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戴逢春的头像

戴逢春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1901/31
分享

用超弦理论解读诗性,诗性思维,诗意空间与维度以及悖论的关系

[提要]诗歌是语言的最高成就,诗歌是精神的事业,是灵魂的叙事,但精神是有不同维度,灵魂是有质量大小的。

就像宇宙存在比我们所知的四维空间更多的时空维度。

宇宙是存在于N个银河系还不止的天体

这些隐藏的维度可能卷起到非常小以至于我们没有发现它们,就像诗歌的诗性思维,大到不着边际,小至一滴眼泪甚至骨髓的痛点,

它的悖常性空间与维度是无法用一般理论解说的,只有用超弦理论阐述解构诗歌的诗性、空间与维度的关系,才能真正了解诗歌的广义与狭隘,真实与虚幻,神性与诡异,悖论与合理性。

[关键词]超弦理论,悖论适合诗歌


一.超弦理论

超弦理论认为,原子,粒子都不存在,只有弦在空间运动,各种不同的粒子只不过是弦的不同振动模式而已,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相互作用,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可以用弦的分裂和结合来解释。

弦并不是在平常的三维空间运动,而是在我们无法想象的高维空间运动。我们过去关于空间的观念都是错误的,空间正在以一种陌生得令人惊讶的方式活动着,宇宙还在膨胀,它现在的膨胀并不是借助大爆炸的力量,而是一种暗能量的作用在撕扯宇宙

宇宙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悖论。


二.诗歌本身就是个悖论

毕加索说:艺术是一种谎言,那么诗歌呢?我认为诗歌本身就是个悖论。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传统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传统逻辑形式化、把形式逻辑普适性绝对化,即把形式逻辑当做思维方式,这些都是诗的表现元素,尤其是诗意空间,就像毕加索的“没有形态的绘画”,用无形靠近有形,引诱你进入一个不同的认知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悖论和诗歌一样,并且是无法规避的。诗人不得不用悖论的方式才能说出难也描绘的内容和哲理性。

就像阿多尼斯说的“什么是希望?用生命的语言描述死亡。什么是绝望?用死亡的语言描述生命。 ”“夜晚在我的枕头上沉睡,我却独自无眠。”

从诗的抽象性来说,它超越了景物、人物、环境、事件等具体物象,超越了客观世界。形成了抽象的、似乎不可及的境界。

可实际上却是断续的碎片,它们只是用语言连缀起来的格言,根本不能保证逻辑的一致性和观点的绝对自洽性,而总是处于不断分裂的状态。诗意过程中不断发生着断裂,意义的断裂、逻辑的断裂。诗性既是表达又是遮蔽,当某种意义被表达出来时,同时也就遮盖了其他的意义,意义的获得也意味着意义的丧失:当一种结构形成,其它结构就被隐藏起来。理性、逻辑不能完全揭示出这种间断性。

事实上,在任何一个文本中都存在着一个以上的姿态,尤其是中国文化,这些姿态之间进行着不知不觉的滑动和变换、迂回和弯曲。换句话说是多逻辑的,在沿着一条逻辑线索前进的时候,往往超出了原来的逻辑,走入了非逻辑的胡同,逻辑总在超出逻辑,可以说逻辑具有繁殖能力,从中不断产生出它原来没有的、预料不到的东西。

比喻,很多时候诗人的感觉都是变异的,他们感觉的头晕时说天空倾斜,大地旋转,其实这些都是心境变化,引起的对外部世界的感知错位,但这种错位对感觉而言是真实存在的,并非臆造,它的神性,神秘性是无法解说的,说是心灵的发声,破空而来,绝尘而去。矛盾吗?我觉得不矛盾,诗就是这样,很平常又很神秘,平常到我们往往忽略它的存在,神秘到一辈子难以探其奥秘。


三.诗性思维


诗是人类面对万物内心感应的冲动,这个时候人的思维形式是跳跃性的,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诗性思维,而这正是人的这种特殊思维方式,它不同于逻辑思维以及其他常规思维定式,它具有跳跃性、悖常性。这内心感应和跳跃性思维,或许能够探寻诗性的秘密。我认为诗性是内心感应和诗性思维作用与语言的结果。就像弦的不同振动模式一样,是一种与宇宙精神共通的性能,但能不能从理论上对诗性给以启识,我不能做出肯定。

美国新诗理论家劳.坡林也说:“诗是文学中最简练、最集中的形式,用最少的词语道出最多的内容来,这种语言的诗行比其他语言形式具有更高的伏特数。”可见诗性空间的博大与奇特,诗性空间结构既要有延展的维,也有卷缩的度。


如:


树已经伸进我的双手

树液已经渗到我的双肩

树已经在我的胸中生根

树枝像臂膀一样,长出我的身外


      ----------庞德《一个女郎》


这首诗把对一个女郎的爱恋之情通过树意象,具象化了,大家知道“情”这个东西本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通过树这个具象体空间维度,自然呈现在读者眼中变得质感起来。而整首诗的“诗性”是通过对“树”的形态描写有效的发挥诗意嫁接,“树已经伸进我双手/树液已经浸透到我两肩”,从物理学角度考虑,这是不能发生的事情,但诗歌语言总是非理性的,却让你能感受到那样一种现象似乎真实的存在,同时带来艺术上的享受和视觉上的冲激。

正如,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正好相互搭配,“千里江陵一日还”,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其有效的词带来的诗性冲击力解构了诗意的现场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先写猿声,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他把情感与情绪一下子打开了给予了载体,让存在的东西输入了诗人东归的心情,

现代主义诗歌里边包含了象征主义和后象征主义,意象派和后浪漫主义,超现实主义、荒诞主义等等,不管怎么写,就是让你的语言去发挥你的想象,然后带动读者去想达到一种启发和唤醒的意识,

诗歌本身就是形象思维,靠的是想象,但这个想象又不是虚的,它必须要你拿出这个与现实能够连接和接轨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诗性思维”。


四.诗性空间

根据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理论,文明产生于善意的误会。诗意作为一种情绪是一种意外。这里的“情绪”,不是个体情绪的自我意识和保守派,这个“情绪”是一个“场”的存在,就像"维度"是地理现象的最基本特征一样,包括,对认识对象的感知力和空间调和度,包括,情感参与的量度,包括,一种对世界存在的一种态度。这些都是在情绪之内的。诗歌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的场,靠客观共识振动,递进你物质能量,分裂你“此在”的情绪,拓展和拉伸诗性空间维度,把存在或不存在的进行妥协和解,把两种截然相反,不能互兼容但又同样重要的元素叠加折叠,就像阿多尼斯的诗“什么是希望?用生命的语言描述死亡。什么是绝望?用死亡的语言描述生命。 ”“夜晚在我的枕头上沉睡,我却独自无眠。”

诗人是很神奇的,相当多的伟大诗人年纪轻轻的就死了。比如兰波、莱蒙托夫、海子等等。他们大部分传世的诗歌都是很年轻的时候写出来的。其实跟文学积累与技巧是无关的,它更多呈现的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一种很美很美的审美体验。可能只有最纯净的心灵才能感受到的一种美。也许是神的召唤和指引,每个人在生命中都或多或少的有过诗意的瞬间,这个瞬间可能对一般人来说,可能就毫无感觉。所以诗意也是有专属性的。但,好的诗歌呈现的是最大的理解范畴,其存在属性是宽泛的一种状态,好的语言有预言的感悟。好的诗意本身是对语言艺术性的一种再造和提升,也就是说提升了对语言本身的觉悟。让人联想和思考和想象。这个时候诗意的产生往往靠近了诗性的最初的原始本性。英国诗人雪莱《诗辩》中说到“诗让神性得以再度光临人身”想象是一种创造力,让想象变为现实,让幻想生成事实,让情感传达载体,这就是诗意的实现现实性。诗意的实现是现代诗歌最主要突出的问题。


五.维度

英国语言学家奥斯汀在其《论言有所为》中说:“言之用,在一定程度上要从上下文里才能得到解释”,“某一陈述的真实性与谬误性,不仅仅决定于词的意义,也决定于你在什么环境下所为何事。”------所以说很多人说 有的诗看不懂,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诗的存在不是让你去看懂什么,事实上,是让你感到不懂的状态,这是匪夷所思的问题。懂与不懂完全是两个理解层面的问题,关乎艺术鉴赏力,关乎你对语言的有效感知力,你只要感到有某种存在和感到了什么就足矣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体验,这是说不清楚的,也就是说诗性是辅作于语言的,

诗性思维不同于逻辑思维以及其他常规思维定式,具有悖常性特征,此外还具有想象的特征和创造新的境界的特征,实际上,理想的、完美的诗性,并没有独立的存在形式,一些诗之所以被称为好诗,也就是人们在认识上产生了共鸣,甚至是读者自己捕获升华了诗的维度美,每个人阅读所产生共鸣和诗意是不同的。

张嘉谚说:"从诗学理论的意义看,最重要、最根本、最基础、最始源的概念,莫过于“诗性”了。所有的诗歌与诗学理论,都由诗性所生发,都由诗性而定位,都由诗性所统摄。诗性是诗最根本的属性,是诗与诗学最本原最基础的中心概念。诗性既表明诗歌生成机理的普遍性,又决定某种诗写的特殊性,某一诗作产生的个别性,也就是说在表现共性的同时显化出个性差别"。

美并非衡定不变的,它同样取决于时代流逝的速度,每个时代对美具有不同看法,如今的美与未末的美可能并不一样,而那时的美与未来的美更不是同一回事,在信息与消费的当下及未来,诗歌应该呈献出什么样的美学特征?这是后来者所应该考虑的。由于诗人与生活、生命、与世界万物之间隐秘关系的理解与理会,也在不同程度、不同层面上触及或触摸到了诗人与诗歌相互融汇、相互启迪、相互照耀的诗歌美学和意义。

也是我想用超弦理论去解读诗性与诗性思维,更进一步探索诗意空间维度的真正目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