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过后,照例又是一轮家长会。
早早来到学校,学校门外已是人潮涌动,车辆拥堵,各种喇叭声、招呼声此起彼伏,盛况一时无两。看着纷至沓来,脚步匆忙的一个个身影,除了被称为“别人家孩子”的家长外,对于其他人,家长会应该不会是什么特别愉快的经历。它更像是一枚照妖镜,或者是一枚水雷,让平日里潜伏于家长群里,隐身于头像之外的家长们,纷纷现出真身及原形。两个小时的家长会,想来众多的家长心里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甚或是冰火两重天。
好不容易停下车,又在教学楼林立的学校里辗转寻觅,找到孩子的教室。还在张望,已有清脆的声音响起:“阿姨,麻烦您先签到。”接过签到表,上面是孩子们密密麻麻的名字。一路找到自己孩子的名字,然后在后面无比虔诚地写上自己的名字,算是确认身份。此时,你的身份只是你孩子的家长;此刻,你更像是孩子的附属品;此地,你家长以外的身份都轻飘飘的,没有任何重量,更不值一提。此时,此刻,此地,孩子就是你的标签。
进入教室,映入眼帘的是一方黑板,三尺讲台。黑板上方鲜红的国旗,大红的八个字“崇德尚礼,励志笃学”分列两边。顿时,你恍惚有时空穿越之感,依稀仿佛许多年前的那个午后,你急匆匆踩着上课铃声走入教室,站在讲台上的老师,目光剑一般望向你,你心跳加速,血液上涌,迎着同学们幸灾乐祸的窃笑和鬼脸走向自己的座位,背后是已经擦干净的黑板,黑板上方是毛主席的语录: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虽然此黑板非彼黑板,且上书大大的粉笔字“欢迎家长们的到来”,提醒着你身份的改变,今时已不同往日,你依然感觉不到被欢迎的荣幸,更多的是局促不安。当年面对老师的胆怯和敬畏在离别许多年后,与你久别重逢。走近黑板,旁边是孩子们的成绩单,你挤在一群掂脚翘首的家长中间,努力搜寻着自己孩子的名字,从上往下,带着古时科举放榜般的期待、急切和忐忑,没有,再看,还没有,心渐渐凉下去。等好不容易找到那个无比亲切,无比熟悉的名字,心里不禁暗叹:好险,好歹不是名在孙山外。好在,如今学校要求不再公布成绩,不再排名,家长会也就避免和少了这些许尴尬。
细想,孩子的成长其实是一个逐渐让人清醒和梦醒的过程。当粉雕玉琢的他牙牙学语,忽出惊人之语时,多少家长心里天才儿童的梦幻和喜悦熠熠生辉。渐渐成长,他开始探索世界,你开始探索他。他无时无刻的好奇、学习、模仿和创造被你无限放大,你几乎认定他就是天赋异禀的神童,天下无双,独一无二。这种幻想持续到上幼儿园,你渐渐有小雨淋头的感觉。原来,平日在家里明星般耀眼的孩子放在一众孩子间竟有些失色;原来,长得漂亮,口齿伶俐,聪明懂事的孩子比比皆是。好吧,勉强接受孩子不是天才儿童的事实,但孩子总会有些与众不同的特长吧。于是,书法绘画、舞蹈乐器、英语口才,十八般武艺和兵器纷纷上手。家长们也陀螺般奔波冲锋在各个特长班,等在门外,眼巴巴地望着,可惜,望断天涯,都没有看到“天赋”两个字。
跨入小学,特长虽不说成为过眼烟云,却也退居二线。横亘在万千家长和学子们面前的大山——考试,正式宣布进入你的生活。分数,则成为今后十几年挥之不去的梦魇,支配着你的喜怒哀乐,面子几何,衡量着孩子们的优劣等级,贤愚分别,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命运走向,何去何从。分数面前,他们被分成三六九等,学霸光芒万丈,学渣灰头土脸,不霸不渣的大多数则面目模糊,也最容易被老师和同学遗忘。你悲哀地发现你的孩子恰恰是那大多数里的一个,于是,“别人家的孩子”开始成为你教训孩子时的口头禅。
也有人说上小学拼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我表示心有戚戚焉。初上小学,还不知考试为何物,分数有何用的女儿过得甚是畅意自然。相较于她的如鱼得水,我倒显得有点池鱼恋旧渊,诸多的不合时宜。或者说我其实还没有真正将自己调整到作为一个小学生家长的档期。不久,班主任召集家长开会。既紧张又兴奋地来到学校。会上,班主任老师没有想象中侃侃大谈教育的理念,反而苦口婆心劝导家长们,一定要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喜欢阅读,定时休息等等的好习惯。最后让每位家长为孩子准备一本《日有所诵》。回到家,我从容地在当当上为女儿订购了两套《日有所诵》,顺便把二年级的也买回来一套,想着有备无患,未雨绸缪总是不会错的。第二天中午放学,女儿颇不高兴,撅着小嘴说同学都有《日有所诵》了,独独她没有。我大吃一惊,前一天的家长会开到晚上六点多,别的家长竟是神出鬼没,从何处淘来?女儿埋怨道:“学校门口的书店就有,人家家长开完会就直接买回家了,就你不知道。”哦,我呆愣半刻,遂恍然大悟。原来,竞争已经开始,暗潮已经涌动,人家父母们都已经把弓拉开,把箭上弦,瞄准靶心,进入备战状态了。而我还懵懵懂懂不知所以然。吃一堑,长一智。经此一役,我知道了从哪里买书,明白了女儿的事需要速度与激情,懂得了做为一个小学生的家长,绝不能有兼职的心态,而是要具备专业的精神。
于是,我和女儿正式开始了喜忧参半,悲喜交加,明争暗斗,短兵相接的小学生活。几周后,女儿问我:“妈妈,我们老师说明天考试,什么是考试?”“呃,这个嘛……”什么是考试?寒窗苦读十几年,上班十几年,经历的考试各种各样,大大小小,多得数不清,却一时不知该怎样向孩子解释它的释义和意义。据悉,考试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最初“考”与“试”尚未相逢时,“考”字更侧重于考核政绩的含义;“试”字更侧重于测度优劣的含义。当“考”与“试”一见钟情,继而合二为一,其内涵逐渐演变为特指考查知识或技能的方法和制度,古代叫科举,现代叫考试。自它诞生,立即成为古今中外,全世界通用的必胜法宝,区分优劣,选择贤肖,决定命运,甚至伴你一生。
基于上述,当女儿拿着68分的试卷递给我时,我顿时犹如五雷轰顶,一阵眩晕。女儿黑白分明的眼神无辜地看着我说:“妈妈,这就叫考试吗?”强压怒火,反躬自省,其实是我没演好家长的角色,没做好每晚伴读的本分。痛定思痛后,痛下决心,正式开启每晚辅导作业的程序,自动屏蔽一切吃饭、聚会、娱乐的诱惑。那几乎是一段不堪回首,令人崩溃的日子。书包、课本纷纷飞舞,狮吼功、八卦掌齐齐修炼,花了几千块大洋买来的桃花心木餐桌开始变得伤痕累累,坑坑洼洼,女儿每日以泪洗面,成为苦情女主。老公看不过,怒气冲冲地指责我缺乏耐心,脾气暴躁,更年期提前。我不假辞色:“你来试试。”半小时后,他铩羽而归,讨好地说:“一年级的题这么难,还是你来吧。”好在,女儿的成绩没有辜负我每晚几近崩溃的伴读,一次次考试,一个个分数,她也渐渐明白了考试承载的分量,还有试卷上数字的高低事关我对她的脸色和待遇。虽如此,她还是不堪我的暴政和压迫,自觉提出放学后去学校附近的辅导班做作业。没有了每晚的短兵相接,我们还是母慈子孝,岁月静好地过了一个学期。期中考试过后,我们发现那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于是重新回到每晚相对而坐的时光。这一坐就是四年。期间,数不清的考试,有喜有忧,好在,一切都在掌握。几年的煎熬后,终于苦尽甘来。如今,她每天放学后进屋关门,将我拒之门外,独自完成作业。我也重获自由,再不必每晚苦练狮吼,书本乱飞,一地狼藉了。所要做的不过是检查无误后在她的作业本上签上自己的大名。她虽不是学霸级别,却也算优秀,更让我安慰的是她的三观远比五官更正。我已经阿弥陀佛了。
绕过黑板,转身便是墙上班级的各种奖状,还有星级小队和星级少年展板,每个孩子的一寸彩照后面是或多或少的闪闪红星。夹杂其间的是别人家孩子的绘画、书法、手工作品。看到自家孩子作品的家长,成绩带来的三万点暴击稍稍平复。看不到自家孩子名字的家长,又是一万点暴击。教室最后面是黑板报,字、画皆好,不用看,也不用想,一定也是出自别人家孩子之手。几次家长会后,曾经给姐姐打电话寻疑解惑:“为什么我每次参加家长会都会有被雷劈的感觉?”作为过来人的姐姐气定神闲,轻描淡写地说:“多劈几次,等你外焦里嫩就习惯了。”好吧,习惯真是个好东西。
如小学生般坐到自己孩子座位上,四顾张望周围的家长,偶尔对视,一脸茫然。洗耳恭听老师在台上总结期中考试的成绩,暗暗估算自己孩子成绩所处的排名,默默心里叹口气。随后便是别人家孩子在台上侃侃而谈学习经验,别人家孩子家长一脸骄傲地为孩子拍照。待老师苦口婆心讲述孩子们半学期的表现得失,不禁又暗暗竖起耳朵,惴惴不安使劲听,既期待老师提到,又害怕听到那个自己再熟悉不过,一天不知喊几遍的名字。同时心里暗暗发誓,现在还是小学,还不晚,前面还有好多年,好长的路要走,回家一定要改变自己,改变孩子,按老师叮嘱的做,按人家孩子分享的经验改,让孩子认真做作业,自己认真检查作业;多买几套试卷,熟能生巧,多做几份就能多考几分;多买书,培养她爱阅读的好习惯。对,就这么办,开完家长会就去买。
两个小时的家长会,心里千回百转,念头转了好几圈,誓言发了一大堆,可出得教室,看见外面的天,稍有恍惚,待回到车里,打火启动,瞬间想起还有好多事等着干呢。至于家长会,不是已经开完了吗?