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8年5月中旬,我接到了一个对我极具诱惑力的创作邀请。
那天上午,一位张姓导演通过朋友介绍给我打来电话,说新蔡县打算拍摄一部脱贫攻坚方面的大型专题片,问我能不能帮他们创作脚本。
我一听稿酬不低,当即就应承了下来。
当天下午,张导赶到驻马店,将我约到了一家茶社。
张导是从新蔡县走出来的精英人士,曾经在中央电视台干过十多年。寒暄过后,他问我去没去过新蔡。我说,没去过,但听说过新蔡的不少事情。
他又笑着问我:“是不是听说新蔡很穷啊?”
我也笑着点了点头。事实上的确如此,新蔡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我所听说的新蔡,不光穷,而且乱:环境脏乱差;治安管理混乱;上访户非常多……
“我们县其实是个好地方,有两千多年的建县史……名胜古迹众多,河流和湖泊遍地,风景很美,但水患等自然灾害也多,说它十年九涝一点都不过分,因此我们县以前还有一个很丢人的绰号:‘洪水招待所’。”
张导很健谈。他滔滔不绝地拉了大半天书边子,最后才说到了专题片的事:
“现在的情况已完全不一样了!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我们县无论人居环境还是经济状况,在短短几年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全县的扶贫工作已通过了省级验收,县委县政府之所以要拍这部专题片,就是想通过展示广大干群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冲天干劲和团结一致、昂扬奋进的精气神,以及全县百姓在物质生活和精神上所发生的惊人改变,给全县干部群众再鼓一把劲儿,激发士气打赢最后的硬仗,彻底摘掉‘贫困县’的帽子。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题材,我感到压力很大,尤其是脚本创作,难度很大,想来想去,才找到了您。”
我笑了笑:“这个任务确实非常艰巨啊!”
我说这话的目的,其实是想跟他讨价还价。
张导连忙说道:“您放心,只要您能把脚本写好,稿酬绝对不是问题!”
被张导一下看穿了心思,我感觉很不好意思,于是就转移了话题:“你手里的资料多吗?”
“非常多,回头我都发给您。不过光看资料还不行,县领导的意思,是让剧组,哦,主要是您这个脚本主创者,用至少半个月的时间,深入到各乡村,对基层党员干部和贫困户进行到走访,充分了解我们县的脱贫攻坚工作,然后再动笔。”
“半个多月的大走访?!有这个必要吗?!”我十分惊诧地反问道。
张导的话出乎我的意料,上午还感觉很有诱惑力的稿酬,此时反觉得有点亏了,权衡了片刻后,我就直接提了出来:“我的时间也很金贵呀!光前期走访就要花费半个多月,太划不来了。”
张导笑了笑:“刚才我已经说了,稿酬不是问题,等会儿咱们再好好议议。但大走访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看材料,跟深入到基层走访,所感受到的东西绝对不一样。”
二
虽然张导又给我提增了稿酬,但我对大走访的事情仍不以为然,他多次催促我动身,我都以各种理由一再推托。
在我狭隘的认识中,觉得脱贫攻坚无非是走形式而已,不会有什么真动作,更不会给百姓生活带来多少改变。
最后张导似乎有些生气了,催我催得更紧,我看实在推拖不过,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跑了200多里路程,去往新蔡那片陌生的土地。
刚进入新蔡县境内,我就感觉到它跟我想象中的模样完全不同:宽阔平坦的道路,路两旁秀美的风景,县城内鳞次栉比的高楼,整洁的街面,养眼的绿化,到处呈现的是生机勃发的景象,哪里是我所听闻的道路泥泞、市容脏乱、建筑破败的新蔡呀!
当天,张导和新蔡县扶贫办的一个领导就陪同我开始了基层大走访。
新蔡县乡村公路的宽阔平坦同样超出了我的臆想。张导二人跟我介绍说:“以前我们县通往乡下最好的主干路只有两三条,都非常狭窄,到处是坑坑洼洼,雨季时根本无法通行,其余的石子路、土路更是令人望而止步。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对全县的乡村公路和桥梁进行了全面改建,水泥路面硬化已做到了村村通、户户通。”
我内心有所触动,精神上也为之一振,但不到半天时间,我又变得萎靡起来。
我常年缺少活动,身体很弱,每天还有午休习惯,可第一天的走访却像故意跟我的身体作对似的,那天天气非常热,每到一个村,无论是张导他们事先选好的基层党员干部典型,还是贫困户,都在忙碌着,联系好久才能找到人,等一路步行赶过去跟他们见了面,所看到听到的又跟我读过的资料差不多,我几乎没发掘到多少鲜活的东西来。我们驱车到了一个又一个村庄,接下来就是一个接一个地联系,在大热天气下一个接一个地步行找人。尤其是中午在一个村委简单吃过工作餐后,几乎没有半点休息,又接着去了下一个采访点,我感觉非常疲惫,困得几乎睁不开眼,再加上顶着火辣辣的日头不停地走路,累得我两腿发软,汗流浃背,不停地喝水也仍解不了渴,到了下午两三点,我开始感到头晕目眩,心跳加快,四肢冰冷,浑身无力。
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可能是中暑了!
张导二人看到我难受的样子,问我还能不能坚持,我有些赌气地回答道:“接着往下走吧,再去几个点看看,实地走访就能结束了,明天我就返回市里去。”
张导听了没吱声,带着我往下一个采访点驶去,坐在车上,我闭上眼睛一句话都懒得说,一开始聊得火热的张导俩人,也都沉默下来,气氛变得十分尴尬。
三
下午三点多,我们来到了李桥回民镇狮子口村,见到了驻村第一书记原玉荣。
原玉荣有两个绰号:“背包书记”和“狗不咬书记”。第一个绰号是因为她经常身背双肩包,包里除了装有用于随时记录村里情况的笔记本,还经常装着送给村民家孩子吃的糖果、水果和零食,这一绰号就被村里群众亲切地传开了;第二个绰号是因她帮扶村里有名的贫困户时培兵一家传扬出去的,时培兵家里6口人,妻子患有精神病,儿子患有脑瘫。三个女儿都在上学,家庭异常困难。他家养了一条狗,非常厉害,刚开始原玉荣每次去他家时,狗都对着她狂咬个不停,令原玉荣非常发憷。但随着原玉荣去他家的次数渐多,狗渐渐跟她熟识了,不但不再咬她,每次见了她还都跟她撒欢亲近起来。
我们入户走访时,时培兵讲述道:“俺家的狗连俺自家亲戚来了都咬,可偏偏不咬原书记。我把这事跟村里老少爷们一说,没想到一下子就传开了,不知谁就给原书记起了个‘狗不咬书记’的外号,更没想到这个外号传到了俺的县委书记耳朵了,听别人讲,县委书记在大会上说,在农村,到农户家里狗见了不咬的干部,说明已经跟村民们处成了一家人,才是真正的好干部。”
原玉荣以村为家,城里的家,对她来说反倒成了十天半月还不回一趟的“宾馆”,每次走时,总是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往村里搬。光被子就被她拿走了八九双,全都送给了贫困户。大年三十,就连丈夫提前剁好的饺子馅,都全部被她“卷走”带给了贫困户,她顾不上陪家人,而是回到村里,跟贫困户一起贴春联、包饺子,跟村民一起欢度春节。
原玉荣和村委干部一道,带领全村干群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创建村办企业,帮助许多像时培兵一样的贫困户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积极改造原本脏乱差的人居环境,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使得本村的整体面貌和村民的精神风貌都发生了惊人改变。原玉荣本人也因其突出奉献,先后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河南省十大年度扶贫人物”、新蔡县“扶贫先锋”等光荣称号。(2021年2月25日,原玉荣又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原玉荣的事迹令我非常感动,尤其是看到她和村民之间亲如一家的关系,听到村民们对她发自内心的赞扬和感激,我禁不住心潮澎湃,不仅精神上的萎靡被一扫而净,而且连身体上原本强烈的不舒服感也似乎一下子消失殆尽。
张导是个非常聪明有趣的人,等我们离开狮子口村时,他看我一脸兴奋的样子,就故意逗我:“丁老师,您身体不舒服,明天还要回市里,现在都五点多了,要不咱不往下走了,回城里休息吧。”
我马上对自己说过的话赖起帐来:“谁说我身体不舒服?谁说我明天要回市里?不是说好要走访半个月吗?赶紧去下一个点吧!”
张导和扶贫办领导都哈哈大笑,气氛一下子又变得融洽活跃起来。
四
我们又去了几个采访点,直到夜晚十点左右才返回县城。到宾馆后,虽然感觉很累,但我依然激动得难以入睡,整理完当天的走访笔记后,我又重新熟悉了一遍原有的资料,制定出了走访计划和提纲。
从第二天起,我谢绝了张导二人的陪同,只让司机小朱同志给当向导,独自下乡走访。又接触到了许多像原玉荣那样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党员干部,搜集到了许多跟时培兵一家相似的贫困户在党员干部的帮扶下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
而最令我感到内心震撼的,是南湖街道办事处后张庄村第一书记丁倩救助高晓珊一家的事迹。
2017年,丁倩在刚入职后的走访调研中,发现了高晓珊一家极度困难的情况。高晓珊的儿子黄子航长到五六岁还听不到任何声音,更不会说话,性格变得越来越狂躁。高晓珊两口子比较迷信江湖游医,结果经常被骗,儿子的病没治好,前前后后却花费了几十万,不仅掏空了全部家底,而且欠下了巨额外债,夫妻二人从此吵闹不休,丈夫外出打工一直不愿回家,夫妻关系已到了崩溃边缘,高晓珊的精神也彻底垮了。母子二人整天关在家里谁不都愿见,即便村干部想去帮扶她家,高晓珊也总是将来人拒之门外。
丁倩这样向我描述第一次到高晓珊家走访时的情景:“那天晚上我到高晓珊走访,当时院门是关着的,我一边敲门一边喊:有人吗?有人吗?没人答应。但我能听到屋子里有孩子的哭闹声,还有噼里啪啦摔东西的声音。我一推门,院门没锁,我就进去了,一边往里走一边喊:有人吗?这是高晓珊家吗?还是没人答应。我就进了屋,屋子里黑灯瞎火的。我用手机照着亮,找到了电灯开关。拉开灯以后,我一下子呆住了,都不敢相信这是人住的地方,堂屋里就一张破床,破破烂烂扔得满地都是,那气味,能把人熏晕。高晓珊怀里抱着她儿子就坐在破床上,披头散发,跟个疯子一样。她儿子正哭闹着撕扯她的头发,可她跟个木头人似的坐着一动不动。我给她说了好几句话,她都不抬头看我一眼。我走过去想抱抱孩子,可那孩子性格狂躁得很,用手抓我,还张口想咬我,吓得我赶紧缩回手来。我再抬头看看她家的破房子,见房顶上漏了几个大窟窿。我还从来没见到过一家人的日子苦成这个样子,除了震惊之外,就是心酸,当时我眼泪就下来了。”
丁倩一边讲述一边流泪,连话语也变得哽咽起来。我受了她的感染,同样是边流泪边记录。
第一次走访,丁倩很失败,被高晓珊给赶了出来。等她第二天晚上再去高晓珊家时,高晓珊干脆将院门从里面上了锁,接下来的几天都是如此,无论丁倩怎么叫门她都不开,可丁倩并没有因此放弃,高晓珊没办法,有天傍晚终于让丁倩进了屋,但态度依然很冰冷,丁倩看她还是披头散发的样子,就岔开了话题,从坤包里拿出梳子跟她说:“姐,咱今天不说别的了好吧?来,我给你梳梳头。”
高晓珊一下子呆住了,当丁倩为她梳好头发,一边拿出小镜子让她自己看,一边夸她漂亮时,高晓珊哇地一声嚎啕大哭起来。
当我之后走访高晓珊时,她跟我说道:那天丁倩跟她梳头,让她一下子觉得自己还是个大活人!她已多年没有心情收拾打扮、没有心情照镜子了!
可等丁倩跟高晓珊说正事时,高晓珊又将丁倩轰了出去:“你走吧,以后别再过来了,俺家的忙你帮不了,谁都帮不了!”
后来的情况是,丁倩专门召开了村委班子会和全村党员会议,研究如何帮扶高晓珊一家,又联系上了郑州一家医院,说可以给小子航安装高质量的人工耳蜗恢复他的听力,丁倩听了很兴奋,于是就跑到办事处,跑到县里,为小子航筹措医疗费。等把一切工作都做好后,她又来到了高晓珊家。
可高晓珊却站在院门口,不让丁倩进门。她边哭边对丁倩吼道:“你这人烦不烦!整天就是帮俺帮俺!俺家的天都塌了,你还怎么帮?”
当丁倩说起已经为小子航筹到了钱、联系好了为他治病的医院时,高晓珊愣了半天,然后扑通一声跪在了丁倩跟前大哭起来。她说,谁要能帮她治好小子航的病,那就是她的大恩人,是她一家的大恩人!
丁倩亲自陪同高晓珊母子去了郑州,等小子航成功做完人工耳蜗手术后,她又和高晓珊一起教他学发音。
小子航终于能够开口说话了!提起这事,高晓珊非常激动:“您知道吗?小子航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不是叫爸爸妈妈,而是喊丁倩书记喊‘阿姨’。我和丁书记一听,抱在一起哭了起来。”
小子航出院后,丁倩在县城帮他联系了语言训练学校。为了能让他从心理上恢复健康,丁倩又经过多方努力,把高晓珊安排进学校当生活老师,使她既有了稳定的收入,又能更好地照顾和引导小子航。又对高晓珊家进行了危房改造和“六改一增”,并从其他各方面给予了大力帮扶。她还经常带上画书、水果、蛋糕之类的东西去看望小子航,有时候还会带上自己的儿子让他和小子航一起玩。经过丁倩的悉心帮助,小子航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起来,跟丁倩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更为难得的是,丁倩联系上了高晓珊的丈夫,对他耐心劝解,终于让他和高晓珊重归于好,重新回到了家庭。
欠那么多外债无法还上,让高晓珊的丈夫非常发愁,丁倩于是又多方为他联系工作,介绍他到沿海地区去当船员。
高晓珊说:“船员的工资比较高,现在他一年能拿到十来万了,再加上我的工资,我家的外债已还得差不多了。”
生活上有了彻底改观,家庭重新变得和睦起来,高晓珊的精神也从此振作起来,一位村干部对我说:“现在的高晓珊跟以前比起来,就像换了一个人,用‘脱胎换骨’来形容她的变化,一点都不为过!”
高晓珊和丁倩从此也变得亲如姐妹,两家关系融洽得就像一家人,在方圆附近被传为佳话……
五
我几乎是全程流着泪记录下了丁倩帮扶高晓珊一家人的故事,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涌流在我胸间的,全是感动之情。在此之前,我从未思考过拯救一个人、拯救一个家庭的价值和意义。但从原玉荣救助时培兵一家,丁倩救助高晓珊一家,从新蔡县无数个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不仅让他们从物质生活上彻底摆脱贫困,而且在精神上获得重生的一个个鲜活实例中,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那叫大爱无疆!叫无比高尚!世间还有什么事情会比这更伟大、更有价值和意义呢?
我更是从像原玉荣和丁倩那样的党员干部身上,从无数个贫困户家庭在短短几年内所发生的巨变上,从新蔡县城市、农村焕发出的勃勃生机上,感受到了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的伟大!一方面,我为自己思想上的狭隘、自私感到羞愧;另一方面,我的精神也受到了鼓舞,感到干劲倍增,原本对半个月的走访都讨价还价、不愿接受,但最后我却坚持了一个多月,几乎走遍了新蔡县的村村寨寨,不仅采集到了众多鲜活、有价值的信息,而且与许多基层干群建立起了真挚的友情。
在脚本创作时,我几乎是一边流泪,一边写下一个个故事,任务完成后,当然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张导和所有的剧组人员边看边流泪,而且就连新蔡县委负责最后审核把关的领导看了之后也都感动得掉泪——不是因为我的文笔有魔力,而是因我所写的那些事迹本身的确真实、感人至深!
从此之后,我的内心发生了根本转变,我将目光投向更多的乡村,并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大潮中,不仅继续关注新蔡县一天天的变化,而且还主动深入到其他县的村镇走访调研,将捕捉的信息形成文字、画面,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的巨变,感受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精气神!——在不自觉间,我变成了党的农村政策的义务宣传员。
而转变的缘起,正是那次在新蔡县为时一个多月、荡涤我心灵的大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