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是居家的一个重要的设施。自有人类文明以来,人们凿室而居,就有了窗户。最早的窗户出现在石器时代,当时人类从穴居发展到建造房屋,窗,最初是在屋顶开洞,兼具排烟、通风和采光的功能。随着奴隶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门窗功能原始,没有任何装饰。
囪(窗),“䆫,《说文》作窗,通孔也,《释名》曰:䆫,聪也,于内见外之聪明也”。《玉篇•穴部》“䆫,助户明也,在墙曰牖,在屋曰䆫”,同窗,《正字通•穴部》“䆫,俗窗字”。囪,或从穴,本象天窗形,与窗、䆫、窻(“通孔也”)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屋者,室之覆也。引申之,凡覆於上者皆曰屋。”“在屋曰囪”,最初的“囪”是开在房顶上的。
从居住发展史来看,利用自然山洞—挖掘穴窟而半穴居—地面建筑,这是上古居住的三大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的进展是极其缓慢而艰难的,用了数十万年的时光,其前期还伴随着“构木为巢”的居住方式。相比较而言,穴居比巢处应该发生得早一些,因为构巢于木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先进的工具的,而就原有洞穴而居则相对容易一些。但两者出现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穴居与巢处是并行的。
穴居多出现在北方和西部干旱、寒冷的地区,最初利用自然山洞,发展到稍事加工,然后进化到挖掘穴窟,再上升为半穴半房式的半穴居,最后发展为地面房屋建筑。
巢居起源和分布于南方潮湿而林木多的地区,巢居树上可以不受潮湿,又可避免猛兽虫蛇的袭扰,今天南方偏远乡村的“吊脚楼”还保存着先民巢居的一些特点,巢居从树上逐渐落定于地面,也具有相当漫长的历史,它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木构建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技术,今天南方还大量保存的干栏式建筑及其复杂精美的穿斗结构,就是从构巢于木发展而来的。
木材是古代建筑中和土一样重要的材料,古代成熟的建筑都离不开木材。由“巢居”发展起来的木结构技术是我国建筑的重大成就,体现了我国建筑独具特色的风格。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木构建筑就已经出现了各木质构件结点之间的榫卯结构,后来又发展出灵活美观的斗拱结构,不但有灵活地加大加长接点的接触面的优点,还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和装饰作用。
由穴居巢处发展到地面房屋建筑以来,逐步形成了木构梁柱式结构体系,梁柱式的弹性结构体系具有许多方面的优越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结构的主流特征,这种结构主要以梁柱来承担房屋的重量,墙壁只起间隔作用而不担屋重,因而可根据需要随时移动,可按需要开设或改动门窗,可不用墙而成为敞厅或凉亭。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善,窗子也不断的变化。各种窗户雨后春笋般涌现:玻璃整窗,圆形窗,折叠窗……应有尽有。
窗可以算是房屋的眼睛,窗户可以算是人类视觉的物化。窗能够通风接光,欣赏外景,营造气氛,美化环境。窗是宫、堂、室、厅等建筑不可或缺的结构要件。
生活中,每间房都需要一扇窗,一个没有窗的空间总是会显得十分压抑。窗将窗外的世界引入室内,让室内空间从此不再那么沉闷无趣。窗,透视世界,蕴含美好。
两个男人都患着重病,住在同一家医院的同一间病房里。其中一个病人被允许每天下午在床上坐一小时,帮助排除肺部的积水。他的床紧靠病房唯一的一扇窗。另外一个病人必须整天躺着。两个病人每天都会聊上好几个小时。窗外是一个公园,里面有一个漂亮的湖。鸭子和天鹅在水中嬉戏,孩子们在湖上划船。当靠窗的病人详细描述这些情景的时候,房间另一边的病人总是闭上眼睛,想象如画的景致。
几个星期后的一天早上,值白班的护士来病房给他们打水洗浴,结果发现靠窗的病人在睡梦中安详地去世了。此后,另外一个病人问可不可以将他搬到靠窗的床位。护士开心地做了调换。把病人安顿好后她离开了,留下他一个人。他缓慢地用一只胳膊肘痛苦地支撑起自己,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窗子正对着一堵空白的墙。
病人问护士:“他为什么给我讲述虚构的世界呢?”护士告诉他,那个病人是个盲人,连墙也看不见。她说:“也许他只是想鼓励你。”
窗,是屏障,更是我们与外界交流的通道。推开窗,一缕缕清风,徐徐吹来,丰盈我们心灵,激励我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