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段猷远的头像

段猷远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8/25
分享

一卷壮美山河的风景画——略论祁翠花报告文学《山川如此多娇》

 我出生在甘肃河西走廊一个干旱缺水、自然条件严酷的小山村,时至今日我都无法理解祖辈们在那样的恶劣环境中是怎样一代一代生存下来的?源于口口相传、刻骨铭心的记忆和经历,自我能识字阅读起,就一直留意和喜欢阅读书写苦难史、创业史等方面内容的文字,感觉这样的作品接地气、最亲切,去年逐字逐句阅读过的《下庄村的道路》就是这类题材中的一部优秀报告文学作品,这部作品以“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为主人公,书写了在毛相林带领下村民自发修路,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达8公里的“天路”这一感天动地的壮举,以及毛相林带领村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的先进事迹。作品以充满深情的笔调,描述了下庄村人民为美好生活战天斗地、感天动地的斗争全过程。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坚守初心、自强不息的“下庄精神”给我带来持久的震撼、感动与激励。

自此之后,又邂逅到了《山川如此多娇》这部十分厚重的作品,同是报告文学体裁,同样的震撼,同样的引人入胜,而且书中描写的巍峨雄壮的大山就在我们身旁,小时候在老家的田间地头仰头可见,长大了在工作生活的山丹、张掖城区也是远眺可及。五月份,从祁翠花老师微信朋友圈发布的新书推荐,到前不久花了几个晚上的粗读,再到风光最优美、气候最适宜、山川最醉人的八月时节,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庆70周年这样一个喜庆年份赴大美马蹄专程参加作品首发式暨研讨会,很荣幸能沾到这“双份”喜气,说实话,我以文联娘家人和文友的“双重”身份,对祁老师完成文学职业生涯中又一部精品力作结集出版的祝贺是衷心的,是真挚的,内心一直充盈着激动。

祁翠花老师多年来勤奋好学、笔耕不辍,在陇原文学圈子是一位令人钦佩的作家,也是一位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文字充满执着的人。她的这部报告文学作品《山川如此多娇》不仅体现了她在文学创作上的深厚功底,也展现了她在反映社会现实、传递社会责任方面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作品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内容,上篇分七章写了祁连山中各地美景和守护美景的动人故事,包括甘、青两省具有代表性的天祝、门源、山丹马场、祁连、海晏、肃南,从地域来讲,基本上属于祁连山腹地和“心脏”地带;下篇也分七章写了祁连山下河西绿洲中的人和事,包括河西走廊的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从版图来讲,从东至西,恰都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与G30高速公路、兰新铁路,甚至那座如巨龙般屹立千年的万里长城甘肃段几乎并行,都属于祁连山北麓区域。作品二十多万字,图文并茂,通过描写中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河西走廊,反映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内容。地域跨度广、时间跨度长、篇幅体量大,典型事迹新颖突出,处处散发着浓郁的西部人文气息。随便翻看一处,如第五章“绿色宝石”章节描写山丹马场的一方寸文字:“每到盛夏,山丹花、野玫瑰花、粉团花、矢车菊、马兰花等各种野花争奇斗艳,异彩纷呈,清香醉人。”说实话,作为一个几乎每年都能去趟马场的老山丹人都说不出那些野花的名字,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从一个侧面有力证明了祁老师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说它是一部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是一部倾情书写河西人民的母亲山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一点都不为过。

好多年前,还是祁老师从事牧区教育工作其间,我在报刊上就拜读过祁老师的作品,后来在市文联组织的一次会议上正式认识了她,去年中国电影家协会在张掖举办的高研班上,我们又有过更深入的交流。她文采飞扬、大气磅礴的散文、诗歌、儿童文学作品,常常是过去的《张掖报》及副刊“走廊周末”,后来的《张掖日报》、《金张掖周刊》的常客。当年频频亮相于“甘泉”版、市文联《甘泉》内刊的文字,应该只属于她的练笔之作,当诗集《生命痕迹》、散文集《母性天空》、长篇小说《天山祭》、《九九重阳》、《牧屋》等作品接踵面世后,让她的众多读者粉丝们简直是目瞪口呆,在陶醉其中的阅读中纷纷竖起大拇指,祁老师:真棒真厉害!她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耕耘中也成功地完成了由文学爱好者到作者到知名作家的嬗变。

在文学界别,高产作家的界定标准我不是很清楚,按照我的评判,祁老师绝对算得上一位,作为一名腿脚不太灵便的退休女教师,能舍弃自己退休后的天伦之乐,笔耕不辍,咀嚼着生活,苦苦地探求着人生的真谛,坚持处在身体与灵魂都要在路上行走的高产创作状态,实为不易。我认为,一是与她的天资禀赋有关,祁连山以它博大的胸怀滋养了祁老师纯净一般的心灵和她笔下灵动如水的文字;二是与她的勤奋刻苦密不可分,一直默默鼓励她创作的丈夫说,她自律精神太强了,她几乎没有一丁点儿的休闲时间,我们全家也全力支持她;三是与她对山水肃南这片生她养她的热土的痴迷与挚爱有关。她能把巨大的热情交付给文学并且玩命似地进行激情满满的创作,让人无法不叹服。祁老师用她的创作成就告诉我们,用这部作品折射出的强烈时代感和责任感告诉我们,只要这个世界有诗和远方的憧憬和追求,就不乏有为这憧憬和追求去献身的人,因为这世界不是仅仅为物质而存在的,它依然需要有温度、有激情的文学!

党的二十届三次全会刚刚闭幕不久,《山川如此多娇》首发及作品研讨会的召开对于张掖文学界的意义,我个人认为至少有几点:一是启示张掖本土的文学爱好者、作者,在努力远眺的时候,给予本土可歌可爱的典型人物、大美山川、感人事迹继续以足够的关注书写,旗帜鲜明地深情讴歌“丝路明珠.彩虹张掖”的山川大地,记录这里的人文历史,让地方文化的灵魂、山水的绮丽、历史的脉动永远存活于灵动的文字中;二是在河西走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背景下,在一带一路远景框架下,在“一屏三地”发展定位下,用文学的方式推动张掖国际旅游目的地打造和文旅事业的发展,努力挖掘张掖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张掖文学界同仁们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拓展创作视野和写作题材的最现实需要;三是文学不是象牙塔,不能被搭建成空中楼阁,写作者要以自身的文学实践去践行文学与社会生活的无缝对接和高度融合;四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讲好张掖故事?如何表述丰富驳杂的现实经验?如何探寻普通大众人生命运的壮阔或奇诡,这一切继续构成了作家们不得不面对和书写的一个宏大精神主题和叙事前景,这些都需要面对和深入研究,并付诸实施。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本身就是作家们的责任,谁能否认她为张掖、肃南在文旅事业、生态环境保护上做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绩呢?出自作家的本能和本心,多年来,她满怀激情地歌唱故乡,向人们如数家珍地介绍家乡,用笔下的文字真情地缩短着现实的祁连山和更理想的祁连山之间需要弥合的距离,无意间,他这些有张力有热度的文字,就成为了替张掖文旅事业、生态环境保护代言的精品,正如书中甘肃省文联王登渤主席写的序言标题一样,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这一价值远远超越了报告文学这一融文学和新闻于一体的边缘文体的本身。要说作品中的瑕疵,我觉得对副标题“中国北方生态保护屏障”的表述还需要商榷,文字缺乏要素,改成“中国北方生态保护屏障之祁连山实地参访实录”是不是更好,一家之言,不说也罢!

祁老师虽然退休了,但她退休不退激情,退休不退斗志,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殷切嘱托,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顺应时代召唤和人民期盼,以强烈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积极投身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强市强县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值得好好学习;她为文学事业做出的贡献、捧出的这部鸿篇巨制,以自身的创作引领带动肃南、张掖乃至陇原文学创作不断走向繁荣的榜样力量,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必须好好珍惜;她的写作手法以小见大、以人说事,一贯把个人追求与家国情怀熔为一炉,读来亲切感人,读后令人难以忘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