沙滩,鹭鸟展翅击浪,浩瀚缥缈,气魄如海。四周雪峰入云,万物竞秀,湖心亭台半岛,交相辉映。湖边的雪山和湖面倒映的雪山彼此纠缠,连绵不绝。阳光穿过云层洒向湖面,我看见一朵云映入水底,鸾歌凤舞,千娇百媚,几片落叶入水,有如曲水流觞。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在雄奇秀丽的湖光山色间,无论是仁者还是智者,都能找到美的栖息和心灵的慰藉。

蓝天,白云,雪山,牧场。欲望,迷茫,如风,如烟。

道路两旁,或参天白杨夹道,或虬曲古柳守卫,这边沙棘茂林碧绿,林下曲水流河淙淙,侧有簇簇紫花覆绿草,那边又见高树擎华盖,树姿婆娑,光影斑驳。巉岩下的几棵樟子松扎根岩石上,从容面对风雨流云,一株翠色欲流在风中摇曳,惹人怜爱,不舍挪步。

民居点缀在绿野上,家家户户房顶国旗飘扬。成群的牦牛悠闲地走在马路边,即使见了来往的汽车,它们也不惊不诧、不急不躁,一副吃饱喝足后的慵懒之态,摆出一副主人的派头。一辆电动三轮车从旁驶过,一位藏族老人安然盘坐车厢,身穿黑色氆氇呢藏装,脚穿传统藏靴,戴一顶宽帽檐的圆形毡帽,架一副老花镜,手中拎着一提水果,驾车的女子当是他的女儿吧?她头戴白色遮阳帽,神情愉悦而从容,我想父女俩或许赶集回家,或许走亲戚。

云与路相逢,人与天相望。一只兀鹫飞离村庄,展翅天宇,顺风滑翔,时而凝然不动,如一个标点,天空因此成为广阔的书卷;另一只兀鹫把枯树枝条蹬得乱晃,双翼铺张,与前者并翅齐飞,越飞越高,逼近苍茫。远处,藏野驴,在自由的奔跑中,一群牦牛正穿云破雾,翻越雪山,在片片乌黑中竟有点点反光。望山跑死马,历经近8个小时,越野车在108个连环发夹弯上盘旋,沿途险、绝、雄、壮,来到珠峰大本营。白云如絮,可见远处皑皑雪峰,山连天际。连绵塔状的山脉,威武雄伟。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然“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仅仅半个时辰,雨雪霏霏,昂首云天,鹅毛雪花,烟雨朦胧。冷风吹来,寒冷难御,让人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但到达的兴奋并没有因寒冷而褪去,反更加高涨起来,大家直奔那白色世界而去。

千山之巅,万水之源。这离天最近的地方,空旷粗粝,冰峰雪峦,如波似浪。裸露的岩石和沙土,深浅不一,如殿如台,如阁如堡,如兽如禽,奇形怪状,魔幻神秘,有种独有的纯粹,震人心魄,飘逸脱尘。上绒布寺观景台,仰望珠峰,天空被云雾所罩,目不能及。

珠峰,绝世独立,如梦如幻;珠峰,十人九不遇,偶尔露峥嵘;珠峰,来时难,见亦难。

I did not climb the MT.Everest,but I touched it with my heart.(虽然我没有登上珠峰,但我用心触摸了她。)

“登高方识远,天地纳于心。”辞别珠峰,怀着愉悦的心情,带着对高原雪域的眷恋,揣着布达拉宫的那份神秘,我们沿317线向东返程。317国道不如318国道闻名,路况也比318国道略差,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份出乎意料的体验,人少景美、光影斑驳,如同进入人文秘境,自然博大,包容万物,乡民淳朴,感染人心。

廿天随风入梦,美好长留心中。山高水远,见众生;路遥万里,见自己。极地之美,生灵之动,一眼万年!同行的朋友已两次进藏,直言还要再来。可不是嘛,雪域高原气象万千,让人怎能不着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