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最期盼的是放假。二月初就放寒假了,再过十天左右就过年了。过了初八,父母就带着我们去地里种玉米。我和弟弟一会捉蟋蟀,一会看小溪流淌,一会望着燕子走神,一会去采集蘑菇。立春后,气温回升,忽冷忽热,乍暖还寒。路边的野草冒出嫩芽,映入眼帘的黄绿带着春天的气息。父亲开犁耕地,母亲播种施肥,我俩覆土盖种。自家的种完了,我们就去帮邻里的叔伯家种。
种完玉米就种小麦,翻耕的土地再复耕一遍,然后往田里洒上提前晒好的小麦种子。我小时候吃得最多的是韭菜小麦煎饼。我的煎饼技术很娴熟,煎饼薄而脆,两面黄中夹绿。播种后绵绵细雨连续好多天,“春雨贵如油”,田里的种子开始发芽冒出地面,田野青青,春意盎然。春风拂面,蝴蝶和蜜蜂在油菜花中追逐嬉戏,空气里弥漫着花香,眼前一片金黄色的壮丽景象。黄色成为我们最喜爱的颜色。
语文老师告诉我们: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不同谷物何时播种,何时收割,不同的气候会导致何种收成。我们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还要知节气遵农时掌握农艺和园艺。为了适应农耕的需要,按不同的气候、季节进行相应的农田管理,老师传授我们天文、历法。劳动课老师带着我们去地里务农、去山里种树,去田边割草。庄稼种下去,有时会颗粒无收,因此我们明白:农耕需要顺天应时,需要守望田园,需要辛勤劳作,农业生产离不开稼、人、地、天四个因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务农不但磨练我们的耐性,更让我们学会节俭。老师才德兼备,学生尊师重道。老师传授的知识技能在我们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反复实践后才知道它们很有用。遇良师择益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感恩是做人的第一心态,做人不能忘本。
父母是我们模仿学习的榜样;老师是我们模仿学习的榜样;课本上的圣贤英雄是我们模仿学习的榜样。我们有着山泉般清澈的心灵,天真无邪,对未来充满期待、想象和幻想。道德是最高的信仰。从星辰崇拜到图腾崇拜再到人文崇拜,这些深入骨髓的信仰源于身边的榜样力量,更是我们积极向上的原动力。为人母后才知道:我们那个年代的小学教育是很完善的,真正的素质教育。
三月的南方,时至惊蛰,日照增加,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惊醒蛰虫,万物生长。春雷响,忐忑不安,春雨下,满心喜悦。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虫子开始松土,雨水润物无声,种子发芽破土而出。对农民来说雷声代表希望和生机。
雨水把桑叶洗得一尘不染,桑树上挂满桑椹,我和小伙伴们在桑田里来回穿梭,小心翼翼地摘下熟透的桑椹放进篮子里。如果让紫红色的果汁沾到衣服上怎样洗都洗不掉。分享桑果是儿时最快乐的事情。晒坪场上,大伙围着装满桑椹的篮子商量着如何分。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大家微笑时都露出紫红色的牙齿,甜得不能再甜的桑椹是童年里最美好的味道。周末去山上放牛,看着满山遍野的金银花,觉得自己仿佛进入了仙境。儿时我们并不知道金银花的多种用处,只知道晒干的金银花拿来泡热水沐浴可以去痱止痒。现在想想觉得是暴殄天物。
“清明时节雨纷飞,路上行人欲断魂。”春节是喜悦,清明则是哀思。在儿时印象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都是大节。每逢清明时节,外出的亲人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扫墓祭祖。气温升高,春和景明:祭扫、缅怀、追思;迎春,踏青,郊游。
祭祖的日子一般都会选在进入清明节的第一个星期日。星期六的上午我们还在学校念书,下午开始休假。中午放学回家看见宗亲都在准备明天的祭品。吃完午饭,有的小孩帮大人烧热水煮枫叶浸糯米蒸五色饭。有的小孩帮大人剪坟旗裁纸衣,边剪边听大人讲述祖先的生平事迹。有的小孩帮大人杀鸡拔毛,水池四周围满了人,边拔毛边聊家常,不亦乐乎。
次日清晨,一家老小倾家出动。虽然没有推举族长,村里的大事都要询问家族里最有声望的老人。村里一半的人是同宗共祖的,传到我们那一代是第八代。只有远祖的墓前树碑立传,上面刻着他的生平事迹,还有以他为主根的家族世系表。每年清明父母都要带着小孩去扫祖墓,墓碑上的宗谱我都能背下来。字辈是一部完整家谱不可或缺的部分。字辈是一个家族的印记。字辈能够增强族人间的凝聚力。字辈是姓氏文化的一部分。字辈是家族传承的重要命名形式,也是一种特别的“礼”制,它一直延续至今。排辈是体现在男丁中,女子不入宗谱,不予采纳。字辈是宗族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并不是父母可以随便选用的。小孩的名字都是祖父取的。墓碑上的世系表和字辈让我从小就知道:尊卑有序,亲疏有别。为人母后才明白: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甚至命运都会受到宗族礼法的影响和传统道德的束缚。
长辈给晚辈命名重行辈之序和长幼之别,因此我们对亲属的称呼十分准确,宗亲和外亲我们分得十分清楚。在这穷乡僻壤之地,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宗族,是家庭的扩展,我们很重视同宗。宗族须要世世代代把优良的家风传下去,不能将祖上的阴德败光,须要给子孙后代留福荫。祖先的墓地一般都是在这崇山峻岭的悬崖峭壁间,因为大家都认为风水宝地能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风生水起。扫墓是非常考验体力的,有的祖坟要翻越几座大山爬几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扫墓之余大家在这山乡野间游乐:摘野花,集野果,赏美景。
扫墓回来就开始聚餐。上午祭拜先人,下午密切人情。祭祖活动由宗亲筹款(按人数计算)、抽签、排序:今年我家做东,明年轮到你家做东。大家募集柴火、青菜、米、餐具、餐桌拿去东家的厨房。餐具和餐桌自家做好标记,宴席结束自家拿回。早上,东家装好祭品,划分路线,同曾祖父的四代人为一组,分队扫墓。同组的先人墓祭拜结束,大家赶往远祖墓聚集,一起祭祖。祭祖最后一个环节是要小孩祭拜祈福。墓前长辈告诫晚辈:一家人要团结一心、同心同德;兄弟姐妹要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子女出门在外不能丢父母的脸;子孙后代要为家族争光,光宗耀祖,不能让祖先蒙羞。大厨和妇女则在家准备宴席,等大家扫墓归来家族聚餐。宴席上,出门在外赚了大钱的宗亲会买很多美食、陈酿、好烟回来跟邻里亲朋分享,还会给我们小孩零花钱。
立夏后,正式进入雨季。受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我们南方地区普遍高温潮湿多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山野青青,田间蛙鸣。“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夏天开始了,农民非常忙碌,播种谷子、栽种红薯、除草施肥……立夏有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在这时节,蝼蝈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小满,江河渐满。”小满节气期间,我们南方地区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江河湖满。在家养蚕的妇女把熟蚕放在竹篾编成的蚕箔上,蚕便吐丝结茧了。养蚕的妇女在蚕箔下面用木料搭建一个离地约六尺高的木架子,地面放置炭火,前后左右每隔四五尺摆放一个火盆。蚕开始上山结茧时,火力稍微小一些,蚕因为喜欢暖和而被诱引立刻开始结茧,不再到处爬动。当茧衣结成之后,每盆炭火再添上半斤炭,使温度升高。蚕吐出的丝随即干燥,这种丝能经久不坏,蚕丝做成的衣服,即使放在水里洗上一百多次,丝质还是完好的。
养蚕的妇女喜欢多养雄蚕,因为雄蚕比雌蚕产丝量多,而吃的桑叶又比雌蚕少。蚕的生命只有56天,每条蚕一生所吐的丝只有几百米长。一件上衣,一床蚕丝被,它是需要非常多蚕的生命方可完成,“真丝”来之不易,因此桑蚕丝非常珍贵。《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巢丝,昼夜操作”。古时将尚未破茧的蚕茧放入沸水中杀死蚕蛹,使得茧易于拆解。如果不急时煮茧,再过十天后,蛹化成蛾,破茧而出,丝线将会变短,不能用于纺丝织绸。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即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儿时,跟我年龄相仿的女孩有的连小学都没法上,因父母付不起学费,只好在家帮忙放牛养猪捡野菜。如果蚕茧能卖个好价钱,不止是母亲,小孩也特别高兴,学费有着落了。村里有不少妇女靠着养蚕供子女上完大学。母亲都是无名英雄,她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闯一闯。为人母后才领悟:当家不易,为母不易,养儿不易。
小满也是油菜籽成熟的时节。周末,小虎回到老家,跟随祖父将油菜籽收割回来,脱粒晒干,送到油坊,启动油车榨油,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他们凌晨起来摘蚕茧,一万多只蚕茧,他们一直忙到下午。小虎的祖母把“双宫”蚕茧选出来做蚕丝被,剩下的“单宫”蚕茧让他俩送到茧商那里。农忙时节,一到周末,小虎主动回老家帮忙务农。周日傍晚,小虎的祖父母让他带一些瓜果蔬菜和杀好的土鸡回来补身体,辛苦劳动两天,想犒劳一下他。
晚上读书时,我问小虎:“回老家干农活开不开心,有何感受?”他想了一会才回答:“《千字文》讲治本于农,务兹稼穑。”“能解释一下吗?妈妈不太懂原文意思。”“治理国计民生的根本在发展农业,要专力做好播种收获等农事。”我微笑地补充到:“读书还要实践,亲身体会,把书上的知识用在生活里,学以致用。”他马上点头认同。
华夏以农耕文化为主,农业是治国安民的首要大事,人民生存、国家延续,粮食是最重要的条件,故谚曰:“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复兴,重在文化自信;文化根源于经典,经典用文字写成。语言和文字,是民族文化复兴的先导,文字的正解是准确解读一国文化最重要的凭借,能保证后人不受误导地读懂经典并认识历史。了解文字构形,正确认识汉字,势所必然。正确认读汉字,是民族复兴的必须,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儿时,进入芒种时节,村子里变得忙碌起来,大人们都在田里收小麦,希望能赶在梅雨季节到来之前把小麦收割完。小孩也没有闲着,跟在大人的身后捡麦穗。如果小麦不能及时收割、脱粒和贮藏,梅雨天气会导致麦株倒伏、落粒、穗上发芽、霉变等,使眼看到手的庄稼毁于一旦。收麦以后浅水灌田浸泡,使土壤松软,易于犁耕。种稻之前,必须先将水田的土壤翻过,粗耕、细耕、耙平。过去多用黄牛或水牛来整地犁田,如今水田多用机器整地,工作效率高。麦和稻的生长季节不同,只要安排得好,夏季收麦以后插秧,同一块田一年可以两熟。
麦秸拿来喂牛,牛不吃。麦秸除了拿来烧火煮饭,还可以拿来做手工。麦秸结实耐用,是编织草帽的上好材料。下课时间,同桌教我编织草帽。麦秸编成长条,用针线把麦秸条缝合成有檐的帽子。麦秸编织的草帽戴上非常凉爽,放牛砍柴我都戴着它。剥掉麦秸上的叶子,去掉上下两个节点,只留下中间部分,在前端稍微劈开一条小缝,将有缝的一端含在嘴里,就能吹出清脆的笛声。用麦秸编成笼子,把雄蝉放进去,就能听到响亮激昂的鸣声。雌蝉是“哑巴蝉”,不能发声。语文老师告诉我们:“从六月份到七月份,雨后的傍晚,在树上鸣叫的都是春蝉。寒蝉在八月份过后开始鸣叫,到十月份还会继续鸣叫。”麦秸还可以折成幸运星,做成木偶,编成笔筒。童趣,无处不在。
今年秋季刚开学那阵,小虎连续几晚都在背诵课本里的古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虞世南的诗?”乍一听,我有点不确定。“是的,妈妈真聪明!”小虎惊讶地回应。我忍不住又问:“诗句讲什么意思呢?”他立刻打开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解读》,大声朗读这首《蝉》的诗意。我会意一笑,给诗意作了些补充:“清高挺拔的梧桐上,有一只寒蝉在刺吸树汁。这只雄蝉的鸣声清脆响亮,蝉鸣声回荡在树林之间。因为寒蝉身居高位,不用借助秋风,鸣声依然传得远。”小虎问:“妈妈,这只寒蝉是指作者自己吗?”“是的。虞世南是大文学家、书法大家,官拜秘书郎,负责编修国史,专门掌管国家藏书,相当于图书馆的馆长。”“这么厉害!”小虎叫道。“整首诗强调'居高'自能致远。作者意旨是说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凭借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扬。希望你也能像作者那样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散发人格魅力。”小虎愉悦地回应:“我要做一只散发人格魅力的蝉,终有一天,一鸣惊人天下知。”
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需要孕育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才能破土而出,爬到树上,抓紧树皮,蜕皮羽化,长出翅膀,发出声音,过程十分艰辛。如果一只蝉在最后一次脱壳羽化、双翼展开的过程中受到了干扰,这只蝉将终生残废,无法飞行,并且无法发声。蝉的寓意是蛰伏数年,一鸣惊人,响彻天地。任何所谓的一鸣惊人无不都是长期的忍辱负重,默默地积聚能量,等待时机。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需要时刻隐藏自己的光芒,禁得住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把持住自己的内心信念。无人问津时百般忍耐,不是不鸣,只是未鸣。不鸣只是暂时的沉默,不是沉睡,是暗自发力,苦练内功,等待最佳时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韩非子•喻老》:“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童心无价,大器晚成”是我对小虎的期许。一鸣惊人固然不易,成功之后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则更难,更需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海纳百川的气度、勇往直前的魄力和不断自我超越的能力,更要时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切忌得意忘形(两只眼睛长到头顶),才可能避免江郎才尽和昙花一现的结局。让我们将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脸,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与人。
儿时,芒种耕田的时候,我们都显得特别兴奋。大人在前面犁田,小孩拿着瓶子跟在大人后面抓蝼蝈(耕狗)。到处乱窜的耕狗,不一会就装满瓶子。捉到的耕狗撕去翅膀,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放几颗小米辣椒撒上细盐爆炒,拿来送玉米粥,十分美味。长大后吃过无数美食,依旧无法忘记这儿时的味道。
儿时,一毛钱的糖对我们小孩来说都是奢侈,因为生活不易,大家彼此都困难。我们把炒香的小麦粒当作零食带去学校与同学分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野果(野山楂和山莓果)、水果(自家种)我们都会带去学校,午休前分给班上的同学。日子虽然清苦,但我们觉得很快乐。
上午放学后,回家吃完午饭就要去学校午休。两人共用一张书桌,午休时一人睡桌子,一人睡椅子(两张椅子合并起来)。午休时,老师在教室外轮流值班,大声喧哗打闹的同学被老师点名甚至罚站。多年后的同学聚会,大家都感慨:我们的老师认真、负责、敬业,我们孩子的老师无法与之比较,毕竟时代不同了。
小虎说:“想不到妈妈的童年也是如此有趣!”小虎希望他能像彼得潘一样永远长不大。彼得潘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永远呆在永无岛上,永远呆在他的童年里面。永远不要长大,是每个小孩童话般的梦想。每一个孩时拥抱过童话的人心底都曾存在过一个彼得潘,可是他最终会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从你的心中淡去。这是成长的无奈和人生的必然。
儿时,我也曾像彼得潘那样天真活泼、疾恶如仇、勇敢正义。我长大后才明白:一个人成年后还是那么“天真”,他出去很容易被人害。因为我们成人的生活被许多骗人的东西所包围:骗人的诗人,骗人的艺术家,骗人的独裁者,骗人的心理学家。大人是专门骗小孩的,小孩不会撒谎,小孩最好骗。父母总担心自己的小孩一出门就被人骗走,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变通能力,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像龙一样随机应变,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父母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养家教娃两不误,鱼与熊掌兼得。父母再苦再累都毫无怨言。
芒种对于农民来说是一年里最忙的节气。每年这个时候,学校都会放假一个星期,让学生回家帮助大人抢收抢种。由于天气炎热,芒种时节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播种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了。芒种是谷类作物耕种的节令,晚稻在这个时节该种了。如果再推迟,由于芒种节气气温显著升高会使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最终到了秋天收割的时候,产量必然不高。
大人把“芒种”称为“忙种”,农谚云“芒种忙、忙着种”。“芒种”的到来标示着又一轮农忙,大人小孩忙着插秧种稻。我家种完了就去帮你家种。如果我家秧苗不够,你家多的秧苗就会挑到我家来。这种心照不宣的“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已经变成大家的一种默契。
儿时印象中,父亲患有关节炎,久治不愈,常年卧病在床。平时,家里所有的农活都是母亲一人承担。生活过得很艰辛,母亲不但勤俭持家,还尽心尽力赡养年迈的曾祖父。在我们心里,母亲才是真正的英雄。曾祖父酷爱饮酒,没钱买酒时,母亲就让曾祖父拿家里的稻谷去邻村换酒。曾祖父大醉时都会痛骂祖父是个不孝子。
外祖父在世时,一到农忙时节,都会叫舅父、舅母、舅舅、姨母来帮助母亲种田。骄阳似火,四面无风,我把摊凉的玉米粥放在田边给大人们充饥解渴。舅母、姨母从秧田里拔出秧苗扎成束,堆在簸箕里,挑到待种水田的田埂上。舅父们都是插秧能手,即使不用秧绳,秧苗也能横竖成一条直线。大舅父左手拿起整束秧苗,右手分出3-4根秧苗,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掐住秧苗的根部,顺根朝下插入泥土中。大舅父插得又快又均匀,插秧一点都不比杀猪逊色。他平时靠杀猪卖肉为生,农忙时歇业回家双抢。大舅父是个和谒可亲、面带笑容的人。儿时,逢年过节,母亲都带我俩回外婆家。二舅父是个脾气暴躁的人,但他心地善良,枇杷熟了,第一个给我们送来。午后,舅父、舅母、姨母把三亩水田插完,午饭都不吃,赶着回去种自家的。在我们的记忆里,外祖父是个好人,老实的庄稼汉;祖父是个精明的知识分子,晒谷入仓时,祖母回来挑粮食。
插秧结束后,随之而来的是梅雨季节。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闷热潮湿,老屋的泥墙上长满斑驳的青苔,陈旧的桌椅上覆着一层细细的水珠。温高湿大的梅雨十分适宜稻秧不断分蘖,长出新芽,水稻蓬勃生长。夜晚,大人们轮流去田间灌溉排水;白天,大人们给稻苗施肥、除草、捉虫,发现大量害虫吞噬稻叶时还要给稻苗喷农药。水稻抽穗开花时,大人们日夜守着农田灌溉排水。儿时记忆中,母亲经常半夜起床,打着手电筒去田间放水看水。
芒种开始一直到大暑,都是一年中万物生长的旺季。炎炎夏日,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夏季又是降水最多的季节,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一年四季更迭,循环不息。农作物的生长与季节、气候息息相关。顺应四季的自然规律来调整我们的生产活动,庄稼才能随季节和谐生长。周秦时期确立的二十四节气与农耕紧密相关,至今还在应用。顾炎武《日知录》:“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也指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古人提倡人的生活起居、待人处事也要遵循这个规律。《墨子•三辩》:“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古代重视祭祀,春天万物生发而忌杀伐,故祭品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也是顺应春天生发的规律。春祭宜多写、多念祭文,表达人的诚心。夏天炎热,万物生长,树木繁茂,也是瓜果成熟的季节。秋收不仅指粮食的收藏,也指秋天的收敛肃杀之气。古时处罪犯以死刑,要顺应四时的规律。汉代法律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进行。此后历代都有秋后问斩的惯例,正是顺应秋天收敛肃杀之气的做法。冬藏也不仅指储藏粮食,冬天万物有闭藏之象,树木凋零,气候寒冷,动物蛰伏过冬。《黄帝内经》称冬天为“闭藏”,指导人们顺应冬天的闭藏规律,早些休息,晚些起床,不要有剧烈的活动,以免耗散体内的阳气,所谓“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寒冬的周末清晨,小虎不用上学,我悄悄关掉他的闹钟,让他睡到自然醒。
梅雨季长约20-30天,六月中旬开始,七月中旬结束,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阴沉多雨的天气,气温比较低,甚至有冷飕飕的感觉,衣服晒了几天都不干。生火煮饭时,把衣服挂在木椅的靠背上,边往灶里递柴火边烘干快发霉的衣服。农谚说:“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兴许是因为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是很频繁的原因,热气腾腾的粽子可以去湿健脾。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每逢端午节包粽子的时候,母亲总说我:“女孩子都不学包粽子,将来长大嫁人,你的小孩去看着别人吃粽子。”我立马笑了笑对母亲说:“妈,一到端午节我就去街上买粽子回来,街上有卖,不用包。”母亲无奈地叹了口气。这么多年了,我依然没学会包粽子。一到端午节,亲朋好友都给小虎送来粽子。因为我不会包粽子,朋友经常调侃我:“画画那么难你都会了,回头被一个粽子打败。”
儿时印象中,母亲包的枕头粽晶莹透亮,甘脆可口。芭蕉叶生火烤黄,滚水洗透。艾草灰水浸泡糯米,因水中含碱,即使是在没有冰箱、空调的年代,粽子也可以放置两三天不变质。两片芭蕉叶重叠,中间加一勺糯米,加肉,再盖一层糯米,两边压紧对折,两头叠成四角,用稻草绑紧,形状似枕头的粽子完成了。冷水下锅,大火炖几个小时,中途须要添水,让水高过粽子。母亲做的枕头粽没有电视里的那么大,但一个人也吃不完。我通常和弟弟平均分,一人一半。语文老师告诉我们:“枕头粽是一群砍柴的壮家儿童传教给放牛的仫佬族儿童的。”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满屈原的《离骚》,让我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同时怀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梅雨季结束,小暑时节来了。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晴空万里,大地没有一丝凉风,风中带着热浪。夜晚睡觉,空气闷热,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不停地摇动稻草扇,太疲劳,昏睡过去了。儿时的夏天,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陪伴我们度过三伏天的是一把自制的扇子。
读书,念到三年级,村里才通电,去学校上晚自习再也不用提着煤油灯去了。村里只有几户人家家里有黑白电视机。一到周未,小伙伴们都聚在一起看电视。没有网络,没有电脑,没有手机,天线接收的电视频道只有两三台,电视播放的都是古装武侠剧。黑灯瞎火的晒坪场上回荡着我们的歌声。电视主题曲我们只听一遍,就能模仿得声情并茂;甚至只听旋律,就能分辨出是哪首歌曲。唱歌,是我们的一种本能反应。用壮语来唱山歌进行日常的对话交流,对我们来说是最自然的事情。儿时,砍柴、放牛、游泳我们都用唱山歌的形式相邀,结伴同行。
每节课,铃响,老师走进教室,学生起立异口同声:“老师好!”老师回礼:“同学们好!”并示意坐下。这时,歌声响起,全班同学合唱完一首歌曲,老师开始授课。短暂的小学时光,音乐治愈了童年。冯友兰说,礼模仿自然界外在的秩序,乐模仿自然界内在的和谐。如果说乐育使人耳聪目明,成为智者;礼教却使人循规蹈矩,成为好人;体育则使人身强力壮,成为强人。礼可以养性,乐可以怡情。做人要重仁义,治国要重礼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学校没有图书馆,学生也没有钱买课外书。早读课四十分钟,晚读课四十分钟,一个学期下来,我们都能把整本教科书背下来。小学毕业,我几乎能把整本《新华字典》背下来,《唐诗三百首》我滚瓜烂熟、倒背如流。每天放学前,我们挨个站在黑板下面背书给老师听。背下来的学生可以放学回家,背不下来的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背。放学前,老师千叮万嘱:“不能私自去水库游泳。”一个年级只有两个班,一个班两位老师,两位老师负责传授所有的课程。整所学校没有一名女教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时隔多年,每每回忆,父爱如山,崇然起敬,心生暖意,感激不尽。
传统的教书先生传道、授业、解惑:以身作则,做乡民的表率,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自律,循规蹈矩,自觉地将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纳入儒家的礼法规矩之中;编写劝善读本,改良民众的道德行为,优化社会风俗,维持地方秩序;教授童蒙,熏陶宗亲,教化乡民,学校教育影响着全社会的风习。中国文化的种子,靠传统教书人这样的角色撒播在中华大地上的,这样的传统文化教育也一直延续至今。
在乡村社会,老师在教学工作之外,承担了几乎所有和文化知识有关的工作。为村里的孩子起名命字,逢年过节为村民拟撰书写对联,为村民代读、代写书信和各种应用文,帮助本族或其他宗族编修家谱,观天文、查地理,为人占卜吉凶、推算人生命理、看相、堪舆,为亲邻诊治疾病。民间的风教,由他们实施;乡村的秩序,靠他们维持。他们既是一个村落中的知识精英,也是一分道德秩序的守护者,他们是留在我们记忆深处最可爱的人,他们是照进我们心灵深处最暖和的阳光。因为有一群这样可爱的人,我们的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