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邓晓玉的头像

邓晓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1/30
分享

红色古镇石塘之旅

时值深秋,又逢第24个记者节,我们乘着豪华大巴,行程45公里,走进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石塘镇,水雾萦绕于群山之间,信江蜿蜒流淌,浓郁的红色文化底色和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上午10时左右,车停稳之后,众多游客结伴而行,感受小镇的红色魅力和乡村独有的幸福时光,不少村民聚在石塘小巷对谈,格外惬意。

素有“武夷山下小苏州”之美誉,是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石塘镇于南唐保太11年(953)建镇,距今有一千余年历史,由于周边有十口池塘,故而得名“十塘”,后改称“石塘”。石塘古镇的街巷多为石板和硪卵石铺砌,清澈见底,奔腾不息的小溪蜿蜒展开,随地形高低起伏。沿着老街幽静曲折的青石板小巷前行,两旁建筑青砖碧瓦,房屋古色古香,雕梁画栋,有古驿站、有古民居,共同见证了古镇的沧桑岁月。

步入石塘古镇,一个硕大红黄相间的标语牌就映入眼帘,上面刻着“石塘镇红色文化纪念广场”11个大字。厚重的红色文化让石塘被誉为感悟和震撼灵魂革命路上的“红宝石”,赣东北红色基地的一个璀璨“明珠”。

走进千年石塘古镇,探寻红色记忆,品味古韵之美。大儒朱熹幼时曾在石塘隆教书院读书;官至贵州刺史的祝可久荣归故里在此结庐讲学。他那“以信立世,人分三等”的家风、家教、家训给人以启迪,昭示和告诫后人。他与子贡结庐,孟子结庐,关羽结庐,韩愈结庐讲学而名扬天下。

辛弃疾,是南宋词著名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他晚年游历江南,在上饶,铅山石塘安居,“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的这首词,道出了人生的百般滋味,写下了宋词最苍凉的一个秋天。

《唱支山歌给党听》,该首歌词的原创作者是姚筱舟。他笔名为蕉萍,1933年9月生于铅山县石塘镇,1958年5月,他深思熟虑,充满豪情,在一盏微弱的煤油灯下,创作了一首《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歌词,在四年之后的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这首诗在雷锋日记中被发现。在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之后,这首歌词《唱支山歌给党听》随《雷锋日记》出版了,让同样穷苦出身的作曲家朱践耳心怀感动,思绪万千,将此歌谱曲,由歌唱家任桂珍,藏放歌手才旦卓玛传唱而家喻户晓,名扬四海!

一声吼叫炮声隆,翻江倒海天地崩,双手紧握爆破筒,虎目喷火热血涌。在石塘新四军师新编旧址,一张张生动感人的图片,见证了闽赣边区红军游击队在石塘整编的历史,走出了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展馆英雄墙上方,镌刻着436位有名有姓的石塘英烈浩然长存,让人肃然起敬!我们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新四军石塘整编纪念馆,上饶集中营士兵大队旧址,石塘红色名人馆,姚筱舟事迹陈列馆等展厅。我仿佛听到抗战枪声依旧回荡在石塘山谷之间。这些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怀着敬畏,走进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向无数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致以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如今,就在石塘的大山之间,一条条高速公路桥横跨南北,在革命先烈的见证下,石塘实现了脱贫摘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而这正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更是对红军北上抗日及长征精神最好的诠释。

离开石塘之前,石塘镇镇长王森高兴地说,在石塘,您可以领略绵延千载的人古盛况,感悟震撼灵魂的精神伟大,还可尽享久负盛名的地道美食,体味旷达空灵,青砖黛瓦,绝世美景的自然悠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